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及辦理進展

來源:福建日報 | 2024年01月22日 11:13:24
福建日報 | 2024年01月22日 11:13:24
原標題: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及辦理進展
正在加載

部分福建省人大代表在福州開展生態司法保護和新時代公安工作專題調研。陳妍 攝

部分福建省人大代表在泉州開展民營經濟和營商環境發展情況專題調研。淩亮毅 攝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四屆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職的第一年。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代表們緊扣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福建省委工作要求,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共提出議案18件、建議691件。

一年來,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福建省委十一屆三次、四次、五次全會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精心篩選出“關於加強福建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6件代表建議,由常委會各位副主任領銜督辦,深入開展福建省人大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委員會對口督辦建議工作,充分聽取代表的意見建議,通過實地調研、現場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推動相關承辦單位採取有力措施解決代表建議反映問題,建議辦理取得積極效果。各承辦單位把辦理代表建議作為接受人民監督、回應人民呼聲的重要渠道和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抓手,堅持問題導向,規範辦理程序,增強辦理實效,切實把代表的真知灼見吸收轉化為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破解難題的政策措施。

經過各方努力,目前議案和建議均已按時辦結並答覆代表。5件議案涉及的5個立法項目,已列入本屆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或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691件代表建議被分解為1751件次交由90個承辦單位研究辦理,已按時辦結並答覆代表。

加大支持首臺套技術裝備推進裝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背景】加快重大技術裝備創新,促進首臺套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有利於推動裝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和製造強省建設。福建是全國較早開展首臺套認定和扶持的省份,2014年和2021年都圍繞福建省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福建省技術裝備産業還存在基礎薄弱、創新能力不強、新裝備市場推廣難等問題,影響了技術裝備産業高質量發展。首臺套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是産業發展的重要環節,福建省現有促進推廣應用的制度僅有規範性文件,層級較低、適用範圍較窄,難以適應技術裝備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建議】張永祥等代表提出關於制定《福建省促進首臺套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條例》的議案,通過制定首臺套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相關地方性法規,有利於促進福建省技術裝備産業發展。

【進展】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福建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適時啟動《福建省促進首臺套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條例》立法工作,並於福建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提交一審。此次《福建省促進首臺套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條例(草案)》從福建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工作實際出發,在明確政府及有關部門職責、鼓勵研發創新、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加強政策扶持、建立風險防控補償機制、實行政府首購制度等方面作出規定。

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背景】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各類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會侵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引發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憂慮和恐慌,威脅社會的和諧與安定,還會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嚴重影響國家形象。《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立法形式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分段監管體制,其中,流通環節食品安全上承生産環節,下連消費環節,涉及面廣、情況複雜,存在許多亟待改進的問題。

【建議】陳立新代表提出《關於加強福建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建議》,建議強化市縣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力量,吸納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從事市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完善市縣食品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立食品安全風險交流機制,加大對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和公眾科普的投入,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統一發佈平臺,基層監管部門應通過平臺實時更新轄區內食品安全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完善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加強對商超食品安全的監管,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進展】在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的督辦下,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立足自身職能,通過督促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和食品銷售者加強食品採購源頭質量安全控制,保障入市源頭食品安全。加強屬地政府企業食品安全包保工作培訓,增強各級包保督導和督查檢查的實操能力,推動屬地責任轉為“落地”責任。探索將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建設納入食品安全考核,提升機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建成貫通省、市、縣、鄉四級市場監管部門的智慧應用一體化平臺和“一品一碼”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有關法律法規、科普知識、消費提醒、消費警示等宣傳,提升公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認知水平。充分發揮公眾監督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受理食品安全投訴舉報,落實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發揮行業協會積極作用,激發多元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治理,逐步構建起福建省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無障礙環境”攜手“適老化改造”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

【背景】據統計,福建省現有持證殘疾人221.1萬人,佔總人口的5.32%;現有60周歲以上老人664萬人,佔總人口的15.98%。預計到2025年,福建省老年人口將超過750萬人,佔總人口比例達18%。隨著全省乃至全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佔比不斷擴大,福建省正逐步迎來老齡化社會,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對於無障礙環境有著巨大需求,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勢在必行。

【建議】張蘭代表提出《關於統籌推進我省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的建議》,建議進一步完善福建省地方性無障礙法規體系,強化頂層設計,統籌佈局新建和改建項目,補齊設施短板,全面打造適殘、適老型智慧交通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經濟困難的失能、殘疾、高齡等老年人家庭實施無障礙和適老化改造,落實經費保障,提高社會各界對殘疾人和老年人的人文關懷和維護無障礙環境的意識,努力形成全社會關注關心社會福利事業發展、支持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良好氛圍。

【進展】在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推動下,福建省殘聯會同住建等有關部門啟動福建省無障礙環境建設地方立法工作,積極開展前期調研、起草法規草案等工作。發佈《福建省無障礙設計標準》《福建省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工程技術標準》《福建省無障礙設施圖集》,組織無障礙設施設計質量檢查,推動新、改、擴設施進一步執行好無障礙設施建設標準。開展省級無障礙環境建設體驗督導活動,對整改項目清單涉及的14個縣(市、區)1428個具體問題,認真督促整改,並在2023年11月前整改到位。2023年全省打造11個無障礙設施樣板街道,並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積極申報創建全國無障礙建設示範城市(縣),福州、泉州、東山、清流等11個市縣已向住建部提出創建全國無障礙示範城市(縣)申請,福建省申報數量居全國第二。落實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經費,健全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補貼制度,對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給予財政補貼,拓寬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資金渠道。積極爭取繼續將無障礙設施品質提升列入2024年省級專項資金支持重點,激發各地爭先創優的積極性,打造更多無障礙樣板工程。

全力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背景】師資隊伍薄弱、教育資源匱乏、辦學設施簡陋等情況,嚴重制約鄉村教育的持續發展,多數家長為了孩子能“上好學”,紛紛選擇城區及中心集鎮學校,村級完小日漸萎縮,村級小學處於一種尷尬的辦學境遇,呈現家庭教育缺失化、教學教研邊緣化和辦學條件滯後性等現象。因此,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迫在眉睫。

【建議】張徐生代表提出《關於構建融合型教育共同體助推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建議》,建議充分激發龍頭學校支教教師工作熱情,構建“因地制宜”的傳幫帶模式,以龍頭學校為依託,各聯動片區、各教研組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把教學常規、德育家校、安全教育、校園建設、學校管理等融入助教內容,引領分校區往深度廣度寬度發展。以“互聯網+教研”為載體,搭建跨學校、跨時間的多校同步教研平臺,帶動農村學校教師參與名校名師引領、網絡研討、資源開發、資源應用等活動,擴大名師名校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屬地政府要高度重視,專項撥款改造校園,提高生均經費。教育局要為鄉村教師解決評優評先等後顧之憂。

【進展】近年來,福建省通過督促市、縣(區)政府將義務教育擺在“重中之重”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加強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系統謀劃與頂層設計。在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督辦下,相關廳局高度重視,認真&&辦理。福建省發改委認真編制實施《福建省義務教育提質擴容工程建設方案(2021—2025年)》,“十四五”以來已安排省級預算內投資2.25億元,支持47個義務教育學校項目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實施城區學位增補計劃,保障隨遷子女等新增人口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嚴防出現新的大班額、大校額。健全完善教師補充機制,全面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持續完善教師評選表彰和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完善區域教研、校本教研、城鄉聯動教研、線上線下融合式教研等制度,健全教研員鄉村學校、薄弱學校聯絡點制度,積極推廣應用優秀教學成果。完善強校帶弱校、農村薄弱學校委託管理、城鄉對口支援辦學機制,持續推進鄉村溫馨校園、緊密型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

探索茶産業新賽道破局之路推動茶産業高質量發展

【背景】茶産業是福建重要的優勢特色産業,在全省茶葉主産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茶業收入佔比超40%;武夷岩茶連續五年位列中國茶葉類區域品牌價值第二名,品牌價值710.54億元,品牌影響力和話語權居全國前列。目前,新茶飲、花草茶等新品類加工日益增多,茶旅研學、體驗等“三茶”融合實踐帶來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多點爆發,新賽道快速崛起。儘管閩茶在傳統製作上具有顯著優勢,但如何實現創新性發展的破局路徑仍未顯現,産業鏈條也還需補強。福建是茶葉大省,要在新賽道上實現領跑,必須以全新的理念、更實的舉措、更大的作為來推動。

【建議】徐俐敏等代表提出《關於建設福建“三茶”強省的建議》,建議成立茶産業專班,全方位聚焦“三茶”領域,圍繞茶文化的佈局、茶産業的探索、茶科技的引領進行深入研究,打造閩茶産業“圈狀”發展新格局,重點發展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福建紅茶5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做好“茶+”文章,做大茶産業、做強茶科技,推進文旅融合。著力“文化搭臺”,利用好茶品牌,系統集成推進“三茶”融合發展,推動建設福建“三茶”強省。

【進展】福建省人大常委會農業農村工委全程跟蹤承辦單位建議辦理過程,加快辦理進程。建議主辦單位結合福建省人大調研意見,將繼續強化政策支持引導,制定出臺《關於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推動茶産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三茶”統籌發展的目標與路徑。南平市、寧德市相繼成立統籌“三茶”高質量發展工作小組,推進全市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統籌發展。爭取省級以上財政資金4.3億元,支持“三茶”項目建設,培育茶産業發展新業態。推動“三茶”融合發展,打造閩茶産業“圈狀”發展新格局,支持創建武夷岩茶産業集群、現代農業(茶業)産業園、産業強鎮,推進茶文旅融合,將福州茶文化中心廣場項目等28個茶文旅相關項目列入全省文化旅遊重點推進項目。提升閩茶文化檔次,開展多維涉茶活動,在最佳時段和最佳頻段投放廣告,形成“網微端”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攻勢,持續開展“閩茶海絲行”活動,推動“外交茶敘”“社交茶敘”,充分發揮在13個國家(地區)設立的“閩茶文化推廣中心”作用。

打造智慧海洋全産業鏈助力福建邁向海洋強省

【背景】福建海洋資源得天獨厚,具有發展海洋經濟的獨特優勢,而以“智慧海洋”帶動海洋信息化深入發展是推動福建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福建省海洋信息産業在規模化、市場化和産業化程度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重點企業數量少、數字化水平較低,涉海數據資源較為分散,數據共享使用審批難度大,涉海業務應用協同難度較大等問題較為凸顯。應儘快扭轉“傳統海洋産業強、海洋科技弱”的不利局面,將“促進海洋信息産業實現倍增”作為海洋産業突破發展瓶頸的首要任務。

【建議】黃蕾代表提出《關於大力推進我省智慧海洋全産業鏈發展,助力海洋強省建設的相關建議》,建議要加快推進智慧海洋全産業鏈建設,深入挖掘海洋數據資源潛力,賦能數字中國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構建“感傳知用”智慧海洋全産業鏈體系,出臺專項規劃給予賦能支撐;大力發展海洋電子信息産業,培育龍頭企業;搭建海洋産業工業互聯網,發展海工裝備服務産業和智慧港航産業,加快智慧海洋牧場建設,深入推進海洋産業數字化轉型;發揮金融指引作用,加大藍色金融支持力度;激活資源要素,構築智慧海洋産業新支撐;出臺專項扶持政策,打造智慧海洋人才聚集高地。

【進展】在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深入督辦下,在推進福建省智慧海洋全産業鏈發展方面,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支持福建省北斗衛星導航等海洋特色電子産業發展壯大,推動石獅飛通通訊科技、廈門新諾北斗航科等企業研發生産船舶北斗衛星通信終端、北斗導航裝備等産品;推動莆田涵江北斗衛星導航産品聯合實驗室加快建設,提供創新創業服務。推進海洋産業數字化轉型,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意見》,實施工業互聯網“十百千萬”工程。同時,利用民企産業項目對接平臺,創新招商方式,重點引進一批船舶電子、海洋探測、衛星導航電子設備等海洋電子特色製造業,加強項目跟蹤管理和協調服務,強化要素保障,促進項目早日落地見效,進一步培育壯大福建省海洋電子産業。在海洋産業領域,培育海洋産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船舶、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海洋企業上雲上平臺。加快培育一批集成服務商,為海洋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專業化解決方案和低成本、高質量服務。選樹海洋産業數字化轉型標桿,引導全行業數字化轉型。拓展應用場景,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

加速整合港口資源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背景】2020年8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整合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廈門港務集團、福建能源集團和漳州、泉州、寧德、平潭等地的國有港口企業資産,組建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福建港口資源整合有序完成,整體效益凸顯,實現了省內港口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形成廈門港、福州港、湄洲灣港、泉州港四大港口,港口資源成為福建省海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整合後的福建港口雖在錯位化、集約化發展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相比長三角、珠三角兩大港口群,還存在港口資源分散、同質競爭、港産聯動不足和對臺綜合通道優勢發揮不明顯等問題,距離真正意義的區域大港還有差距。

【建議】鄭松青代表提出《關於進一步優化整合全省港口資源提升港口競爭力的建議》,建議加快重點港區基礎設施協同建設,全面完成省市屬國有港口資源整合,推進省內央企、民營等的港口資産納入港口整合範疇。推進港口碼頭企業、航商、貿易、大宗散貨等一體化發展,構建産業生態,增強領軍企業和港口的綜合競爭力。加快建設湄洲灣港東南大宗商品儲運中心,作為面向“一帶一路”的重要通道和樞紐。支持莆田打造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形成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先行區。同時,支持構建面向“一帶一路”,以及面向台灣的媽祖文化旅遊港體系,建設國際郵輪訪問港。設立港口建設專項資金、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並積極爭取專項債券、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加大港口投資力度,做大做強港口集團。

【進展】為保障重點督辦建議辦出成效,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僑(臺)工委加強溝通對接,形成工作合力,推動代表建議辦理落到實處。據了解,福建省近年來積極推動全省港口資源優化整合,積極拓展港口投融資渠道,全省已爭取5個項目獲得4.1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2個項目獲得7.25億元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其中,莆田羅嶼作業區8號、羅嶼作業區11-12號、石門澳作業區6號9號、石門澳11號、涵江作業區1-3號、莆頭作業區3-4號泊位共6個項目獲得4.06億元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有力地推動了莆田各重點港口項目加快建設。積極協調福建省自然資源部門,加快圍填海已批未完成填海項目的歷史遺留問題處置,並督促各項目建設單位儘快完成生態評估和生態修復方案編制及報批工作。目前,湄洲灣港羅嶼8號、11-12號泊位已完成了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工作,正在加快項目建設。(記者 鄭昭 朱子微 整理)

編輯:莊媛媛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