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潮”“國創”“國風”等頻頻出圈,從漢服到美粧,從非遺文化到傳統藝術,均已成為新生代群體熱捧的新時尚。
越來越多的“95後”“00後”,他們或是推動本土品牌發展的消費主力,或是助力國粹出海的傳播使者,亦或是力捧國産原創作品的深度受眾。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漢服行業市場規模為101億元,同比增長6.4%。文化屬性是吸引消費者的最主要因素,85.5%的受訪者選擇購買漢服的原因是喜愛中華傳統文化。此外,2022年一部國創動畫作品突破千萬播放量所需天數,從3個月縮短至41天;今年8月,有9600萬人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觀看了國創(國産原創動畫的分區),這個數字兩年翻了一倍。
不論是國貨産品還是國創作品,都根植于底蘊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當代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關注和喜愛,來自他們強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而由此激發的國貨品牌力和國産創新力,也正不斷築牢國人的文化自信。
尋根:傳統文化涵養靈感
近期,CGTN推出的系列紀錄片《了不起的決心》,全景式回顧了中國過去10年的發展和變化,並在開啟新征程的關鍵節點,展望中國式現代化的未來。
“過去十年,我們感受到中國人的一大變化是什麼?是我們的年輕人更加自信了,這份自信源自我國經濟的發展、源自我們在面對各種困難時創造的奇跡等等。”紀錄片《了不起的決心》導演葛雲飛介紹道。
紀錄片第一集聚焦文化自信,名為《來,酷起來》,其中選擇了中國動畫作為傳統文化創新的典型案例。“這裡的‘酷’不是指玩滑板、玩飛盤,‘酷’是指我們更加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不管外界如何,我們更加相信自己的道路了。”
葛雲飛表示,之所以選擇國創動畫作為主題素材之一,是因為“要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影視文化作品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而國創動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紀錄片中,中國動畫師林魂講述了他堅持動畫創作的動力。“其實(中國)有自己很多東西被埋沒了或者是丟失了,我們所要做的內容就是希望能夠拿起曾經失去的東西,來告訴我們後輩,其實我們還是有很多很優秀的文化。”
拒絕照搬日漫和美漫的風格,林魂認為,中國動漫唯一的出路是基於傳統文化創造出一種新的風格。創作中,林魂致力於現代與傳統美學的結合。
2020年,林魂及團隊創作的《霧山五行》在B站播出,成為2020年最火的國産動畫之一,僅僅三集,每集時長20分鐘左右,在B站播放量達1.5億。
“當看到水墨和武俠結合起來的時候,那一刻我真的很驚喜。我覺得能看到我們民族的一些東西,這很重要。”團隊中另一位中國動畫師陳建陽回憶起創作過程時表示,“很多年輕人應該和我一樣,很希望看到屬於自己國家的很特色的東西,這是一種情感需求。”
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在接受紀錄片《了不起的決心》採訪時説道:“文化的傳承不是copy,是每一代人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繹這種文化,他們做的事可能和專家學者眼中的傳統文化是不一樣的,但我認為這樣的事是具備生命力的。”
“成為B站的用戶,以及我加入B站,都是因為對動畫的喜愛,(我們)共同的一個願望就是把中國的動畫和漫畫做好。”陳睿在片中坦言。
崛起:國創動畫再煥生機
20世紀60年代,“中國動畫之父”萬籟鳴開創了中國動畫的先河,他執導的《大鬧天宮》,讓中國動畫曾享譽海內外。
進入80年代,隨著彩色電視的逐漸普及,一大批國外動畫開始佔領中國電視屏幕。米老鼠、灌籃高手等成為一代人的童年記憶。中國動畫進入了一段“冷卻期”。
2015年,《大聖歸來》以9.56億刷新了國産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讓中國觀眾對中國動畫的記憶“歸來”了。此後,《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暑期檔斬獲50.36億票房,將國産動畫電影推向新的高度。
同時,隨著《大魚海棠》《大護法》《白蛇:緣起》等多部國創動畫的面世,以及B站上《時光代理人》《鎮魂街》等現象級國創作品的驚艷亮相,越來越多有著本土特色和文化內核的國産動畫在贏得良好口碑的同時,更為國産動畫市場贏得了關注和信心。
“苦等四年,三體終於來了!”“終於等到你!”今年10月29日,B站舉辦2022-2023國創動畫作品發佈會,宣佈了《三體》動畫定檔的消息,可謂掀起了一場國創動畫迷的狂歡,評論區內網友們迫切的期盼溢出屏幕。截至發稿,《三體》預告片已累計播放超5000萬次。此外,發佈會還推出了49部國創作品新內容。
如今國創動畫的熱度從這些數據也可窺見一二。據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介紹,2022年一部國創作品突破千萬播放量所需要的天數,從3個月縮短至41天;今年8月,有9600萬人在B站觀看了國創,這個數字兩年翻了一倍;今年有超過40%的國創觀眾來自二、三、四線城市,25歲以上用戶一年之內增加了700萬人。
據了解,2017年,B站專門成立“國創區”,即國産原創專區,致力於國産原創動畫的推廣與生態維護。僅3個月的時間裏,B站國産原創動畫的累計播放量就已經高達了4.4億,這一數據更是超過了同期境外動畫作品的總播放量。
從這些看似獨立的數據不難看出,國創動畫受追捧的熱度在持續升溫,所觸達的觀眾在不斷擴延。
“對於創作者和平臺而言,他們的信心一方面源自國家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支持,他們能感受到從上至下的重視;另一方面來自年輕用戶對傳統文化的消費需求。”葛雲飛説,談國創動畫的崛起之勢,可以從三個緯度來理解。一是優秀的國産動畫電影大作越來越多;二是觀眾對它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三是有越來越多的本土創作者和平臺致力於本土動畫、動漫的創作,有越來越多的國創動畫作品涌現出來。
數據顯示,2017年,能完整做動畫的中國動畫公司不超過30家。到今天,中國有接近1000家內容鏈條公司活躍在一線,能夠作出高質量動畫的公司超過120家,而B站與其中90%展開了深度合作。
這些公司遍佈全國各地,聚合了數十萬從業者,包括畫師、漫畫家、特效技術、製片人、編劇和IP運營者等。
此外,B站去年公佈“嗶哩嗶哩尋光”計劃,挖掘和扶持國産動畫創作者。今年,其下屬的“膠囊計劃”就已經上線了14部作品。
不論在哪個時代,動畫既是創作者釋放想象、自我表達的窗口,也是觀眾實現審美享受和情感寄託的載體。從《大鬧天宮》到《大聖歸來》,動畫這一來自西方的藝術形態,在本土融合發展過程中,也見證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更加強大的民族認同和文化自信。
而在B站,一個中國青年一代高度聚集的綜合性視頻社區,國創不僅僅是一個頻道專區,也是當代年輕人盡享國産動畫精品、助力傳統文化煥新的豐厚沃土。為推廣和維護者國産原創動畫、為打造一個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樂園,B站在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