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中國科技青年論壇5月8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隆重舉行。10位青年英才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紛呈幹貨滿滿的科技盛宴。來自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的湯明剛,用一次海上奇觀,拉開了演講的序幕,並結合團隊和自己的科研經歷,分享了自己利用高技術服務國家戰略的創新故事,展示出“自信自強、篤行不怠”的創新精神,讓在場觀眾更深入地了解了科研一線的工作者如何把自己的青春力量書寫在祖國的藍色海疆上。
“海洋裝備就是在海上幹一切活用的傢伙什兒,傢伙什兒可不可靠、好不好用,直接決定了海上一系列活動是否成功。”湯明剛一直思考如何能在國外的技術封鎖下,走出一條高水平自立自強的深遠海裝備技術創新發展之路。
我國深遠海海域有著區別於世界上其他海域獨一無二的海洋環境。針對嚴峻的技術挑戰,湯明剛和團隊持續開展了深遠海浮式保障平臺的原創性高技術科研攻關,至今已走過了10個年頭。研究過程中,湯明剛直面一些棘手的難題。為了進一步驗證超大型平臺所需要用到的多模塊連接技術,國家啟動了首座雙模塊半潛型浮式平臺的研製,而湯明剛則負責其中較為關鍵的連接器系統,如何確保連接起數百米平臺模塊的連接器在颱風來的時候不被扯壞,同時又要能根據需要進行自動拆接?直到看到大門的鉸鏈産生了靈感,才有了後來提出的採用多根銷軸同步插拔的方式實現連接功效,他的同事都在開玩笑説:“你在做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鉸鏈”。
然而,這個設計的前提是多組連接器必須同軸,這對當時船廠工藝來説幾乎是實現不了的難題。為了不讓施工陷入僵局,湯明剛充分發揮專項協同攻關的優勢,團隊裏面材料精加工的專家通過移植採用激光鏜孔技術,反復試比最終將問題解決。並且在後續海上首次開展兩個平臺模塊拆裝的實際工程檢驗過程中,湯明剛擔任聯調總指揮,再次根據海況條件調整技術方案,最終來自10多家單位的60余名試驗人員齊心協力、克服高溫環境,在不依靠外部裝備的協助下成功實現了複雜海況條件下雙模塊平臺的國際首次自主拆裝,為實際工程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
海洋裝備具有技術集成度高、研製週期長、風險大的顯著特點。高水平自立自強的深遠海裝備技術創新發展之路如何走好?湯明剛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長時間的實踐證明,越是能夠持續參與協同的單位,越是真正能做到深耕優勢領域,在協同中優勢互補。為此他建議專項滾動時,加強對參研單位延續性的考量,鼓勵支持上一期做的好的單位繼續開展攻關;其次,建議完善卓越工程師培養機制,選題要從工程實際問題中來,技術研究要覆蓋設計、建造和海試全流程環節,成果要能用到實際工程中去,真正做到工程師“服務工程”;最後重視和加強對重大工程試驗平臺的建設,建議要同時佈局深遠海原位試驗能力和平臺的建設,打通技術推廣應用的“最後一公里”。
面向未來,湯明剛和團隊將始終以國家戰略為牽引,以謀深致遠、敢為人先的創新勇氣,用自己的專業能力不斷推動我國的海洋裝備事業邁向新的高峰。為海洋工作者的拼搏精神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