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OD"是啥? 不容忽視的青少年藥物成癮

副標題: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3-06-08 12:24:14
中國青年報 | 2023-06-08 12:24:14
原標題:不容忽視的青少年藥物成癮
正在加載

衝動

16歲的韓黎兩年前從河北來到北京讀書,他曾一度恐懼正午時的陽光,覺得自己更適合生活在暗處的人。

他的父母在河北保定經營一家生産塑料包裝袋的工廠,他們眼中的韓黎生得高高大大,是個一向懂事、乖順的孩子,便把他交給姥姥照顧。

可父母不知道,韓黎來到北京後,獨自一人承受的情緒起伏。他和過往的朋友幾乎都斷了聯絡,身邊唯一的親人姥姥,也僅僅照顧他的起居吃喝。心中的鬱結難以紓解,他的情緒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

課業上,他最煩化學,歷史則是他的強項,轉來北京後的第一次考試中,他出人意料地拿下了歷史單科的年級第一。

這個夏天,韓黎即將參加中考。春節過後的新學期本該是段緊張備考的日子,但變數也恰恰發生在開學的前一天。

3月初,韓黎在朋友的建議和陪同下來到北京安定醫院就診,最終確診了雙相情感障礙。由於二人皆為未成年人,無法開取精神類藥物,醫生通知韓黎的父母趕來醫院,他們才得知兒子的現狀。

在那個混亂的夜晚,韓黎與父母大吵了一架,之後他奪門而出,在藥店購入了一款止咳滴丸,回到家中一口氣吞下了整瓶,“想尋求刺激來減輕內心的不適感”。韓黎姥姥最先意識到了孩子的異樣,她看到外孫渾渾噩噩地躺在床上,含糊不清地“説著奇怪的話”,便連忙叫來韓黎的父母。

一個月後,韓黎在B站UP主安琪的視頻下寫了評論,回憶那次衝動之下的“嗑藥經歷”:“我本人想通過‘OD’減輕自己的痛苦,第一次吃就躺床上一天不能動彈了。這個過程其實非常痛苦,一個星期後,每天都很恍惚,‘OD’對人真的只有壞處,必須愛護自己的身體呀。”

“OD”

韓黎留言中的“OD”是英文“overdose”的縮寫,譯為過量服藥。“OD”在青少年特定的圈層中成為了流行詞,一小部分青少年通過服用過量藥物獲得精神上的麻痹,其中不乏藥物成癮者。

藥能讓人上癮,這不是一件新鮮事。從罌粟中提取出的阿片類物質,既可以是強效的止痛藥,也能被製成毒品。此前有媒體報道過活躍于東北迪廳的“小搖子”。“小搖子”往往從止咳水“入門”,之後便是超量服用某些止痛藥,其中有些人濫用藥物的終點指向了冰毒與海洛因。

韓黎在社交平臺上偶然得知某款止咳藥具有致幻效果,可當時,他並不知曉那是人工合成的嗎啡衍生物。

安琪是個勇敢的女孩。今年4月,她在網上發佈了一則視頻,以親歷者的身份講述了藥物濫用的經歷和感受,試圖勸誡同樣濫用藥物的人們迷途知返。

“濫用藥物後,你的快感閾值會發生改變,(以前)開心的事情也不會再讓你開心了,在那之後你的生活中就只有藥物。”她在視頻中説。

這則視頻發佈後獲得了400多條評論,吸引了許多像韓黎一樣有著超量服藥經歷的人。有人心有餘悸地留下評論,超量服藥後,自己渾身發抖、心跳過快、頭痛失眠,最後以持續三四天的嘔吐感和四肢無力收尾,絕對不會再幹第二次;有人説,永遠不要相信意志力這個東西,不能碰的就一次都別碰。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信息中,將藥物濫用定義為:非醫療目的反復、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賴特性的藥物,使用者對此類藥物産生依賴(癮癖),帶來嚴重個人健康及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以韓黎超量服用的止咳藥為例,相關研究表明,超劑量濫用該藥物後,會産生神智錯亂、運動失調、傷害他人及自我傷害行為,而除了帶來精神和軀體傷害外,超量服藥甚至存在著急性藥物中毒導致死亡的風險。

在一小部分青少年眼中,超量服藥還是一種自殘行為。

小順同樣有著超量服藥的經歷,但她最開始只是為了“傷害自己”。她曾經試圖吞藥自殺,但胃部的刺激讓她把大部分吞下去的藥物吐了出來。她曾加入過相約自殺的“重開群”,在那裏她結識了一個朋友,答應彼此陪伴對方最後一程。她至今仍懊悔于,沒能及時看到那個朋友發來了“要喝藥”的告別消息,待到她發現並給對方回信時,那面卻再也沒了回復。

干預

2019年6月,江西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萬凱化等人在《中國藥物警戒》發表文章,介紹到我國當下藥物濫用的干預方式主要是戒毒干預和預防干預。

戒毒干預主要在專業的戒毒機構進行。戒毒機構將收治的藥物濫用者按照急性脫毒期、康復期、鞏固期3個階段來進行分期管理,使他們從身體到心理逐步恢復正常狀態,並與社會相接軌。

阻斷藥物濫用者與藥品的接觸是戒毒干預的第一步。事實上,青少年藥物濫用的問題已經得到多個部門的關注。

2023年2月,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等3部門聯合發文指出,近期,國內部分地區出現復方地芬諾酯片、復方曲馬多片及右美沙芬口服單方製劑等藥物的濫用問題,且濫用人群以青少年為主,嚴重危害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知指出,要進一步嚴格控制藥品生産量、加強藥品生産環節監管、強化藥品經營環節監管、加強寄遞渠道查驗,以有效遏制上述藥品濫用和流入非法渠道。

落實過程中,相關藥物的管控仍存漏洞。筆者走訪了3家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的實體藥店,其中兩家藥店表示自去年起含有右美沙芬成分的藥品便已缺貨。在第三家藥店,筆者以想購買止咳藥為由,順利購入了右美沙芬口服單方製劑。“這個藥特別見效。”店員在一旁補充道。

網絡購物與外賣平臺上的購藥流程也有不完善之處。小順曾想購買並過量服用一款處方藥,該藥通常被用來治療帕金森症,在網絡復診補充處方信息的環節中,她由於年齡小沒能順利買到藥物,“後來我就換了一種病,買到了那個藥”。這款藥物在淘寶、拼多多等平臺均有售賣,在網絡開方環節中僅需提供身份信息,並選擇確診疾病與過往是否服用過該藥便可購得。

多種藥物混用也是常見的情況之一。在這些青少年有關藥物濫用的自我陳述裏,所涉及到的藥物還包括治療精神類疾病的藥品,甚至有暈車藥。

雖然藥物成癮在青少年群體中是極少數情況,但是僅僅對特定藥物進行管制,對防治藥物濫用,顯然不夠。

戒斷

藥物作用於人體的成癮機制,多數與腦部髓質的精神受體有關。以部分止咳藥為例,它們通過刺激相關受體來抑制咳嗽中樞的咳嗽衝動,從而産生鎮咳作用,卻也帶來了一定的娛樂性精神效應。

2021年2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助理教授吳世友等人基於1996-2020年發表的中文文獻,對中國青少年藥物濫用危害、原因和對策進行了系統綜述。其中,做好青少年心理疏導、改善家庭環境、加強禁毒宣傳教育是出現頻次最高的三項對策及措施。

文章中指出,許多濫用藥物的青少年還處於初、高中階段,因此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聯動,引導青少年們正確交友、學會拒絕毒品和不良行為等。

另一方面,藥物濫用的監測工作也至關重要。目前,我國已建立起較為完備的藥物濫用監測系統,但監測工作主要是針對戒毒機構的收戒人員開展的,監測人群範圍有待擴大,監測工作的科學性仍需提高。

2017年8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了《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年度報告(2016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共收集有效藥物濫用監測調查表276980份,在藥物濫用者中,35歲及以下年齡青少年佔51.7%,其中25歲及以下人群佔15.5%。這份報告至今仍是官方出具的藥物濫用監測最新報告。

韓黎是幸運的,他的第一次超量服藥,也是最後一次。如今,韓黎的母親陪伴著他共同治療雙相情感障礙。

安琪正在經歷第四次藥物戒斷,這一次,她堅持了近兩個月。她希望徹底戒斷,回歸正常生活。

(應受訪者要求,韓黎、安琪、小順為化名)

編輯:劉佳曈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英文"OD"是啥? 不容忽視的青少年藥物成癮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