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創交會”)于11月17—19日在廣州舉行。本屆創交會以“賦能新賽道 共促新發展”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同步舉辦、“3+2+N”辦會模式,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高端優質項目參與。
今年創交會參展項目數量創歷史新高。共有800多家企業(機構)、2000余個項目線下參展,線下參展面積達30000㎡,是創交會史上參展數量最多、展區面積最大的一屆。
值得關注是,“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成果專區吸引了500多個項目參展,佔總展出項目的近四分之一。此外,還有來自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韓國等10余個國家近200個項目在各展區展出。
此外,參展成果技術創新性強,成果含金量高,覆蓋了前沿原創成果、國家重大項目、行業領先科技等類型,成果範圍涉及新一代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智慧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體育健康、智慧裝備與機器人、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等10個“十四五”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和新興優勢産業領域。
“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組團”參展,項目數量創新高
作為以國家雙創戰略為指導構築的創新型、平臺型、開放型、樞紐型國際化創新創業成果品牌盛會,創交會自舉辦以來積極聯通世界,展示全球創新創業成果,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步伐加快,國際“朋友圈”和影響力日益擴大。
今年創交會特別設置“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成果展區,展示來自“一帶一路”友好合作城市、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有關企業、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的科技應用成果。
目前,“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成果專區已吸引了84家企業、500多個項目參展,佔總展出項目的近四分之一。
“從第一屆的創新成果交易會,我們就帶台灣的團體過來,到現在已經有8年了。這些年來,創交會的成長速度非常快,規模越來越大,展出的項目也從以前的機械,變成現在的AI技術,變得越來越先進”,台灣碳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社團法人碳權交易推廣協會理事長楊明坤談到。
此外,本屆創交會還有來自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韓國等10余個國家近200個項目在各展區展出,包括英國威爾科技資本、牛津大學科技創新公司、德國賽美科神經射頻消融設備公司、意大利布魯諾基金會、匈牙利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際知名科創機構。
“此次參加創交會,來體驗産品的顧客絡繹不絕,這對於提升我們品牌的知名度以及産品銷售都很有幫助”,來自美國的HEKA公司的工作人員説。據他介紹,今年他們把最新研發的AI床墊搬來創交會現場,“這款AI床墊能夠根據人體曲線精準調節身體各部位,自動適應不同睡姿,提升睡眠質量。”
“三家”匯聚、“四鏈”融合,國際化價值彰顯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這個“牛鼻子”就能夠充分發揮國內市場優勢,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之間的“轉化鏈”,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年以來,中央多次提到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以下簡稱“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創交會作為國際科技成果轉化交易的重要服務平臺,以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為導向,構建可持續、常態化的成果轉化技術交易平臺載體,在推動創新創業成果轉化落地當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歷經九年發展,創交會已成為國際化創新科技産品發佈平臺和前沿技術交流合作的平臺。截至目前,創交會線上線下累計展出成果4.5萬餘項,發佈項目超3.8萬項,成果轉化落地金額超680億元。
越來越多的外國科技創新成果通過創交會搭建的平臺進入中國,而中國龐大的産業基礎和國內市場可以為科技創新成果提供成果轉化和應用平臺,國際上許多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都能在中國找到轉化落地的機會。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創新成果通過創交會平臺打開國際市場,走向世界。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已逐步走上世界舞臺,並在世界範圍內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越來越多國際企業選擇與中國科技企業進行合作,共同推動科技創新的發展。
北京景行慧動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發智慧機器人和L4自動駕駛底盤的公司,産品主要面向美國、德國、日韓、東南亞等對智慧機器人接受度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在創交會上,可以接觸到國際知名企業和合作夥伴,不僅擴大了國際朋友圈,還在家門口實現了海外意向訂單。”
此外,本屆創交會將在往年以展會和論壇為主的基礎上,根據創新創業需求,推出一系列配套活動,包括組織技術成果和知識産權交易對接、成立成果轉化基金等,為創新創業項目提供全要素的服務,加速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為擴大國際合科技交流與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