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年齡的增長,認知障礙逐漸成為困擾許多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健康問題。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等認知障礙疾病不僅影響記憶和思維能力,還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科學的營養管理在延緩認知衰退、改善症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飲食不僅能提供大腦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減少炎症、改善代謝,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神經元免受損害。因此,對於認知障礙患者及其照護者來説,掌握正確的營養管理方法至關重要。
分階段營養管理:精準應對認知障礙不同時期的飲食需求
認知障礙患者的營養需求與健康人群有所不同,他們更容易出現食欲下降、吞咽困難、消化吸收不良等問題,從而導致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又會進一步加劇認知功能的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我們需要針對認知障礙不同階段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營養方案。
在早期階段(輕度認知障礙),重點是通過健康飲食預防或延緩病情進展,推薦飲食模式為MIND飲食(結合地中海飲食和DASH飲食),每週6份綠葉蔬菜、2份漿果、3份全穀物;每週至少2次魚類、適量禽類及豆類;限制紅肉、黃油和甜點。
在中期階段(中度癡呆),重點是需要解決進食障礙,確保患者攝入足夠的營養;簡化餐具(如防滑碗、粗柄勺); 提供色彩鮮艷的食物以刺激食欲;記錄飲食日記,及時發現攝入不足。
到了晚期階段,則需重點關注吞咽安全、預防嗆咳、壓瘡及終末期營養不良,需要注意:以軟食或流食為主,必要時採用管飼營養(必要時就診於專業醫療機構綜合評估獲益與風險);關注口腔護理,避免因疼痛拒食;尊重患者舒適度,避免過度強制進食。科學的營養管理不僅能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其認知功能,提高生活尊嚴。
守護大腦的關鍵營養素:從蛋白質到抗氧化物的全方位呵護
大腦是一個高度依賴能量和營養的器官,它的正常運轉需要多種關鍵營養素的支撐。蛋白質是維持神經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基礎,認知障礙患者應保證優質蛋白的攝入,如魚類、雞蛋、豆製品等,這些食物不僅易於消化吸收,還富含必需氨基酸;脂肪的選擇同樣重要,Omega-3脂肪酸(如DHA和EPA)具有抗炎和神經保護作用,深海魚(如三文魚、鱈魚)、亞麻籽和核桃都是良好的來源。同時,單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牛油果)有助於維持血管健康,降低腦血管病變的風險;碳水化合物方面,應優先選擇全穀物、薯類等低升糖指數食物,避免精製糖和甜食,以防止血糖波動對大腦造成不利影響。
除了宏量營養素,抗氧化物質在認知健康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維生素E(如堅果、種子、綠葉蔬菜)、維生素C(如柑橘類水果、獼猴桃)以及多酚類化合物(如藍莓、黑巧克力、綠茶)能夠減少氧化應激對神經細胞的損害。B族維生素(尤其是B6、B12和葉酸)的缺乏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關,而後者被認為是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適量攝入動物肝臟、綠葉蔬菜、全穀物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有助於降低這一風險。此外,礦物質如鋅、硒和鎂也對神經傳導和腦功能調節至關重要,可通過均衡飲食或適當補充來滿足需求。
破解進食難題:認知障礙患者分階段飲食照護策略
然而,認知障礙患者在實際進食過程中常常面臨諸多挑戰。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出現忘記吃飯、食欲減退或對食物興趣降低的情況。這時,家人或照護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比如設定固定的進餐時間、提供色彩鮮艷且香氣濃郁的食物來刺激食欲,或者準備易於拿取的小份餐點。隨着病情進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吞咽困難,表現為進食時嗆咳、食物滯留口腔或拒絕進食。這種情況下,調整食物質地(如將食物製成泥狀或糊狀)、採用小勺緩慢喂食、並在必要時諮詢言語治療師進行吞咽訓練,都是有效的應對方法。到了疾病晚期,患者的自主進食能力可能進一步下降,甚至完全依賴他人喂食。此時,營養管理的重點轉向預防誤吸、確保足夠的熱量攝入以及維持舒適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奶昔、粥、果泥)通常是更安全的選擇,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營養補充劑或管飼營養。但需注意的是,任何營養干預都應以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意願為前提,避免過度醫療化。同時,口腔護理也不容忽視,定期清潔口腔可減少感染風險,提高患者的進食舒適度。
科學飲食模式推薦:地中海與MIND飲食的雙重守護
除了針對不同階段的營養策略,一些已被廣泛研究的健康飲食模式也值得推薦。地中海飲食以其豐富的橄欖油、魚類、堅果、全穀物和新鮮蔬果著稱,多項研究表明,這種飲食模式可降低認知障礙的風險。另一種專門為大腦健康設計的MIND飲食,結合了地中海飲食和DASH飲食(針對高血壓的飲食模式)的優點,特別強調綠葉蔬菜、漿果、堅果和魚類攝入,同時限制紅肉、黃油和甜食。長期遵循這類飲食模式,不僅有助於認知健康,還能改善整體心血管代謝狀況。
照護者的營養管理藝術:用愛與科學守護每一餐
對於照護者來説,耐心和細心是幫助認知障礙患者維持良好營養狀態的關鍵。在進餐過程中,應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避免催促或強迫進食。如果患者出現拒食行為,可以嘗試改變食物種類或進餐方式,比如提供他們過去喜愛的食物,或採用少量多餐的策略。此外,定期監測體重、記錄飲食攝入情況,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營養師的指導,都能有效預防營養不良的發生。
營養管理是認知障礙全程照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科學的飲食調整,我們不僅能夠為大腦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持,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疾病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照護者,都應重視日常飲食的選擇和調整,讓食物成為守護認知健康的有力工具。當然,營養干預只是綜合管理的一部分,結合適當的藥物治療、認知訓練和社交活動,才能最大程度地幫助患者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讓我們從每一餐開始,用科學的營養秘籍為認知健康保駕護航。
作者:
趙靜 航天中心醫院 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
陳佳 航天中心醫院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審核:萬志榮 航天中心醫院 老年醫學一科 主任醫師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