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短視頻沉迷” 要給未成年人更多選擇

副標題: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3-02-09 09:42:23
中國青年報 | 2023-02-09 09:42:23
原標題:防範“短視頻沉迷” 要給未成年人更多選擇
正在加載

最近幾年,隨著短視頻平臺的興起,以及智慧上網設備在學生群體中的普及,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的現象日益凸顯。此前,多家媒體報道過中小學學生刷短視頻上癮、令家長大為頭疼的情況。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小學生短視頻使用特點及其保護》調查報告顯示,65.6%的受調查未成年人觀看過短視頻。《中國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及網絡安全情況調研報告》顯示,有20%的青少年表示“幾乎總是”在看短視頻。短視頻對未成年人的影響越來越深,已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眼看著中小學學生花在短視頻上的時間越來越多,有人深感擔憂,害怕這種習慣會對未成年人的自製力、專注力、認知水平等造成負面影響。為此,不少人都呼籲短視頻平臺和監管層採取更多行動,引導未成年人優化視聽習慣、科學健康用網,減輕他們對短視頻的沉迷程度。

針對這一問題,各大短視頻平臺推出了青少年模式等各種防沉迷對策,但在實踐中,借助長輩的幫助或技術手段繞過監管,對孩子們來説並非難事。與此同時,有關部門也在不斷加強監管,清理整頓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害的低俗違規短視頻內容。但是,就算短視頻的內容相對“乾淨”,未成年人長期、大量觀看短視頻,以至於刷視頻成癮,依然是廣大家長不願看到的事。

要化解這些看似難解的癥結,既要從家庭教育的視角出發,理解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現象的成因,辯證看待網絡流行趨勢對下一代人的影響,也要拿出更多實際行動,給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創造更豐富多元的選擇。

未成年人為何容易沉迷短視頻?其原因不只是“短視頻好看”這麼簡單。有研究指出,沉浸式平臺迎合青少年個性化興趣口味,“技術多巴胺”激發青少年追求持續快感,代償性滿足契合青少年娛樂、信息、社交需要,都是短視頻讓未成年人為之著迷的“訣竅”。作為一種媒介形式,短視頻的這些特點並無“原罪”,也不一定會導致沉迷,但是,如果未成年人在生活中難以找到能在各方面與之抗衡的其他精神生活方式,自然容易在短視頻裏越陷越深。

此外,家長的行為習慣對未成年人也有很大影響。正如部分網友所吐槽的,如果連父母都抵擋不住短視頻的“魔力”,天天抱著手機猛刷,又怎能指望孩子“出淤泥而不染”,自覺抵擋短視頻的誘惑呢?在未成年人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事實上,這不僅是一個以身作則的問題,倘若家長能更多把玩手機、刷短視頻的時間節省出來,陪孩子閱讀、觀影、聊天,多組織一些郊遊、逛展等親子活動,未成年人的娛樂、信息、社交需要自然能得到更充分的滿足,從而降低其沉迷網絡的概率。

當然,這麼説並不是要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責任全都推給家長。在現實中,確實有不少忙於工作的家長在子女教育中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從學校、政府有關部門到社會團體、互聯網企業,對教育事業有責任、有熱情的各方都應積極採取行動,在互聯網高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的當下,給他們提供更多獲取信息、結交朋友、休閒娛樂、釋放壓力的優質選擇。與此同時,短視頻平臺也要更多地注意未成年人權益問題,在有關部門的合理監管之下規範運作。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強調,那就是短視頻並非洪水猛獸,當代未成年人對短視頻的偏好也未必一無是處。雖然此前有不少研究顯示,長期觀看短視頻可能使人耐心下降,難以消化長文章、長視頻這樣的大段信息,但碎片化的視聽習慣也可能更適應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傳遞形式,其長期影響難以預估。面對短視頻的負面影響,教育者可以積極引導未成年人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加強對其理解信息能力的訓練,同時也要牢記“堵不如疏”的道理,避免矯枉過正。

對大多數成年人而言,短視頻不過是用來消磨零碎時間的“電子榨菜”,但是,那些在短視頻的環繞下長大的新一代未成年人,卻可能更適應這種長度短、信息密度高但總量小的傳播形式,以至於將其視為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換句話説,在他們的生活中,“電子榨菜”已然成了“電子主食”。媒介技術的發展很可能在代際之間帶來認知習慣的改變。對此,我們既要本著對下一代負責的態度,防止未成年人對短視頻沉迷上癮,也不妨對未成年人的新型習慣與偏好保持一種平和開放的心態。

楊鑫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劉佳曈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防範“短視頻沉迷” 要給未成年人更多選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