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楊繼宏:十四年如一日,外甥女婿用真心孝養姨媽

來源:濟寧新聞網 | 2022年06月30日 17:38
濟寧新聞網 | 2022年06月30日 17:38
原標題:
正在加載

楊繼宏,男,1968年10月出生,山東嘉祥人,中共黨員,嘉祥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工業統計科科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楊繼宏用自己的無怨無悔、辛勤付出擔當著好幹部、好父親、好丈夫、好兒子、好外甥女婿角色的責任,踐行著“山東大漢”身上應有的“品質、心胸、美德”。

外甥女婿品質高,甘為姨媽來養老

2008年,楊繼宏鄭重地對姨媽説:“姨媽,讓我們來照顧您吧,我們一定把您當做自己的母親一樣孝順,這裡就是您的家”。這一句承諾陪伴了楊繼宏一家5000多個日日夜夜。這位78歲的老人是楊繼宏妻子的姨媽,她一生無子女,體弱多病。一人住在老家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小屋內,小屋夏不能遮雨、冬不擋風,她只能每天無奈的感受著四季的變化。老人孤苦伶仃、生活艱難的處境,楊繼宏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想想自己的妻子一直牽掛其姨媽的生活、始終放心不下,“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要讓姨媽晚年幸福”、“讓老人有個家、有個幸福的家”,楊繼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著自己的諾言。14個春秋往來,楊繼宏用細心、真心、孝心、誠心扮演著一個個角色,扛起為老人養老的責任。

春風化雨暖人心,人格最美是孝心

楊繼宏的父親年事已高,但為了好好侍奉姨媽,本應照顧父親的責任只能多讓哥哥、弟弟承擔,他把對父親的貼心照顧變成了日常電話問候。工作千頭萬緒,但他從不拈輕怕重、怕苦怕累,工作質量、成效一直走在山東省、濟寧市供銷系統統計工作的前列,工作再忙,往家打電話的第一句話是囑咐妻子把姨媽照看好;再苦再難再累,他從沒在姨媽面前説一句急躁、抱怨的話,始終保證老人的飲食起居質量和穩定的情緒。隨著老人年齡越來越大,她的性格變得越來越急躁,楊繼宏工作之餘,經常主動陪老人談心散步、聊天解悶,有時候還會請鄰居到家中陪姨媽聊天,解除老人心中的苦悶。

楊繼宏每天早晨6點起床,8點準時為老人喂飯,10餘年的照顧老人,他總結了很多經驗:“一日三餐營養搭配,中午要讓老人午睡,晚上少吃才能健胃、夜間加奶加水再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人總是臉色紅潤、身體健康;姨媽牙齒不好,楊繼宏給老人制定專門食譜,以好消化、易咀嚼的魚、豆腐、青菜、肉粥、奶粉等流食為主,一日三餐不重樣,身邊的鄰居沒有不誇他“不是兒子、勝似親兒子”。2016年,老人的小腦萎縮病症更加明顯,加之股骨脛摔斷,導致常年臥床不起,大小便在床上、吃飯需要一勺一勺的喂,楊繼宏對此毫無怨言,更加精心照料,為了讓老人少受罪,他和妻子決定,不給老人用尿不濕而改用尿墊,他和妻子每夜都要至少起床3次定時為老人換尿墊,老人臥床6年,身上沒有一點傷口和硌破的地方,“一年四季穿著睡、天氣晴好往下背,要讓老人少受罪、每日食譜須會背,每夜三次換尿墊、定點翻身方式對,久病床前有孝子、人間真情最可貴”,成為他在家伺候老人的一套口訣。多年照顧老人的他,探索總結了為老人翻身、清理、擦洗、喂飯、吃藥等一整套方法和經驗。2019年8月,老人突然發高燒,到醫院檢查結果為肺積水、肺功能衰竭,因其病情嚴重,加之年近90高齡且不能言語,醫生言外之意救治的希望太渺小,他和妻子不言放棄,在醫生的指導下,制定出精細的居家照顧方案,讓老人神奇般地脫離危險,30個不眠之夜,換來了老人的生命延長、多福多壽。雖然老人病情不斷加重且已92歲高齡,但生命特徵平穩。在楊繼宏和妻子心裏,付出再多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有意義的。

家庭美德代代傳,和諧幸福是團圓

“家有一老,勝有一寶”。每年除夕的第一碗、第一個水餃都是喂給老人吃的;中秋佳節,月餅的甜香是老人最喜歡的味道。每天,楊繼宏早上出門,“把咱姨的身體照顧好”是口頭禪。為了照顧病重多年的姨媽,培養好孩子,他和妻子很少為自己添置衣物。在他的帶動影響下,兒女都很自然地把老人當做自己的奶奶一樣孝順,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看一眼老人。兒女的孝心也贏得了親朋好友、單位同事、左鄰右捨得一致點讚。老人雖不能言語,但在他為老人翻身、喂飯時,老人眨眼、張嘴的幸福表情正是他一家人幸福生活的顯現。

楊繼宏2007年被濟寧市供銷社評為“先進工作者”,2012年榮獲“國家統計局先進個人”殊榮。

編輯:張迪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返回頂部
正在閱讀:楊繼宏:十四年如一日,外甥女婿用真心孝養姨媽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