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科學家精神
服務科技強國建設
——科學家與學會的故事
2024年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9月15日,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盛大開幕。
作為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組織,全國學會在開展科學教育、前沿科普,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家精神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在中國科協的領導下不斷發展壯大,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為科技工作者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廣闊平臺。
在全國科普日期間,讓我們走進科學家與學會的故事,見證他們共同攜手,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共築科技強國之夢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
成立於1985年
涵蓋了水利水電、煤炭石油、
地質礦山、交通運輸、市政建設、
地災防控、環境保護、國防工程等諸多行業,
是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
跨行業、跨部門、跨學科的
重要學術組織。
他是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秘書長、
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際岩石力學與岩石工程學會副主席,
他把我國的創新技術推廣到國外,
把我國更多的年輕學者推薦到國際上,
他就是張豐收。
張豐收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特聘教授,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岩石力學與岩石工程學會副主席、中國國家小組副主席,主要從事深地工程岩石力學、裂隙岩體水力壓裂、二氧化碳地質封存與能源存儲、極端環境岩土力學、隧道及地下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旅美歸國加入學會
2016年,張豐收結束了在美國的研究工作,加入母校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學院,擔任岩石力學學科的特聘教授。在此之前,他已經在美國佐治亞州理工學院取得了博士學位,並且在海外的工作中積累了實踐經驗。
張豐收回到中國時,國家正著手發起一系列宏大的科學計劃,包括對“三深”(深海、深地、深空)的探索,以及為實現碳中和尋求能源轉型。作為傑出的海外引進人才,他可以發揮所學,去研究與地質學密切相關的清潔能源,也可以思考頁巖氣開發和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最佳方案。與此同時,針對中國在基建方面的需求,他也需要著手研究如何預防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也就是深部岩石在受到工程擾動條件下的性質變化,直面大自然帶給基建工程的挑戰。
自然災害給基建工程帶來了眾多挑戰
張豐收在赴美深造之前,已經與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結下了不解之緣。1991年,該學會的青年工作委員會正是在同濟大學成立,可以説同濟大學與這家學會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絡。供職于同濟大學的孫鈞院士和朱合華院士,都曾分別擔任過學會的理事長和副理事長。因此,張豐收在同濟大學攻讀本科和碩士期間,就積極參與學會活動,回國加入母校,繼續這段深厚的緣分,為學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設置獎項鼓勵新人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在青年學者激勵方面致力於他們的學術發展,不僅在學術會議方面提供支持,還通過學術獎項來促進他們持續的學術探索。"錢七虎獎"是該學會特別為45歲以下青年學者設立的榮譽獎項,以學會的前理事長、榮獲中國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錢七虎院士命名。這一獎項是該學會的最高榮譽,不僅是對科學家精神的致敬,也是對年輕一代學術潛力的高度認可和鼓勵。
作為軍人中的傑出工程專家,錢七虎在獲得中國最高科學技術獎之後,捐贈了大約兩倍于獎金的資金,用於支持國家科研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他堅信軍人應保持簡樸的生活態度,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這種高尚的品質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通過每一屆“錢七虎獎”的頒出,傳承給一批批青年學者,鼓勵著他們不斷深化學術探索。不僅如此,每一屆“錢七虎獎”得主中最優秀的兩名獲獎者,還有機會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的提名。張豐收教授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在2020年榮獲首屆“錢七虎獎”,進而被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推薦在2022年獲得了“中國青年科技獎”,展現了青年學者的學術風采和科研潛力。
張豐收在美國攻讀博士和工作期間,曾被選入美國岩石力學學會的“未來領袖計劃”,並在後來獲得了這家學會頒發的“職業早期獎”和“岩石力學研究獎”。在他看來,建立機制以培養年輕學者,併為他們提供展示學術成就的平臺,是中國和美國這兩個相關學會的共同理念。
在培養青年學者方面,中美雙方完全可以取長補短。中國擁有比美國更多的基建工程實踐,學者和一線工程技術人員面對的情況也會更複雜,因此可以為學術交流提供更多的素材;美國則因為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優勢,在學術交流方面的國際化程度更高。所以,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應當發揮青年學者在語言和國際化視野方面的優勢,順應學術界渴望擴大交流的意願,通過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和組織學者參與國際會議等方式,提高學會活動的國際化水平,也讓世界了解中國岩石力學和基建工程領域近年來取得的進展。
如今,中國涉及岩石力學的工程已經佔據全世界的70%以上,但以中國人命名的工法和技術還不太多。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希望
通過國際交流,
將中國人創造的技術推向全世界,
並且讓更多的青年學者和資深學者
取得國際獎項,
真正推進中國岩石力學研究走向世界。
本文節選自《學會緣 科技情——科學家與學會的故事》(第二卷),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編著,《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社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