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規範大學生借助AI寫論文

副標題:

來源:北京青年報  |  2024-05-13 09:50:36
北京青年報 | 2024-05-13 09:50:36
原標題:部分高校規範大學生借助AI寫論文 要求學生須明確披露是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
正在加載

  2024年的高校畢業季即將到來,近期,不少國內高校先後發文,就學生如何在畢業論文中使用生成式AI、AI代寫在論文中的比例等問題作出規範。

  借助AI蒐集文獻處理數據 有人發現生成內容不靠譜

  今年5月,小雨(化名)提交了她的畢業論文。與往年的畢業生不同的是,她不僅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提出選題、文獻蒐集、數據處理和觀點論證等工作,還找生成式人工智慧(AI)作為她的“研究助手”。

  小雨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我比較擅長問卷和訪談的處理,但如何把這些大量的數據變成有邏輯的論文,對我來説並不容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在初步寫作論文大綱後使用了ChatGPT等模型,“在我覺得大腦‘短路’的時候,我就會把自己的想法用‘大白話’講給AI,再讓AI來完善我的論證邏輯,並且通過我的指令一次次完善結果,經過人工修改後寫進論文。”

  但小雨發現,AI檢索到的結果有時並不靠譜。“我用中文向AI工具詢問某名專家寫作的《傳播史》的相關內容,結果卻得到了一段人工智慧自己寫出來的文章。AI劃出來的歷史各階段、相關主要內容和特徵,看起來是在綜合各種教材和網絡信息的內容,並不是我想要檢索的作者的觀點。”

  阿成(化名)就讀于某大學自動化專業。“我的畢業設計要利用所學的知識給出一個設計方案,我會讓人工智慧幫我分析網上的一些計算機代碼,了解每段內容的功能、意義,AI就像我的老師一樣。”在這個過程中,阿成發現他也會遇到AI的“誤導”:“AI生成的代碼可能會有一些錯誤,我不得不在它的基礎上再修改。”

  有學生倡議正確使用人工智慧 部分高校出臺相應規定

  今年一些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在學院老師的支持下,起草了一份“大學生正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倡議”。正攻讀文化産業方向博士學位的胥迪是這份倡議的起草人之一,他向北青報記者表示,“去年以來,像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AI模型受到了很多大學生的關注。但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其中的一些風險和不足。”如果盲目應用,可能造成寫出來的論文存在嚴重問題。

  北青報記者發現,今年以來,部分高校試行或出臺相關規定或辦法,對畢業設計(論文)中的人工智慧生成內容佔比進行檢測。

  今年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院下發了《關於加強2024年畢業論文(設計)中規範使用人工智慧管理的通知》。隨後,該校多個學院出臺了規定細則,其中,該校繼續教育學院要求學生須明確披露是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如使用,須述使用方式、細節,包括模型/軟體/工具名稱、版本及使用時間。涉及事實和觀點引證的輔助生成內容,須明確説明其生成過程,並同時在畢業論文(設計)相應位置具體標注,確保真實準確和尊重他人知識産權。”

  天津科技大學教務處發文稱,若本科生畢業論文中生成式AI檢測的結果超過40%,學院將向學生發出警示,並要求其自查自糾;學生在收到警示後,需認真修改,由學院統一在相關平臺檢測通道進行復檢。該校還表示,將加強學術誠信教育,並提醒學生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避免過度依賴智慧生成內容。

  專家:鼓勵創新嘗試 杜絕學術造假、欺騙行為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長期關注數字智慧和文化科技融合領域研究的張洪生教授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去年以來,許多大學生開始使用人工智慧輔助課程學習,“我很鼓勵學生們進行這種創新和嘗試,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獨創性,不能直接對生成式人工智慧進行照搬、‘複製粘貼’。”

  張洪生認為,學生在人工智慧輔助學習的過程中應當追求“可解釋性”,“儘管有人工智慧工具的輔助,學生應當能夠明確地闡釋自己産出這一內容的問題意識、思想內涵,要體現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就生成式人工智慧輔助學習的現狀,張洪生評論道:“面對新技術的衝擊,對學位論文、畢業設計等的技術監管應當加強。”他特別提醒廣大大學生,“應當了解人工智慧技術的規律和使用倫理,而不能投機取巧、産生偷懶心理,更不能出現學術造假、欺騙行為。”

  文/本報記者 屈暢 實習生 侯翔宇

編輯:劉佳曈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部分高校規範大學生借助AI寫論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