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穩定和擴大就業取得實效

來源:經濟日報 | 2024年11月13日 14:21
經濟日報 | 2024年11月13日 14:2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49萬人,9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通過落實新一輪就業創業支持政策,深入實施先進製造業促就業行動,開展就業服務攻堅行動,重啟失業保險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穩定和擴大就業取得積極成效。

真金白銀助企穩崗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各類經營主體穩崗擴崗。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認為,我國人力資源豐富,因此需要選擇最大化吸納就業的發展方式。

前三季度,一攬子援企穩崗政策延續實施,多項經辦服務持續優化,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人社部失業保險司副司長劉鵬介紹,今年延續實施1%的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前三季度,各地全面實行系統辦理,提前設定繳費比例,通過“直兌直達”的方式,共減收失業保險費1309億元。

今年,相關部門繼續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實施穩崗返還政策。據了解,失業保險在現行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穩定就業崗位支出的基礎上,擴大資金使用範圍,進一步支持企業發展。前三季度,各地通過“免申即享”的方式,對確定符合條件的266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資金204億元,惠及職工5605萬人。

為大學生等青年群體量身定制的一次性擴崗補助,發揮了鼓勵企業吸納就業的作用。根據規定,對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6歲至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可按每招用1人最高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今年以來已向17萬戶企業發放擴崗補助9億元,惠及62萬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

技能培訓拓寬空間

數字技術和人工智慧正深刻改變就業市場。一系列新職業如數據標注師、人工智慧訓練師、機器人操作員等,為勞動力市場帶來新機遇。

借助招聘大數據與微觀調查數據,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王春超發現,對高技能勞動者而言,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是就業機會增加、就業質量提升;對低技能勞動者來説,人工智慧發展可能出現擠出效應,帶來就業質量下降的風險。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成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迫切需要。今年初,人社部等7部門發佈的《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作出部署,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新培育領軍人才1.5萬人次以上,帶動新增高技能人才500萬人次左右。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陳勇嘉介紹,圍繞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重點領域,各地落實差異化培訓補貼政策,試點推行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電子檔案,支持企業建設實訓基地,提高培訓針對性。2019年以來,我國深入實施技能中國行動,累計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超過1.2億人次。同時,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已為企業培訓出年輕一代技術能手225萬人。

大規模開展技能培訓的同時,動態發佈技能人才薪酬價位信息,引導企業逐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成為激勵勞動者的重要方式。北京市近日發佈的三季度人力資源市場薪酬報告顯示,隨著製造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專業技術人員和新型技能人才需求較大,薪酬保持穩健增長。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是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通過加強調整勞動關係的法律、體制、制度、機制和能力建設,我國就業質量和充分度隨之提升。

“我國勞動年齡人口規模巨大,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新就業形態不斷涌現,有待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夯實充分就業的基礎;同時,就業歧視、欠薪欠保等現象時有發生,高質量就業目標需持續推進。”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全興説。

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因其規模較大,成為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過程中的難點。據悉,人社部正在持續推進落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相關政策,督促企業依法合規用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長盧愛紅介紹,已從引導平臺企業及合作企業與勞動者依法訂立勞動合同、書面協議,合理確定勞動報酬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不斷提高企業依法合規用工水平。

王全興建議,適度擴大勞動法保護範圍,並分類配置保護手段,從而將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和諧勞動關係構建的覆蓋範圍。同時,積極吸納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探索集體協商和勞動者民主管理的新機制,創新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和勞動保障監察機制,為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暢通維權渠道。

編輯:高文健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返回頂部
正在閱讀:穩定和擴大就業取得實效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