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恒飛 江耘
時值盛夏,位於浙江省麗水市龍泉市屏南鎮百步村內的石蛙養殖基地,每到夜晚都會上演氣勢恢宏的蛙鳴曲。如此原生態場景,是浙江省科技特派員、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舒妙安的“傑作”。
2005年初到龍泉市,舒妙安了解到,作為甌江、閩江、烏溪江三江之源的龍泉市曾是浙江野生石蛙主産地,後因長期抓捕致使石蛙數量銳減。於是,他從小範圍試點到帶動推廣,多年努力下,終於讓龍泉市11個鄉鎮街道形成石蛙規模養殖。龍泉市也被中國野生動物協會授予“中國棘胸蛙(石蛙)之鄉”。
類似的科技幫扶故事在浙江省的山光水色間俯拾皆是。2003年,浙江省科技廳選派首批101名科技人員到欠發達鄉鎮開展科技幫扶試點。截至目前,該省累計派遣科技特派員3.9萬人次,投入財政經費15.36億元,助力農民增收63.5億元、企業增效45.1億元,為推動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作出了特有貢獻。
浙江省科技廳黨組書記佟桂莉表示,20年來,浙江省不斷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持續迭代精準選派、精準服務、精準改革、精准保障機制,推動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上、把技術送到農民家,逐步形成了“1333”的工作體系,即聚焦“服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這一遞進式戰略使命,組建“個人、團隊、法人”3支科技特派員隊伍,形成“1人+1鄉”“1團+1業”“1家+1縣”3種服務模式,實現“服務方式從線下到線下線上結合、服務區域從山區26縣到全省域、服務領域從農業到全産業”3個轉變。科技特派員制度成為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一張“金名片”。
緊扣致富主線 特派員造就特色産業
從杭州市出發,拖着8個品種3000棵番薯種苗,乘公交、坐長途汽車、轉中巴,一路輾轉到金華市磐安縣大盤鎮試種……
回想起當年科技特派員的工作,浙江省農科院副研究員呂永平感慨良多:“我擔任科特派的初心是架起科技與生産的橋梁,用新品種、新技術、新理念助力‘三農’發展。”
這座橋梁一架就是20載。
初到大盤鎮,呂永平發現當地番薯種植歷史雖長,但經濟效益微乎其微。他引進迷你型番薯新品種,並不斷改進配套栽培技術,聯合種植大戶實現自産自銷。如今,大盤鎮小番薯畝均産值從3000元左右提升到10000元左右。
浙江萬里學院教授陳忠法,指導麗水市季宅鄉成立土蜂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150多戶農民加入“甜蜜事業”;浙江中醫藥研究院副研究員梁衛青,在衢州市嶺洋鄉轉化三葉青倣野生生態種植技術和低溫超微粉碎技術,解決當地200餘人就業;浙江農科院研究員蔡為明,創新工藝,建起專業化生産線,讓金華市武義縣菇農“穿着皮鞋採香菇,開着汽車賣香菇”……他們的幫扶事跡在浙江省田間地頭廣為流傳,在村民百姓中口口稱頌。
20年來,廣大科技特派員走遍浙江省的山山水水,累計引進新品種19013個、推廣新技術19658項、提供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101.5萬次、培訓1316萬人次,創造出一批“茶葉村”“蜜桔鎮”“楊梅鄉”等産業品牌,為浙江省提前5年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作出了重要貢獻。
夯實共富基礎 科技幫扶“接二連三”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麗水青田石雕,憑藉獨特材質和精湛工藝而享譽海內外。但在浙江工業大學副教授鄭精武眼裏,青田石雕的原料——青田葉蠟石鐵含量高、白度低,影響石雕成品的經濟附加值。
2017年,鄭精武被派駐青田縣禎埠鎮,便以葉蠟石作為幫扶切入點。他創新了葉蠟石深加工及資源梯度利用等關鍵技術,開發出玻纖級葉蠟石微粉和超白葉蠟石微粉産品,還促進葉蠟石作為3D打印材料、取代稀土的拋光材料等使用。
傳統工藝疊加現代科技,青田葉蠟石礦資源消耗速度顯著下降,石雕作品附加值也明顯提升,當地葉蠟石年産值增加數千萬元。
隨着浙江省“不把貧困帶入‘十三五’”目標的實現,科技特派員“1333”體系日趨完善。今年1月,旨在以科技支撐山區26縣“一縣一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特派團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在麗水市縉雲縣、台州市仙居縣、溫州市平陽縣3個山區縣,圍繞現代裝備和智慧家電、醫藥健康、智慧裝備等特色主導産業開展組團式科技幫扶工作。
“我們推動了龍頭企業仙琚制藥與浙江大學智慧創新藥物研究院的戰略合作,並已經在創新品種的研發方面取得進展。”仙居縣科技特派團專家團長何俏軍介紹。
“我們將以辦好全省科技特派員工作20周年總結表彰會為契機,加強頂層設計,拓展服務內涵,完善機制保障,不斷推動科技特派員制度走深走實,加快探索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大場景下‘科技富民’的新路徑。”浙江省科技廳廳長高鷹忠説。
20年堅守與篤行,科技特派員的足跡遍佈浙江省。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浙江省將持續擦亮科技特派員制度“金名片”,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兩個先行”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