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愛 其名華夏—— 《中國共産黨的九十年》讀後感

副標題:

來源:教育部關工委  |  2023-04-14 20:35:27
教育部關工委 | 2023-04-14 20:35:2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清風拂過陵園,空氣中陽光的味道幾近飽和。墓碑前,大人們肅穆地禮敬英雄,那是他們對於先烈的敬重與感激;楓樹下,孩子們嬉笑打鬧,那是英烈們所盼望的盛世。

去時少年身,歸來英雄魂。

我打開《中國共産黨的九十年》,英魂乘風讀過每一頁書。文字勾勒出英雄的模樣,穿過百年光陰,帶我去看那亂世。

軍閥府裏貪婪的眼睛,盯著中華的地圖,勾勾畫畫覆蓋了地圖的角角落落,其野心帶給人民的黑暗也籠罩了九州大地。天空烏雲密布,不見陽光。既然陽光無法照亮大地,有一群青年便誓做星星之光,點燃燎原之火。責任、奉獻,愛國、愛民,這些中華傳承了幾千年的精神,成了他們用生命去追逐的信仰。

於是,無數的“小人物”將熱血灑進歷史長河,聚成了這奔騰不息的滿江紅。

熱血長河流進嘉興,與夕陽的紅相輝相應。微風吹過,替青年們擦去汗水;那是一個重病的時代,可微風中卻有了病癒的跡象。這一江中國紅流入贛江,于南昌匯聚,映照著希望的模樣。革命人的滿腔熱血,流過湘江的河床,在大渡河中咆哮,流淌在黑山白水間,奔涌在長江三角洲,從臺兒莊到長沙,從平型關到華北,只因其有所愛,名為華夏。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無數璀璨耀眼的精神與時代,濃縮為了“華夏”二字,那它的分量該有多大啊。可革命者們穩穩地接住了它,沒有手抖,沒有回避,有的只是義無反顧的向前和在戰火中流血犧牲的拼搏。沒有人逼他們這麼做,但當“華夏”二字與其蘊含的精神第一次在九州大地被傳承時,就已預告著他們的決定。

陵園中,我手捧鮮花,來到墓碑前。我將鮮花獻給先烈,他們將生命獻給祖國;我俯身擦去墓碑上的塵埃,他們匍匐洗去祖國的恥辱。

為什麼血液是紅色的?因為這川流不息的滿江紅,早已流入我們的血液,是我們生命的底色。

夢想與責任在青春中邂逅,我逐漸發現,我一生的鍾愛,應為華夏。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我願以華夏精神點燃歲月,持奮鬥之火禮迎未來。我想,我們讀黨史、學黨史,並不僅僅是為了銘記歷史,更是為了賡續偉大的建黨精神,牢記黨的初心使命,書寫更好的未來。

從黨的一大到黨的二十大,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今天,盛世中國正如先烈們所願,我們的國家,五嶽向上:滿江的中國紅,滔滔不絕。

今天,少年的我們接續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前行。

我們所愛,其名華夏。

作者:天津市第六十一中學 李思亭

編輯:王焱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我們所愛 其名華夏—— 《中國共産黨的九十年》讀後感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