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檢出甲狀腺結節很慌?四個認識誤區要厘清

健康 來源:廣州日報 2020年11月28日 09:3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醫師徐波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儲潔雅、魏星

  隨著人們定期體檢意識的提高,不少市民在體檢中被發現頸部有甲狀腺結節。大多數人由於缺乏醫療專業知識,在遇到“甲狀腺結節”後手足無措,産生一連串的疑問:要不要切除?怎麼切除?切除有風險嗎……記者就此採訪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醫師徐波。

  徐波表示,“甲狀腺結節”這個一直以來都默默無聞的疾病,突然間成了高發病和常見病,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人們定期體檢的意識提高了,體檢查出的甲狀腺結節患者就更多了。甲狀腺結節多見於中青年人群,高發于30歲至50歲的女性,年齡越大,患病概率越高。甲狀腺結節在體內相安無事多年的患者不在少數。

  患者往往有兩種極端,一種是不聞不問,認為是小事;另外一種是發現結節後非常恐慌,老擔心結節惡變,這兩種想法都不對。他提醒説,有四種誤區需要厘清。

  誤區一:相安無事多年不處理?警惕惡變

  既然結節可以和人體相安無事多年,那還有必要切除嗎?這需要醫生專業判斷:一看結節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二看對人體是否有影響、有危害。總之需要遵循腫瘤診治九字法則——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徐波介紹,甲狀腺結節分為良性和惡性。發現結節後,首先應判斷結節的性質,如果是無症狀、不影響健康和外觀的良性結節,可隨訪觀察,暫時不進行治療,選擇動態觀察,但要牢記需要根據結節情況和個體特質及時復診,不要等到出現惡性或者嚴重情況才去採取措施,到時候可能“小病養成大病”,為時已晚。

  誤區二:切了它一勞永逸!

  有些患者在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後就非常恐慌,心理壓力很大,強烈要求醫生將甲狀腺切掉。但是,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其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對人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甲狀腺功能不足,人的身體狀態也會受到破壞。

  臨床上,發現結節後,應先進行首次評估,確定診療方案。如果採用的是隨訪方案,可能需要3到6個月甚至更長,比如1年復診一次,保持動態監控。

  最終決定是否手術還是要評估結節的性質,結節存在的影響和危害,是否處理的利弊衡量。雖然手術確實是最徹底的處理方式,但是不建議一發現結節就切除。一方面很有可能無法根除,還會再長,另一方面手術有一定的創傷,對人體損傷大。

  誤區三:結節達到4厘米就要進行全切手術?

  徐波指出,很多人存在一個認識誤區,認為結節大了就要切,但實際上,結節大小並不是判斷手術的絕對指標,比如説4厘米,這個數值只是一個相對界限而已,僅供參考。

  選擇是否進行切除的關鍵就是確定甲狀腺結節的性質,如果是良性病變,並且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例如呼吸困難,吞咽困難,或者是淋巴結增大等,可以不用藥物,也不用手術治療。如果經診斷發現是惡性結節,也是甲狀腺癌,就需要做甲狀腺手術。

  誤區四:甲狀腺手術會影響發聲?

  有的患者會擔心做手術切除結節會有危險,比較排斥。對此,徐波介紹,甲狀腺結節手術切除分為甲狀腺腺葉切除術(半切)和甲狀腺全切術(切除全部甲狀腺)。目前的快速康復外科技術下,術後兩天左右就可出院,2周左右基本上可恢復正常。

  在手術過程中,因為距離支配聲帶活動喉部神經非常近,很多人會擔心會造成聲帶運動障礙,徐波介紹,手術確實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手術越大,影響因素越多,風險也就越高。比如在切除甲狀腺結節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影響聲帶活動導致發音變化的情況,有一定概率造成聲音嘶啞,或發音的改變,但是發生概率極低。同時醫生會採取針對性地保護措施來預防此類情況發生,大家無須過分擔憂。

  另外,對於良性、較大(大於等於3厘米),影響外觀或者對患者産生心理壓力的良性結節,可以採取微創消融手術,該方式具備創傷小、療效明確、安全性高、患者恢復快的特點。同時也在最大限度保留甲狀腺正常組織,對甲狀腺功能影響輕微,術後多數無需服藥。

健康首頁
分享到: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相關閱讀 甲狀腺 |
我要糾錯編輯:蔡純琳 責任編輯:劉亮
重點推薦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