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鏗鏘鏘,嘈嘈切切。一把吉他,正在接受檢驗。
“嗯?”伴著一聲疑問,18歲的李佳林放下剛造好的吉他,埋頭仔細端詳。作為品質檢驗師,每天要經手四五十把吉他。沒一會兒,只見她嘴角上揚,“找到了!下弦枕磨得不精細,有不到1毫米的誤差,音質略微失準……”
位於貴州正安縣的國際吉他産業園,一年生産吉他600萬把,佔全國20%,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安吉他做出名堂,根本在於一名名精益求精、務本求實的吉他工匠。”縣就業局職業能力建設負責人陳坤華説,依靠“正安吉他工匠”這一勞務品牌,正安得以興起吉他産業,為當地群眾找到了一條增收致富路。
政府動員返鄉創業
集聚形成用工隊伍
正安地處黔渝交界,山高谷深,人多地少,曾是深度貧困縣。1987年,正安當地人成規模南下廣東務工,開啟貴州有組織勞務輸出之先河。陸陸續續,一個60余萬人的縣城,常年有20余萬人在外務工,其中6萬餘人流向廣東吉他行業,不少成為技術骨幹和管理人才。
2012年,正安啟動“築巢引鳳”工程,號召同鄉返鄉創業,吉他産業順勢而生。“老家建起吉他産業園,墻內的事企業管,墻外的事政府包。”加之租金、稅收、營商環境建設等系列優惠政策落地,長期在外的劉江波,加入第一批返鄉創業大軍。
2016年3月,他創辦的貴州金韻樂器有限公司入駐投産。“吉他製造屬於勞動密集型産業,即便用上機器,將近七成的工序還得靠手工。”除了自己帶來的技術骨幹,他直接在園區周邊招工,“先後擴建3條生産線,招了快200人,以本地婦女居多。”
從吉他製造到銷售、物流等配套産業,短短幾年,已有104家企業進駐園區,年綜合産值60億元,完整的吉他産業鏈日趨成形。
“政府將其作為支柱産業來抓,定位清晰,政策優惠,這是最吸引人的。”陳坤華介紹,憑藉200多道工序,一把把品質精良的吉他走出深山,直接集聚形成穩定的用工隊伍,“就地解決就業9242人,其中6690人穩定脫貧,輻射帶動就業近10萬人,正安成了有名的吉他生産地。”
2019年第二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上,“正安吉他工匠”這一勞務品牌正式推出。“不僅僅局限于吉他製造,包括從事吉他産供銷、上下游的工人,都是正安吉他工匠,因為每一個環節都得精益求精,踏實去做。”陳坤華説。
以老帶新提升技能
校企合作培養人才
“合桶這道工序,要把面板、側板、背板粘在一塊兒,讓三條中軸線合而為一;音梁要修得一般高,不然塞下去有縫,難倒是不難,但講究精工出細活……”單聽講解,還以為是老工匠,細問才知入行剛滿一年,名叫鄭維琴,住在園區邊上。
到貴州金韻樂器有限公司上班前,鄭維琴從未接觸過樂器。因為丈夫長期外出闖蕩,帶娃、照顧老人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上班後,鄭維琴跟著技工學合桶。最初一天只能做兩三個,還得來回返工;堅持了一個多月,逐漸有些起色;半年之後,一天能做30多個,鮮有不合格的。看到月薪3000多元,鄭維琴十分開心。
劉江波公司的女職工佔比達到七八成,公司實行“師帶徒”“老帶新”,十分管用,“公司還聘請製造大師,通過成立工作室,儲備新人才,攻關新技術。”
為引導企業重視人才培養,政府定期組織申報市級、省級吉他大師工作室。“申報成功的,給予10萬元資助,全縣已有12家。”陳坤華介紹,政府還引導校企合作,提升正安吉他工匠整體技術水平。
“學校有樂器維修與製造專業,還有吉他實訓基地,教學生製作手工吉他。”初中畢業,李佳林進入正安縣中等職業學校,經過3年學習,直接被貴州金韻樂器有限公司“搶走”,擔任吉他品質檢驗師,“有職業證書,工資比普通技工高。”
校長張信強介紹,早在2018年,學校在全縣首設吉他製作專業,為園區輸送人才。“圍繞教材編寫、課程建設、人才培養等,跟17家園區企業達成合作,精準對接用人需求。”
制定相關考核標準
力爭構建行業規範
吉他工匠基本靠手藝吃飯,但如何評判水平高低,國內一直沒有統一標準,給勞務品牌健康、規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本地工人進廠,曾有不少人製作的産品過不了質檢,只能返工。”劉江波回憶,個別企業甚至一把火燒掉,就是要把質量二字刻在工人心裏,絕不讓一把不合格的吉他流入市場。
2019年10月,首屆中國吉他製作大賽在正安舉辦,來自全國的300余名吉他工匠同臺競技。“這是吉他製造溝通交流的平臺,不少本地工匠拿了獎。”陳坤華表示,通過一系列吉他技能大賽,更能看清對行業標準體系建設的迫切。
前不久,由當地人社局同職校等起草的《吉他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範》獲省裏批准。“主要針對吉他涂裝、研磨、裝配等5個工種進行考核,達標後頒發專項能力證書。”張信強説,目前正組織考評員集中學習,開展第一批吉他工匠考核。
“政府會繼續引導職校和行業,朝著構建完善的行業標準體系努力,爭取出臺職業技能標準。”陳坤華説,要為正安吉他工匠打開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