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上,一系列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其中,“新興産業助發展”展區尤為引人注目。這裡,不僅匯聚了我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尖端成就,更生動展現了我國科技創新的磅薄力量與科學家精神的崇高風範。
在這場科技盛宴中,由吉林大學自主研發設計的“地殼一號”超級鑽機,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遠的意義,成為了眾人矚目焦點。這臺超強鑽機的製造背後,經歷了怎樣的“艱辛歷程”,又實現了怎樣的技術突破?這一切,或許要從向地球深處探秘的現實痛點説起。
現實痛點——驅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力量
在科學的浩瀚星空中,人類對地球深處的探索始終充滿渴望。然而,作為人類“入地望遠鏡”、“打開地球奧秘之門鑰匙”的超深科學鑽探工程,卻長期面臨著地球深部高溫、高壓和高地應力等極端條件的制約和重重難題,使得人類對地球內部的認知始終存在局限。正是這些現實痛點,催生了“地殼一號”誕生。
自2009年起,吉林大學便開始了“地殼一號”的艱辛研發歷程。經歷了無數次的試驗與突破,他們終於攻克了高轉速全液壓頂驅系統、高精度自動送鑽系統和起下鑽自動排管系統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使得這臺高度達到60米,佔地1萬多平方米,鑽進能力達到1萬米的超級鑽機,完全擁有了中國的自主知識産權。
由此,一項宏偉的藍圖引領著科技工作者們腳踏實地,逐步將夢想照進現實。自2013年起,當“地殼一號”以零部件的形式從四川廣漢啟程,跨越千山萬水抵達東北,便開啟了它的傳奇之旅。2018年,在松遼盆地的廣闊天地間,“地殼一號”成功完成了它的“首秀”,以7018米的完鑽井深,傲然挺立於亞洲大陸科學鑽井之巔,刷新了歷史紀錄。時至今日,“地殼一號”萬米鑽機已憑藉其卓越性能,在新疆塔裏木盆地順利完成了6口井深超過8000米和1口井深超過9000米的油氣鑽井工程,展現了無與倫比的鑽探實力。
歷經十余載的磨礪與實戰,“地殼一號”這一“國之重器”已深深植根于中國地殼探測與能源勘探的廣闊天地。它不僅是中國科學家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更是我國科學鑽探裝備實現質的飛躍的重要推手。在“地殼一號”的助力下,中國科學家得以更加深入地探索地球內部的奧秘,為我國的地球科學研究與能源開發事業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
科研精神:攻破難關的堅定理想
在“地殼一號”十餘年的攻關過程中,難題接踵而至:如何保障鑽頭在持續超高溫下不“中暑罷工”;如何在一個極不均勻和複雜的球體上“動刀”,如何在保證鑽的井眼不能坍塌和崩裂的同時,還要完整無缺地取出深部岩心……
面對困難和挑戰,甚至是前人未曾觸及的領域,科研工作者們齊心協力、不斷拼搏。他們堅守在四川研發基地裏,夜以繼日地奮戰。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勘察工程系主任劉寶昌曾説:“一幹就是4年,整個鑽機設計圖紙摞起來足足有一人那麼高。”正是這份堅定的付出,讓他們最終攻克地上地下的多項關鍵技術難題,讓“地殼一號”萬米鑽機最終閃耀在了歷史的舞臺。
科技自立自強: 彰顯“中國夢”實力
“地殼一號”萬米鑽機的成功研製,不僅解決了我國深部鑽探裝備轉盤回轉速度低、設備自動化程度低和深部鑽探鑽頭壓力控制精度低的三大技術難題,更突破了高轉速全液壓頂部驅動鑽進、高精度自動化擺排管、高速度鑽桿柱自動擰卸輸送和高精度自動送鑽四大深部鑽探裝備關鍵技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性能深部科學鑽探裝備和配套裝置,填補了我國在深部大陸科學鑽探裝備領域空白,展示了中國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雄厚實力。
更為重要的是,“地殼一號”的研發體現了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它深刻彰顯了廣大科技工作者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風貌,以及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堅定決心。此次全國科普日舞臺上,“地殼一號”不僅是一項科技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曲科技創新與科學家精神的頌歌。
在此次全國科普日的主場展陳中,參觀者們將直觀領略包括“地殼一號”在內的多項我國科技領域的最新突破,這將有效激發公眾特別是高校大學生對科學前沿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鼓舞他們投入到更為廣闊的實踐空間之中,為我國的科技創新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環球時報、光明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