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飯卡手機”成學生“摸魚神器”

副標題: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4-05-24 08:50:26
中國青年報 | 2024-05-24 08:50:26
原標題:警惕“飯卡手機”成學生“摸魚神器”
正在加載

近期,一種新型手機流行于一些地方的初中、高中學生中。從外觀看,這種手機和普通的學生飯卡似乎沒有差異。如果不仔細識別,即便學生將其帶入教室,甚至看視頻、打遊戲,老師也難以看出破綻。

  實際上,這種“飯卡手機”是由舊手機改造而來。從網友展示的視頻教程來看,其製作原理並不複雜,拆下手機屏幕後,通過加熱的方式分離內外屏,把內屏上的偏光層取下,再將核心零件放入飯卡卡套即可。

  這種偽裝過的手機有很高的隱蔽性,偏光層被取下後,屏幕在外人看來如同一個白板,只有通過特定的眼鏡才能看到手機內容。

  在某社交平臺,一則“飯卡手機”製作教程視頻引來不少學生討論。例如,一名上海的初一學生詢問“不會做,有人賣成品嗎”,還有一名山東學生諮詢“我媽不讓我買怎麼辦”。不少人為其支招,其中有人説:“你先跟你媽説買個手機用來學習,然後再拿著手機去手機店,把改造視頻給店員看一下,付錢讓人家幫忙弄。”

  除了討論,一些學生已經“身體力行”。“現在去買手機,下周做,成功了回來報到。”10天后,這名IP地址為陜西的高中生發佈了自己的拆機改造照片。一名廣西的初二學生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還是不夠隱蔽,我的已經被老師發現並沒收了。”

  山東一所高中的語文教師説,每到中午吃飯時,他都能發現有學生低頭盯著飯卡笑,一開始不解,後來才發現飯卡裏藏著個“手機”,“因為學生一直用手指滑動飯卡,所以比較容易發現,如果在上課時使用,老師確實不容易察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調查發現,這種“飯卡手機”的售價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大體分為3類,售價幾十元的為教程課,在線指導包教會,需自己準備材料和工具,拆壞不負責;價格在100元左右的是改造費用,需要買方提供並郵寄手機;售價300元左右的包含手機和改造費用。

  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與賣家交流後獲知,“飯卡手機”一般由老型號的手機改裝,從8GB到32GB的存儲規格都可以進行配置,內存越大的手機運行速度越快,打遊戲時效果更好。

  該賣家稱,其銷售的“飯卡手機”已經斷貨,需要10天左右才能發貨。如果介紹同學購買可以插隊,3天左右可以發貨,“但你得確保同學都買才可以”。

  手機維修從業者宋先生表示,“飯卡手機”售價遠高於成本價,“一般手機進貨價不高於50元,而改裝成本只有50元至70元,利潤非常高”。

  在部分電商平臺上有一些商家也在售賣“飯卡手機”“爆改手機”等商品,隨機點擊某款商品鏈結,顯示有“功能可以正常使用”“手機運行流暢”等評價。而在一些社交平臺上,“飯卡手機”相關內容在標題上顯著標有“上課不被老師發現”“學生黨平價好物”“學生黨福音”“摸魚神器”等字樣。

  教育部辦公廳2021年發佈的《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學校應當告知學生和家長,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生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有老師表示,“飯卡手機”對中小學生存在不良誘導,不僅影響學生正常生活和學習,這種改造的手機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發現有學生使用,學校老師會給他們講解此類電子産品的危害,並提醒這種行為違反校規校紀,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設備。

  “這種現象的發生,不能僅從孩子身上找問題。”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青島市城陽區中車小學校長王麗君説,“學生缺少足夠的自製力,他們希望通過電子産品獲得放鬆。一些商家正是抓住了這種心理,才推出了這樣的商品。因此,電商平臺要盡好主體監管責任。”王麗君表示,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疏堵結合”,在管控“飯卡手機”進校園的同時,更應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注重培養孩子多種興趣愛好,讓他們可以“玩時好好玩,學時好好學”,做好教育引導工作。

編輯:張惠東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警惕“飯卡手機”成學生“摸魚神器”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