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走是留?首屆“強基計劃”學生迎來轉段考核

副標題: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3-12-04 10:03:39
中國青年報 | 2023-12-04 10:03:39
原標題:是走是留?首屆“強基計劃”學生迎來轉段考核
正在加載

前不久,首屆“強基計劃”36所高校陸續開展轉段考核。在部分高校的官網上,公示了首批強基計劃學生的轉段名單、數據等情況。

  2020年1月,教育部發佈《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36所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將其稱之為強基計劃。如今,3年時間已過,2020年秋季入學、備受關注的首屆強基計劃考生已經完成了3年的強基培養,今年秋季入學後迎來了“強基轉段”。能否順利完成轉段,決定著步入大四的“強基學子”能否繼續留在強基計劃,實現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科研之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梳理了部分高校強基計劃學生的轉段數據和培養方案,採訪了多位教育領域專家、高校教務處人員,試圖呈現首屆強基計劃轉段的考核標準、轉段情況,探討如何優化“強基學子”未來培養方式。

  “強基轉段”考核標準“嚴進嚴出”

  據了解,強基轉段也是高校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的一種方式,不過考核方式只適用於強基計劃學生。

  不少高校明文指出,強基計劃轉段會佔用研究生招生名額。比如,華南理工大學數學學院2020級數學類“強基計劃班”學生本研銜接轉段工作方案指出,本次轉段計劃佔用學院和導師2024年的研究生招生計劃。華中科技大學2020級強基計劃學生本研銜接轉段工作的通知指出:轉段進入研究生培養的強基生,推免名額由教育部專項下達,佔用培養單位2024年研究生招生計劃和推免生(直博生或碩士生)接收計劃。

  “強基轉段”考核要求嚴格。比如,復旦大學歷史系本研銜接轉段考核工作實施細則中指出,強基生通過培養方案所要求的轉段學業考核,獲得轉段申請資格後,可申請轉段招生報名。

  “強基轉段”考核標準不僅僅限于課程成績合格和綜合績點要求,還涉及前3年整體學習表現。比如,武漢大學文學院2020級強基計劃學生本研銜接轉段工作細則中,考核條件與方式提出了5點要求:除了滿足基本的課程成績和綜合績點外,還需要滿足提交前3年學習情況自評報告;提供由任意專業課授課教師或學術導師或班級導師撰寫的一至兩份推薦信;學院綜合考核(包括學年論文報告、專業筆試與綜合面試)等次良好以上等條件。

  “強基計劃學生想要順利轉段需要經過一系列考核程序,除日常考核動態進出外,轉段前還需通過轉段錄取院係的選拔考核。”北京師範大學教務部(研究生院)培養處副處長馬東瑤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以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為例,哲學學院的轉段考核內容包括基礎專業知識能力、反應能力、語言表達、行為修養、心理素質、外語聽説等。此外,該校人工智慧學院轉段考核包括上機測試和面試。其中上機測試考核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面試考核學生的專業知識基礎、學術研究能力、科研發展潛力以及專業外語運用等綜合素養。

  根據多所高校發佈的公告顯示,對於未參加轉段學業考核或未能通過轉段考核者,視為退出強基計劃,不再具有申請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比如,蘭州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2023-2024學年強基班對流方案明確指出,各強基計劃退出學生空出名額,需從相應專業普通班選拔有意願加入強基計劃培養並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通過考核的,可以補入強基計劃專業。

  在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長聘副教授馬莉萍看來,不同學校在強基學生轉段考核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各校的學科結構、師資力量、生源質量、組織模式等有關,也反映了大學在實施強基計劃中的充分自主權。

  “我們希望培養出具有多樣化特徵的拔尖創新人才,因此,不管是對學生的評價考核還是培養方式,也都應該鼓勵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刀切’。”在馬莉萍看來,考慮到強基計劃的實施時間不長,各個高校也需要一段時間來摸索出最適合本校的考核方式。

  也有網友關注到動態進出機制背後給“強基生”帶來的“內卷”問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新鳳認為,不能過於強調競爭和內卷,創新是長期主義的,應該為拔尖學生的成長提供寬鬆的氛圍,讓他們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科領域踏踏實實、持之以恒地做一些事情。

轉段後更要關注人才培養方式的變革

  多所高校公佈了強基計劃學生的轉段數據。比如,南京大學今年共有115名學生成功轉段,其中直博生30人,碩士生85人。根據上海交通大學2024級強基計劃學生轉段名單公示,共有130人順利轉段進入直博或碩士研究生階段。

  在轉段階段,部分學生選擇直博、出國或退出等多個去向。以東南大學公佈的信息為例,該校2020年首批強基計劃招收81名學生,今年共有75名強基生順利進入碩士或直博階段。其中,哲學專業12人,有兩人因出國選擇退出,其餘學生全部轉段成功;數學類40人中38人轉段成功,其中進入數學學院22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10人、網絡空間安全學院6人;物理學院20人,有18人轉段成功,其中物理學院15人、集成電路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和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各1人;化學專業9人,全部成功轉段。

  “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強基計劃從本科到碩士或者博士等階段稱為‘轉段’。但強基計劃重點在於本碩博打通,對於拔尖基礎學科人才實現一體化培養的策略。”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志文看來,強基計劃不同於普通本科的分階段培養模式,其目的在於培養基礎學科的拔尖創新人才,從本科起就要系統考慮設計打通傳統各學段培養模式,提前進入科研。

  陳志文認為,強基計劃即將進入培養的第四年,需要更關注培養方式的變革。“如何優化培養模式,給有天賦的孩子更多脫穎而出的發展機會,這是當下最重要的問題。”

  從強基計劃出臺至今,馬莉萍曾帶領團隊先後調查了數千位學生,開展過百餘人的訪談。馬莉萍建議,需要進一步重視在基礎教育階段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自己的興趣、遵從內心作出大學選擇和專業選擇;此外,大學應進一步拓展多樣化的人才選拔方式,完善目前仍然主要基於高考總分、競賽成績進行選拔的方式。

  在她看來,轉段是指強基學生從本科過渡到研究生階段的一個特定説法,轉段率意味著有多大比例的強基學生能夠順利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沒有轉段即意味著從強基計劃中退出。轉段比例受到很多複雜因素的影響,它可能反映了大學在人才選拔或培養方面的階段性表現,也可能反映了強基學生對基礎學科專業的認同、志趣、甚至學習努力程度等。

  “18歲左右的青年正處於不斷探索世界、認知自我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身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呈現出無盡的發展可能性。所以,‘退出’的背後可能是學生的被動接受,也有可能是學生的主動選擇。”她建議,不能不加區分地看待或比較轉段率,而應該從更長時期人的發展角度評價政策成效。

  如何培養勝任未來社會發展和需求的拔尖創新人才

  據了解,多所高校強基計劃培養模式圍繞基礎學科進行“本博銜接培養”。基礎學科口徑寬、學科交叉大,本科畢業銜接研究生階段再細分學科或進行學科交叉研究,學生的可選擇性十分豐富。

  在強基計劃試點高校中,儘管轉段專業大類受限,多數高校還是盡可能給足學生可選範圍。比如,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指出,學生根據本人實際情況和意願,可以申請碩士生,也可以申請直博生。獲得轉段資格的強基班學生能申請本校理學類相關專業研究生,以及高端芯片與軟體、智慧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需求專業。

  部分高校還允許進行跨大學科的申請。如復旦大學歷史系強基轉段方案明確指出,歷史系專業在讀強基計劃申請人可以申請本校一級學科(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三個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專業方向;根據自身學術發展興趣,可申請本校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和文史研究院的相關專業,也可以跨大學科申請高端芯片、國家安全等領域以及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相關專業。

  在王新鳳看來,目前全國共有39所雙一流高校實施強基計劃,每年招生規模在6000人左右,相對於我國的高等教育體量和拔尖人才的比例來説,招生人數較少。與此前拔尖計劃不同的是,強基計劃更加聚焦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學科領域,比如高端芯片與軟體、智慧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等。在這些學科領域特別強調學科的交叉融合。

  “只要學生能夠達到另外一個學科專業考核的要求,説明學生就可以完成相關領域的專業學習和研究工作。學科的交叉融合是科研創新的關鍵,也是值得鼓勵的。”王新鳳説。

  在高校從事教育工作多年,馬東瑤建議:“要結合學生發展的新需求,勇於創新,將教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時代的理念與技術引入強基計劃,培養出真正能夠勝任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拔尖創新人才。”

  馬東瑤建議,未來要在“強基計劃”的培養模式上不斷創新,如繼續推進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和國際化等有效培養模式,完善形成性考核機制,對學生進行多主體、多維度、多視角的綜合素質評估。此外她建議,未來要探索一人一方案,加大導師指導力度,建立更有針對性、更有實效的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提升“強基計劃”學生培養工作的精細化程度。

  從宏觀角度看,馬莉萍認為,政府和社會對基礎學科的資源傾斜、對基礎學科人才的重視程度,都將會引導和影響學生及家長的未來選擇。

  “評價強基計劃的核心在於其是否實現了政策初衷,即是否為國家培養了基礎學科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從更長時期進行追蹤評價非常必要。”馬莉萍説。(見習記者 楊潔 記者 樊未晨 實習生 周文豪)

編輯:劉佳曈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是走是留?首屆“強基計劃”學生迎來轉段考核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