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航天領域取得了全面發展,技術成果加快轉化,這背後離不開每一位航天人的堅守和付出。在第一屆中國科技青年論壇總論壇上,來自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六所應用物理技術中心的臧金良是曾向總理彙報工作,被人追著握手的帥氣少年;他也是航天二院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的科研人員。在演講中,他從自己的崗位出發,講述了自己在航天領域裏為“基礎”而奮鬥的故事。
作為微系統研究的佼佼者,臧金良憑藉自己過硬的專業能力,破解了一個又一個領域難題。“我和團隊曾接到一個任務,需要做一個‘芯片上的實驗室’”這也意味著他們要將傳統實驗室中專業人員、實驗設備配合完成的工作都用一張小小的芯片承載。“如果説電腦CPU要處理的只是電信息,那我們這個生物CPU要處理的就是十幾種不同的生物信息。實驗反復了很多輪,終於解決了器件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問題,實驗成功的那一刻,整個隊伍都很興奮,把一個巨大實驗室搬到芯片上的成就感,不亞於‘發射成功’的那種歡欣鼓舞。”
臧金良堅信,基礎性工作也可以取得大成就。“作為航天系統工程裏的成千上萬顆的芯片和螺絲釘裏的一員,我為自己做出的基礎性、關鍵性貢獻而感到自豪。我經常和我的夥伴説,我們所在的航天事業,正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方向。儘管我們只是航天事業裏的一顆傳感器和神經元,但是我們也能和站在發射場裏的同事一樣,享受到屬於我們每一顆傳感器的榮耀和高光。也正是像我們一樣的千萬顆傳感器,承載了青年科技工作者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術來實現中國夢與航天夢的美好願望。”
臧金良也明顯感受到,很多應用基礎研究需要加強,很多研究成果需要通過應用來迭代升級,青年科研人員的視野也需要進一步拓寬。他建議用好大系統、搭建大平臺、拓展大視野。
臧金良腳踏實地,砥礪前行的精神是我國無數年輕一代航天人的縮影,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中勤勤懇懇,用心鑽研,在基礎性的工作中大有作為,作出關鍵性的貢獻。我們國家正是有一批又一批向他這樣的青年人攻堅克難,頑強拼搏,我國的航天事業才能不斷前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