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走進連城縣北團鎮石豐村,只見座座民居錯落有致,阡陌田野稻穀金黃,鮮花如錦綠樹擁抱,色彩斑斕的墻面文化墻格外醒目,村民們在農民公園悠然自得,漫步閒聊。
“石豐村去年村財收入54萬多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0元。”石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江盛宏高興地告訴記者,我們還擁有全國文明村、全國美麗鄉村2個“國字號”的榮譽,石豐真的“豐”實了。
10年前的石豐,可沒這麼富,村財收入為零,還欠下了近90萬元的債務,農民的年收入也只有4000元,沒村部、無設施,是個典型的“負”村。
短短10年,石豐村是如何由“負”變“富”的?北團鎮黨委書記溫水興道出了真諦:選能人、強基石、美鄉村、壯産業是石豐蝶變的奧秘。
選能人。鎮黨委在村級換屆中想到了在外創業多年黨員江盛宏。幾經動員,多番勸説,使他棄業回村並當上了村黨支部書記。初任伊始,有人説他傻,放棄掙錢的機會,回來當個吃力不討好的“村官”。可他卻説:“自己是黨員,富裕了就要帶著鄉親們共同富裕。”上任後,他鉚著一股勁,大刀闊斧建機制,因地制宜抓事業,使石豐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
強基石。江盛宏上任後,把築基石抓在手上,到處“求方”“取經”,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讓退伍軍人、返鄉創業大學生、産業能人“挑大梁”,重新規範了黨支部建設的各項制度,與市水利局等單位共建共創,到古田會議等紅色舊址汲取紅色力量,到發達地區學習農業科技,到美麗鄉村借鑒創建經驗……
美鄉村。江盛宏從村莊環境整治入手,籌資百餘萬元改水改廁,整修村道,種花植草,建立荷塘,開闢休閒步道,建設微型公園。目前,石豐村已建成荷花池、觀魚塘、四季花海、河邊休閒步道一期、懷舊兒童樂園、水上親子樂園、白鴨體驗館、白鴨展示館、家風廣場、果蔬長廊、生態公園、農民公園、自行車休閒騎行道、紫薇園等項目。
壯産業。江盛宏説:“鄉村振興,必須産業振興。”走進坐落在村道旁的連城白鴨文化館,滾動的大屏上輪番播放著白鶩鴨産業的興衰。近年來,石豐村依託連城白鴨這一優勢特色産業,搭建起“創業聯盟、技術聯盟、銷售聯盟”三個互助平臺,採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強帶弱、富帶貧”結對共建方式,做大做實了白鴨産業的文章。2021年,該村白鴨出欄2萬多羽,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4萬餘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0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美麗的石豐,在鄉村振興路上續寫“富”的文章。(曾俊欽 張柏光 賴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