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岩長汀:多措並舉 傾“汀”田野鄉村振興歌

來源:央視網 | 2023年10月30日 13:21:01
央視網 | 2023年10月30日 13:21:0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 十月金秋,風吹麥浪,小麥覆隴黃。眼下正是稻穀豐收季節,駐目遠眺,閩西的鄉村一片豐收景象。由媒體記者和自媒體代表組成的60多人的採訪團先後走進龍岩市長汀縣、連城縣兩地宣傳報道,共同探索鄉村振興、綠色生態、大愛龍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合作社助推 豐收盈袋

“福建第一,畝産670公斤” 黃鈺姣 攝

“福建第一,畝産670公斤”。來到長汀縣融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映入眼簾的便是豐收糧倉模型下醒目的這一行字,而融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正是糧田“畝産670公斤”的助推器。

融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由長汀縣供銷社領辦,于2015年成立,致力於為各合作社、農場、種植大戶、社員、農戶提供全程機械化服務和土地託管服務。合作社通過提供現代裝備、利用現代營銷策略、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方式,著力解決耕地拋荒撂荒的問題,讓“小田”變“大田”、“閒田”變“忙田”。

“目前整個長汀縣我大概流轉6000畝地,深化服務64000畝。現在國家政策好,糧食由國家統一訂購,多生産的糧食就歸農民,今年我們就上交國家1000噸糧食。”融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傅木清介紹道。國家有保底,再由合作社統一耕作、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統一銷售,難題交給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民集中精力做優做好擅長的生産環節。上下發力,種種措施,既調動農民種田積極性,又降低種植成本,實現助産增收。

供銷農場生産的大米 黃鈺姣 攝

糧食産量提升、質量提高,2022年供銷農場更是創下福建最高産——670公斤的記錄。“現在我們合作社的大米出名了,各地米業公司都會前來訂購。其中廣州、福州的米業公司都會來固定地來我們這裡訂購。”傅木清説。

目前,合作社已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農産品初加工、銷售等收入1450多萬元,純利潤達到240萬元。農民的錢袋子更鼓了,希望的田野上一片歡聲笑語。

特色産業帶路 地富人興

距離長汀縣城23公里的濯田鎮寨頭村,這裡的甘蔗蓁蓁鬱鬱、長勢喜人。作為一年産一季的植物,蔗農們一年忙到頭,就等著收穫時節採摘。十月豐收,望著挺拔粗壯的甘蔗,蔗農們採摘在田裏,甜在心裏。

濯田鎮長勢喜人的甘蔗地 黃鈺姣 攝

從曾經號稱長汀“西伯利亞”的邊遠山村,到如今的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濯田鎮通過引進優良甘蔗品種、完善甘蔗産業鏈等措施,打造集“種、産、銷、研、吃、娛、學”為一體的“甜蜜”産業鏈,助力鄉村振興。

甘蔗種植是濯田鎮的傳統農業産業,濯田鎮上個世紀引進的甘蔗品種種性早已退化且錘度不高,同樣的農業生産成本投入,單位面積産糖量少。為解決這一問題,2021年濯田鎮從國家甘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進的福農41號、福農28號等早熟高糖甘蔗品種,新品種甘蔗(福農41號)平均畝産15000余斤,老品種甘蔗(桂糖19號)平均畝産11000余斤,畝産提高20%-30%。同時,濯田鎮還邀請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甘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人員開展手把手幫扶教學。通過“軟硬兼施”的舉措,不僅使濯田鎮甘蔗産值大大提升,也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村民藍玉玉正在田裏忙著採摘甘蔗 黃鈺姣 攝

“我們夫妻倆一起種植三十畝甘蔗地,一年純收入大概二十多萬。我們靠著種甘蔗,前年還住進了三層樓的新房子。”正在地裏耕作的濯田鎮永巫村村民藍玉玉對記者説道。

為了完善甘蔗産業鏈,助農增收。濯田鎮還通過成立“長汀縣甜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改進紅糖製作工藝、建立紅糖文創研習中心等方式,挖掘紅糖文化,開發文創産品,壯大紅糖産業。紅糖文創研習中心建成後預計帶來營業、文創産品、旅遊等3個方面收入,年産紅糖及系列産品200噸,文創産品提升附加值也同步提升,預計實現年産值為1000萬元。

“鄉村振興包括産業振興,産業振興很重要的一種就是挖掘傳統的特色産業,然後做大做強。産業興、生態美、留得住人,鄉村才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我覺得長汀在這一塊就做得特別好。”自媒體工作者汪孝林在參觀了濯田鎮紅糖産業鏈之後頗有感觸地説。

從合作社助推到傳統的甘蔗産業帶路,長汀多措並舉,助農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紅色革命老區、綠水青山中奏響了鄉村振興歌。(黃鈺姣)

編輯:莊媛媛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