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重慶警察學院教授劉開吉

副標題:

來源:中國教育報  |  2022-08-09 16:50:18
中國教育報 | 2022-08-09 16:50:18
原標題:
正在加載

有一種愛,叫師愛;有一種關心,叫堅持。面對管教失敗、自我放棄的孩子,他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他們,以父愛般的真誠感染他們,一個都不放棄。他,就是上海市辛靈中學校長謝小雙。  
救火校長,用強烈使命感創造特殊教育奇跡 

那一年,辛靈中學突發一起學生自殺事件,給學校和師生、家長帶來極大衝擊……謝小雙臨危受命,從包頭中學調到辛靈中學,擔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當謝小雙踏進辛靈的校園,眼前的一切讓他震驚!這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啊?學生中來自離異、單親、重組家庭的佔63%,低保家庭的佔1/3。學生絕大多數是行為不良、學習困難,打架鬥毆、夜不歸宿、沉湎網絡、小偷小摸的情況經常上演…… 

謝小雙的震驚,不僅因為學生偏差的行為,更因為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他知道,每一名成長困難學生的心靈,一定遭受過傷害;他們的經歷,一定有不為人知的辛酸和苦辣。他更知道,挽救一個孩子,就是挽救一個家庭,就是為社會減少一份不安定因素。於是,謝小雙立下了這樣的目標——讓人人成功,人人成才。他對教師們説,這個“成功”的定義是這些孩子將來能夠自食其力,做一個好公民。 

從此,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輕撫校園時,謝小雙的身影便會出現;每週伊始,當學生照例到校開始一週的住校生活時,謝小雙就會出現在某個學生家門前接他(她)上學;每月下旬,當一個月的緊張工作告一段落時,謝小雙就會召開質量分析會,細緻分析每個教師的教學、每個學生的狀況,給出對策。 

夏天,謝小雙冒著高溫,四處奔波,精心策劃,建立起辛靈中學“青少年教育指導中心”,並不斷完善。他説:“育德要育心,有了良好的環境,學生的成長就有了全面的支持系統。” 

冬天,謝小雙帶領教師頂風冒雪走訪每個學生家庭。這讓家長感動:好多年沒有老師來家訪了,何況還是校長?這也讓學生踏實:原來家訪不是告狀,而是一股寒冬裏的暖流。 

為了系統了解特殊教育的特點,謝小雙主動去華東師大進修特殊教育學。為了豐富教育手段,提升教育效果,他攜手楊浦區未成年人保護辦公室,佈置法制教育展廳,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帶領學生參觀、學習,增強法制觀念;他請求區心理教研活動中心組配合,組織有心理輔導、諮詢資質的志願者舉辦“我的明天如此美麗”心理諮詢活動;他聯合社區,合作召開了“楊浦區社區青少年教育工作座談會”,為推進青少年教育工作、預防和控制青少年違法犯罪、確保楊浦平安而積極探索…… 

在謝小雙不懈的努力下,辛靈中學的面貌很快煥然一新:學生從剛進校時不願意來發展到初三畢業時不願意走,每年初三告別會,畢業班的學生都會滿含熱淚擁抱著老師久久不願離開,甚至有的學生畢業了還要求再回學校住一宿! 

這一切,都源自謝小雙的“一個都不放棄”! 

司機校長,用深沉師愛撥正失足少年的腳步 

學生曉黎,因為抽煙、逃學、沉迷網遊、夜不歸宿等不良行為,被家長送到了辛靈中學。那年,她升初二,進校時染著黃髮,穿著奇裝,走起路來耳環、挂飾叮噹響。  
九月進校,“十一”長假後,曉黎就逃學了。當謝小雙踏進她家,眼前的景象讓他吃了一驚:母女倆蝸居在一間小屋,家徒四壁,一片淒涼。原來,曉黎自幼父母離異,她隨母親生活,可母親沒有正當工作,靠低保生活,對這個不聽話的女兒更是無力管教。謝小雙心裏很沉重:“這樣的孩子,這樣的家庭,如果我們不拉她一把,再滑一步,她很可能一輩子無法回頭。”於是,謝小雙將她“請”回了學校。 

可是兩周後,曉黎故態復萌,再次逃學。謝小雙再次家訪,曉黎的母親過意不去,勸謝小雙“算了吧”。但謝小雙不放棄,反而決定每週一早上,自己開車到曉黎家把她接到學校。  
一次、兩次、三次……從此,每週一的早上,曉黎都會享受“公主待遇”,校長開車接她上學。由於成績不好、行為偏差而經常遭人白眼的曉黎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關愛和呵護。這是校長  
一個學生的愛,對一個學生的不放棄。終於有一天,這個叛逆、執拗的女孩提出不需要接了,她能按時到校。之後,她再也沒有逃學。 

校長謝小雙的深沉師愛為曉黎築起一座堅固的堤壩,抵擋住所有不良的誘惑。初三畢業,曉黎考進了理想中專,而兩年前剛進校時,她5門課總共才100多分。 

信使校長,用如山父愛解開失親少女心結 

《詩經》雲: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學生莎莎就是這樣一個棄嬰,不知親生父母是誰。獨自撫養她的養父多次違法犯罪,並染上毒癮。為此,少年莎莎飽受歧視和欺辱,不得不用拳頭維護自己僅剩下的尊嚴,於是她被送到了辛靈中學。 

進校後,莎莎依然孤僻、不合群,總是沉默地呆在角落裏。家長的過錯怎能讓一個年幼的孩子承擔呢?謝小雙常常找莎莎談心、聊天,節假日,謝小雙也會帶上水果、禮物上門看望他,給她父親般的關愛,並告訴她,家庭不能選擇,但前途可以靠自己創造。 

中考前,謝小雙得知莎莎因想念正在服刑的養父變得很憂鬱。為了解開莎莎的“心結”,謝小雙決定做一回“信使”。那天,他帶著幾位老師去青浦監獄看望莎莎的養父,將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一一告知。看到心愛女兒的照片,莎莎的養父流下了眼淚。“我在大墻裏幾年,都不知道孩子已經初三了!”他對謝小雙説,“孩子跟著我沒出息,我也沒有能力照顧她,就托給你們學校吧。”由於擔心女兒畢業後沒人照管,養父甚至想讓她留級,繼續待在辛靈中學。 

回到學校,謝小雙將養父的話轉告莎莎。心結解開了,莎莎的臉上露出了花季少女應有的笑容。謝小雙又買了好多書送給她,讓她和好書交朋友。校長的如山父愛支撐著莎莎考入了一所中專,徹底走出了生活陰影,邁向了人生新的旅途。 

終身老師,用無疆大愛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有一份愛,不會因畢業而消散,這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愛。 

在辛靈中學,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對畢業生要繼續跟蹤回訪至少一年。這個慣例,讓學生們在走出校園後還能夠繼續得到老師的關心,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謝小雙和老師們也因此繼續資助和幫助這些説大不大、説小不小的學生。對家庭困難、單親甚至失親的學生,謝小雙會在每年春節請他們回到學校吃年夜飯,還給他們壓歲錢。 

直到現在,謝小雙每月還給曉黎和莎莎充手機費。“我要和她們保持聯絡,萬一她們的手機因為欠費而停機,我就找不到她們了。”謝小雙説。因此,謝小雙第一時間知道了曉黎的母親因違法行為被判刑,沒有人給她付學費。得知消息的謝小雙立刻前往曉黎的學校説明情況,為她爭取到學費減半,剩下的學費則由辛靈中學和謝小雙共同承擔。 

謝小雙給學生們的又何止是手機費、學費?沒有父母呵護,沒有經濟來源,柔弱的小鳥如何抵禦外界的風雨和誘惑?而每次接到母校校長的電話,都讓這些學生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她們説:“謝校長,您放心,不管多苦多累,我們永不會再走歪路!” 

辛靈中學的畢業生們都記得謝小雙説過:“這裡永遠是你的家,家裏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那年,畢業一年的學生們回母校看望老師並要求回校住幾天,重溫在教師百般呵護下的集體生活並參加新一屆畢業生的離別儀式,謝小雙一一答應。在畢業離別儀式上,其中一位學生突然站起來,眼含熱淚對謝小雙和全體老師説:“謝謝你們,我的再生父母,沒有你們,就沒有我的今天”。那一刻,全場動容。 

成功校長,用科學發展觀培養整個教師團隊 

謝小雙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凝聚眾人的力量,團結合作,才能促成“眾人種樹樹成林,大家栽花花滿園”的美好局面。所以,他很重視學校教師的培養和團隊的建設。他讓教師們堅定兩個信念。 

“一個都不放棄”。謝小雙針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學生太差”、“教不會”的説法以及畏難情緒,引導教師轉變觀念,正視現實,拋棄“等、靠、要”的做法,激勵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帶領全體教師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在學校發展的方向與路徑上達成共識,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基本功練兵活動,針對每位學生設計不同的教育方案,與每一個學生“手拉手,結對行”,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使學生增強自尊,提升自信。 

“人人都會成功”。謝小雙利用各種場合宣講,讓教師真正認識到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轉變一個學生,就是挽救一個家庭,就是消除一個社會隱患,引導教師培養和發揚“愛心、耐心、信心、盡心、恒心”,傾注對學生的關愛,對學生精雕細刻,通過賞識教育,發現學生優點,促進學生轉變,力求讓每位學生都能走向成功。 

謝小雙讓教師發揚三種精神:吃大苦、耐大勞、獻大愛。這三種精神似乎與崇尚個性自由的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但特殊教育的教師卻必須具備這樣的精神。 

在辛靈,學生住宿在學校,教師是24小時和學生一起生活、學習。謝小雙要求教師把關於學生的點點滴滴都深深地印刻在心裏,知道他們需要什麼,學習上還有哪些不足,隨時給予關心與幫助,使學生逐漸學會自主生活、主動學習。 

在辛靈,教師的節假日也屬於學生。節假日,謝小雙會帶領全體教職員工全情投入“結對、幫困、助學”活動,不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總是滿懷摯誠地走進困難學生家庭,送上慰問品,開展家訪活動。此外,學校還成立關護小組專程陪學生到監獄探望服刑的家長,為家長的改造及學生的成長獻出一份愛心。 

在辛靈,學校的青少年教育指導中心不僅屬於辛靈的學生,還會整合區域內各教育部門舉辦各種活動,送教上門、開設講座,促進更多的學生健康成長。楊浦區檢察院、團市委先後在辛靈中學揭牌成立楊浦區未成年人社會觀護基地、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和楊浦區“青蘋果”課堂,使辛靈中學青少年教育指導中心對全區的教育輻射功能更為強大,惠及了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謝小雙讓教師們轉變四種觀念。 

變“教書育人”為“育人教書”。區別於普通學校和以往的工讀學校,謝小雙強調育人比教書更重要,強調以人為本的準軍事化管理,從內務整理、生活自理、文明禮儀、學習習慣等德育系列校本教育入手,把每天早晨15分鐘的內務整理作為學校拓展性德育系列課程,注重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的生活習慣,增強他們的責任感。 

變“單純的教師管理”為“學生自主管理與教師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在育人教書的氛圍中,謝小雙引導學生參與樓梯文化、走廊文化、墻面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的佈置,營造和諧、高雅的校園環境;引導學生探究社會熱點問題,並將探究成果用繪畫形式渲染在墻面上;謝小雙將《弟子規》作為拓展型校本課程,讓學生在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自發領悟,繪製成畫,張貼在樓道,創設出適合兩校學生特點的育人文化氛圍,形成獨特的不開口的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學生人盡其才,增強了自尊、提升了自信。 

變“老師愛學生、學校愛學生”為“學生愛老師、學生愛學校”。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活動,營造多彩的校園生活,使學生學在校園、樂在校園、愛在校園,謝小雙主持建設了健身形體房、多功能電子閱覽室,滿足不同性格特徵的學生對業餘生活的需求。謝小雙還利用各種節日、紀念日進行儀式教育,利用各個契機寓教于樂。這些舉措,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和學校對他們的關愛,從而激發起他們對老師和學校由衷的摯愛。學生們不僅在畢業離別儀式上淚眼婆娑與老師難捨難分,畢業之後更是難忘母校生活,渴望返校住上幾晚,重溫辛靈美好時光。 

變“單一強調文化學科質量的提升”為“以開設適合學生的拓展型校本課程增強學生綜合素養來帶動文化學科質量的提升”。為此,謝小雙在學校特設剪紙刻畫、形體瑜珈、素描繪畫、電子閱覽、心理導航、影視欣賞等課程,豐富學生的課餘文體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先靜心,後學習”,以此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謝小雙的努力給學校、教師以及學生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近五年,《解放日報》、《文匯報》、《中國教育報》、新華社上海分社內參、《環球時報英文版》、《青年報》、上海市黨建文化研究中心刊物《東方社區》雜誌、上海中學生導報《學生導報》、《東方教育時報》、《楊浦教育黨建》以及上海教育電視臺、中共新聞網、上海教育新聞網等媒體多次報道辛靈中學創造的奇跡…… 

就這樣,謝小雙校長執著地堅守著“一個都不放棄”的教育理念,用“春風化雨”的人格魅力,挽救著一個又一個迷途的孩子。就這樣,謝小雙帶領著辛靈中學的教師團隊,堅守著“挽救一個孩子,就是挽救一個家庭,就是為社會減少一份不安定因素”的信念,堅守著“對社會負責”的使命,在特殊教育的園地裏風雨兼程,讓生命與使命同行。

編輯:魯楊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201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重慶警察學院教授劉開吉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