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助學傳奇的英子姐姐——2017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長陽縣小學劉發英

副標題:

來源:教育部  |  2022-06-15 11:10:20
教育部 | 2022-06-15 11:10:20
原標題:
正在加載

“我現在最盼望的是把助學與感恩、誠信教育融為一體,鼓勵孩子們學業有成找到工作之後,自願成為‘英子姐姐’基金的資助人,把愛心一代一代傳遞下去。”——劉發英湖北省長陽縣小學教師劉發英有個聞名全球的網名——“英子姐姐”。走訪貧困學生家庭、整理資料、上網與資助人溝通、取款、送款,這幾乎是她業餘生活的全部。這一堅持,就是12年。而這份堅持,源自她對教育事業的深情、對學生的摯愛。

12年前,經常為貧困學生學費發愁的她,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捐資助學的人竟這麼多;更沒想到,不久前,通過她,全球網友捐出1793萬元助學款,資助了2835名貧困生。

輕點鼠標,叩開愛心大世界

1991年,劉發英從枝城師範畢業後,主動申請支援邊遠鄉村。不久,她被分配到全縣最邊遠的黃柏山鄉陳家坪小學任教。

儘管做好了心理準備,但黃柏山鄉的貧困還是一度讓她難以適應。更讓她痛心的是當地因貧輟學的孩子們。劉發英盡己所能幫助山區孩子們,除了認真教課外,還經常給家庭困難孩子買學習用具、衣服,墊付藥費。那時,她的月工資僅98.5元。

2005年,已調任資丘學區區長的劉發英,見到兩位“心之旅”助學網站的志願者,他們想資助幾名貧困學生。劉發英當即陪兩人找貧困學生家訪。回去後,志願者將信息發到網上,一週後,800元助學款寄到學校,兩名貧困學生獲得資助。

“網絡還真管用!”利用資丘學區僅有的一台電腦,在“心之旅”志願者的幫助下,劉發英申請QQ號學會上網,在“心之旅”網站上註冊了“英子姐姐”網名,“開始‘像捉蟲子一樣’,笨拙地發佈貧困學生的資料”。

2006年6月12日,“英子姐姐”收到宜昌地礦所職工喻望寄來的600元,用於資助貧困學生李春麗和田惠蓉。這是劉發英參與網絡助學後的第一筆愛心助學款。2008年春,她結識了新加坡籍華人楊柳。楊柳被她的精神打動,寄來1000元。這是她爭取到的第一筆國外網友的資助。

隨後,北京的“大耳朵英語”網站、湖北的“情暖荊楚”和日本的“IT民工棚”網站也專門開設了“英子姐姐助學”板塊。通過這些渠道,“英子姐姐”的視野不斷開擴,先後結識了國內外600多個助學網友。

網聚真情,“一對一”助學寫傳奇

2009年,“英子姐姐”調到花坪小學任副校長,她把“網絡助學”的範圍擴展到整個長陽縣及周邊地區。

2010年11月,在網友的幫助下,劉發英建起了自己的網站“英子姐姐”助學網,並成立了一個助學團隊。團隊裏不僅有普通教師,還有退休領導、作家、企業家、律師。

“網絡是虛擬的,要想獲得網友的信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劉發英説,為了打消網友的顧慮,她在網上公佈了自己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電話等信息,並逐漸探索出了“一對一”全公開透明的資助模式:在實地走訪貧困學生過程中,盡可能詳細地收集學生的學習、生活點滴,並拍照上傳;網友登錄助學網,輕點鼠標就可了解貧困學生的基本情況,選擇資助對象;督促受助學生與資助人保持電話、書信聯絡,彙報學習生活情況。

“英子姐姐”的真心得到了回報。2015年國慶節,江蘇常州退休老人戴先生在“英子姐姐”助學網站上留言:“我用了近半年時間甄別、遴選全國助學網站,感覺‘英子姐姐’網站公開透明,捐贈款項一目了然,值得信賴。請為我篩選家庭困難學生資料,我要資助他們完成學業。”隨後,短短一個月,戴先生一口氣資助了12名貧困學生,資助金額達21萬餘元。

2016年3月,戴先生捐贈200萬元設立“英子姐姐”獎助學基金,受資助的學生中考取長陽一中和本科一批錄取的品學兼優貧困生將會獲得一次性基金利息獎勵。

在“英子姐姐”網絡助學團隊工作室中有一排檔案櫃,裏面整齊擺放著近20萬字的走訪日記和學生資料,100多本愛心賬本裏詳細記錄了每筆善款的金額和捐款人姓名、地址、聯絡方式,以及受助學生的詳細信息。“每名受資助的學生都有獨一無二的編號。”劉發英説。

傳遞愛心,圓山鄉學子求學夢

一路走來,“英子姐姐”也曾遭遇懷疑、挫折和動搖。“如果沒有親人、同事、朋友的鼓勵和幫助,還有資助者與受助孩子們帶給我的感動,我可能堅持不下來。”劉發英説。

64歲的長陽縣原副縣長聶德媛是“英子姐姐”的網絡助學愛心團隊成員,她説:“長陽是貧困縣,在各級政府的扶持下,當地教育有所改善,但仍有不少孩子因家境貧困而上學困難。劉發英做的事,也是我們想做的。”

政府的托舉也讓劉發英的助學路越走越寬。長陽縣教育局為“英子姐姐網絡助學團隊工作室”提供了辦公場所,32名社會各界的熱心人士組成團隊成員協助她開展工作,60多名志願者加入團隊專事走訪貧困學生;長陽縣衛計局從去年起,每年定期給助學團隊成員免費體檢,長陽縣民政局幫助助學團隊申報助學項目。

如今,這種愛心正在曾經接受過資助的學生身上傳遞著。

“我的命運是‘英子姐姐’改變的!”談起受助經歷,小玲淚流滿面。今年27歲的小玲,3歲時就成了孤兒,由年老多病的爺爺奶奶一手帶大。從高三至大學畢業,小玲通過“英子姐姐”牽線搭橋,獲得5萬元助學款,得以順利完成學業。大學期間,小玲經常利用業餘時間義務賣報,儘管家境貧困,她還是將自己辛苦賣報的收益全部捐給災區。

這樣的感恩在千千萬萬個“小玲”身上發生。

劉發英説:“我現在最盼望的是把助學與感恩、誠信教育融為一體,鼓勵孩子們學有所成,找到工作之後,自願成為‘英子姐姐’基金的資助人,把愛心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編輯:魯楊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書寫助學傳奇的英子姐姐——2017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長陽縣小學劉發英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