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添一處國際重要濕地——閩江河口濕地

來源:福建日報  |  2023-02-03 10:55:05
福建日報 | 2023-02-03 10:55:05

一群反嘴鷸在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飛翔,這裡是鳥類和觀鳥愛好者共同的天堂。

1月2日,2023年世界濕地日中國主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國家林草局現場發佈我國新指定的18處國際重要濕地名單,福建省的閩江河口濕地榜上有名。

為保護全球濕地及濕地資源,1971年,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共同簽署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根據公約,每個締約方應指定其領土內的適當濕地列入名錄,並負責維護其生態特徵和功能。這些濕地至少要滿足9項指定標準中的一項,在生態學、植物學、動物學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國際意義。我國自1992年加入公約以來,已分12批次指定了82處國際重要濕地。

2008年,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該省首個國際重要濕地。該濕地擁有我國北回歸線北側種類最多、生長最好的紅樹林天然群落。

作為該省第二個國際重要濕地,閩江河口濕地位於閩江入海口南側的梅花水道,由鱔魚灘和周邊潮間帶、河口水域組成,是福建最優良的原生態河口三角洲濕地。

本世紀初,這裡曾遭遇不合理開發、環境污染、外來生物入侵等危機。“我們叫停了不合理的建設項目,劃定濕地管控紅線,健全管理機構,出臺管理辦法,長效防治互花米草、清理海漂垃圾、推進退養還濕,開展生態監測。”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鄭航介紹,20多年來,閩江河口濕地實現了生態蝶變,同時不斷參與國際交流合作,向世界講好福建的生態故事。

如今,閩江河口濕地共有4項指標達到國際重要濕地標準,分別是“包含生物地理區內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的或獨特的某種自然或近自然濕地類型”“支持易危、瀕危或極度瀕危物種或受威脅的生態群落”“定期棲息有一個水禽物種或亞種某一種群1%的個體”“魚類的重要食物基地、産卵、育幼場所或洄游路線”。

該濕地分佈有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物種8種、瀕危物種7種、易危物種11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1種。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重要一環,該濕地累計記錄鳥類達219種,常年分佈和越冬水鳥超過5萬隻。此外,這裡還是中華鱘等溯河型魚類以及鰻鱺等降海型魚類的洄游通道,被認為是北半球同緯度近海海洋物種最為豐富的區域。

“我省濕地資源豐富。閩江河口濕地入列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對於提升我省濕地保護工作影響力,擴大濕地生態保護國際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鄭航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濕地保護管理長效機制,共同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張輝/文 林熙/圖)

編輯:韋菊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原色

天蓝

黑色

藏青

智能导盲

区域指引

返回
声音

×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