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萬種風情。畫家手中的筆和調色盤,成為了彰顯世間美好和絢麗的最佳工具。
自古至今,廣袤的中華大地不缺乏優秀的美術作品,他們印刻了當代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構築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深刻反映了中國精神、中國文化與中國審美。這些畫作靜默地矗立於各地美術館,等待著觀賞它們的人。這些畫作理應跳脫物理空間的局限,被更多人清晰、透徹地看見,也理應與當下豐富的媒介形態與前沿的技術手段相結合,創造出與眾不同的視覺觀感。
而實際上,這種創新在過去是缺位的。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推出的紀錄片《美術裏的中國》則填補了這一空白。一集12分鐘,講述一幅畫作與畫家的故事,以藝術與技術的“完美邂逅”闡釋畫作的藝術價值,展現作品背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品格,在突破性的嘗試中實現了對美術類題材視覺化呈現的創新。
美在立體
前沿技術“活化”經典美術作品
傳統的平面美術作品中,畫家立足於真實世界的景觀,把三維的世界描摹在二維的畫布上,《美術裏的中國》則致力於用3D建模技術“活化”2D作品,這是電視藝術史上從未有過的突破。3D建模特效技術的應用與加持,讓平面二維的美術作品變得生動立體了起來。
第一集節目開頭中,齊白石的名畫《蝦》分解成了一個個小細節,遊弋的蝦們被賦予了動態感,仿佛自如地穿梭在池塘中,配合著第一人稱的解説詞,仿佛讓觀眾走進了那個“水草青青的世界”。
第二集開頭中,黃賓虹的水墨畫《萬松煙靄》也進行了立體化視覺呈現,一幅水墨畫擁有了“靈動性”, 黃山奇秀與水光星光合為一體,觀眾似乎可以沉浸式地走進畫中。幀幀創作,秒秒雕琢,《美術裏的中國》讓美術作品“活”了起來。
除了3D技術,多元的攝影風格也成為了片中的一大視覺亮點。
據了解,《美術裏的中國》獲得了中國美術館、北京畫院、炎黃藝術館、傅抱石紀念館、潘天壽紀念館等機構的大力支持,得以近距離拍攝畫作,在4K攝影技術支持下,作品的肌理與質感得以充分呈現。
比如在首集中就得以看到了齊白石所畫的蝦須子惟妙惟肖,同時還有更多的畫作細節在超高清鏡頭下得以展現,讓優秀的美術經典作品呈現出纖毫畢現的觀感,可以更近距離地與觀眾“接觸”。
此外,《美術裏的中國》的創作團隊還跟隨每幅畫作走遍藝術家生命節點的“重要時刻”,充分運用4k高清攝影、超微距攝影、航拍攝影、延時攝影,甚至水下攝影等形式,利用風格多變的鏡頭語言搭配較快的剪輯節奏,令自然的呈現充滿真實感。
比如首期節目就通過微距攝影、航拍攝影等手段,生動展現齊白石在湖南湘潭 “雞鴨喧鬧、蟲蝶飛舞,蘆蝦自在遊弋” 的生活環境,以更貼合真實世界 的視覺表達來展現齊白石為何推崇“師法自然”。
如果説平面作品是由畫家細膩筆觸所建構的靜態美,《美術裏的中國》則是由前沿技術建構起的動態美,無論是對畫作的活化呈現,還是對原版畫作與其所彰顯的景觀進行實地攝影,都讓美術作品變得栩栩如生,帶給了觀眾超越平面欣賞的視覺享受。
《美術裏的中國》每一集12分鐘裏匯聚呈現藝術之美和技術之精,仿佛構成了一個動態化、數字化的“美術館”。
立於本體
跨時空延展藝術畫作豐富內涵
《美術裏的中國》立足於畫作本體的同時,也在多個維度延展藝術畫作的豐富內涵,強化敘述邏輯的層次性和梯度感。
其一,時空的融合與交匯。每一期不只是展現一幅精品畫作,更是以此為線索,延展呈現畫家的繪畫風格和人生信條,因此片中會看到很多的“重疊複合”,比如將真實的資料與演員的情景再現複合運用。
在《萬松煙靄》中,我們跟隨泛黃的影像和場景的演繹回到了上世紀40年代那個紛亂的年代中,仿佛看到了黃賓虹如何在平房內埋首故紙丹青之中,感受著他創造自我風格的筆墨革命以及從中尋找重建與撫慰的力量;
再比如將美術畫作放置到與之相聯絡的現實環境中,在《蝦》中,我們好像走進了湖南湘潭那個普通農家人的精神世界。這種重疊複合手法的大量運用,讓觀眾在恍惚間開啟了與畫作、畫家、畫作背後的故事精神産生跨時空情感聯結的通道。
其二,觀賞性與專業性的互補。對於美術畫作的欣賞來説,普通觀眾有著一定的理解門檻,因此《美術裏的中國》也通過對專家訪談與解讀的穿插,使得專業性的壁壘被打破,帶領人們看到齊白石畫中“水的阻力、蝦的躍動”、看到黃賓虹山水畫中“積墨”的表現等等。
這種設計也讓每一個熱愛藝術、希望去體悟藝術真諦的人都能在一幅幅經典畫作中讀懂背後的藝術手法與美術精神。
其三,生動闡釋文化傳統與時代精神。藝術不僅展現著審美,也展現著畫家的精神世界,承載著厚重的情感與理想。
一直以來,中國優秀的美術作品營造出包容開闊的文化格局。《美術裏的中國》挑選的每幅畫作,都蘊藏著近代中國人精神世界的變化和動人的生命故事。因此對於精神內涵上的延展也是《美術裏的中國》的一個重要的落腳點。
比如首期節目後半段便展現了齊白石作品的“人民性”,如何在已成大家的情況下始終接壤著最鮮活的鄉土記憶和對祖國大地最深沉的愛。
貴在突破
深度破題美術題材視覺化創作
從形式上來説,《美術裏的中國》擁有著可貴的突破性。
事實上,美術題材的電視節目歷來是較為缺乏的,鴻篇巨制關注的是大歷史、大人物,卻鮮有創作關注藝術作品本身。
因此《美術裏的中國》在創作理念上做了最為貼切當下媒介環境的“減法”,變長為短,化繁為簡——每集只圍繞一幅畫作和一位畫家展開敘述,一集12分鐘的體量成為藝術傳播的輕騎兵。
此外,《美術裏的中國》以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踐行著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初心。首先滿足審美者的視覺享受和感官體驗,讓藝術走進大眾,與普通人的生活發生互動。在此基礎上滿足深層情感,匯聚文化認同,通過深入挖掘畫作背後的文化意義和時代價值,讓藝術的魅力與文化的品格發生匯合,綻放深邃的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
可以説,《美術裏的中國》的成功播出,建構了一個高質量的範本——通過科技的手段賦能美術表達,實現藝術與技術的完美融合是一條可行的路徑。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美術裏的中國》不僅將以全新的視覺表達為中國美術創建“影像索引”,還將在豐富青少年美育教育形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上發揮更大的價值。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