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丁媽媽”
——記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陜西省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教師丁海燕

副標題:

來源:教育部  |  2022-05-09 12:05:13
教育部 | 2022-05-09 12:05:13
原標題:
正在加載

秋日的馬欄山區群巒疊嶂、青翠欲滴。金色的陽光灑在陜西省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嶄新的校舍上,靜謐如畫。得知被評為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53歲的丁海燕落淚了:22年的民辦轉公辦,再從馬欄山區一路走到北京,回望走過的路,這位普普通通的回族女教師説得更多的是感恩:“榮譽屬於千千萬萬人民教師,我只是其中幸運的一個。”

愛是最好的教育

馬欄山區是革命老區,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彭德懷、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生活和戰鬥過。

1986年,初中畢業的丁海燕被推薦到村小當了一名代課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她就和自己“約法三章”:學校交給的任務,必須無條件完成;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告誡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這一堅持就是大半輩子。

丁海燕愛教書、愛孩子,從教30多年,她一直吃住在學校,每天從一睜眼忙到熄燈,滿眼滿心都是學校和學生的事兒。

因為愛,丁海燕身上看不到老師的“架子”。她和學生一起做遊戲,搶著打掃衛生。看到一些學生受不良因素影響,行為懶散、語言粗俗、不講衛生,她利用品德課、語文課及班隊活動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還抓住個別不講衛生的“頑固分子”,強行給洗頭、洗臉。在她的教育引導下,孩子們身上的“野氣”漸漸少了,説話文明了,行為規範了。

在學生們眼中,丁海燕是老師,更像媽媽。馬欄山區冬天特別寒冷,一下雪就有年齡小的孩子逃學。為了讓學生按時上學,每天放學前丁海燕都會和他們約定:“老師明天會把火爐生得旺旺的等你們,要是誰鞋濕了,老師給烤幹,要是誰手凍疼了,老師就給捂暖和……”她還買來小零食、文具等作為獎勵。就這樣,她哄來了一茬又一茬學生,又把他們一個個送進更高學府。

愛也需要能力。面對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特別是聽了優秀教師展示課後,丁海燕感到壓力和差距。她如饑似渴地自學教育學理論,還報名參加函授學習,有段時間連走路也捧著書看。苦學3年,她如願取得了函授中師畢業證。

與丁海燕相識30多年,她的認真讓督學馬正錄印象深刻:教書不惜力、教學講方法。她以唱兒歌、做遊戲的方式教學生識字和算術;她把一篇篇課文編成課本劇,讓學生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她關注每一名學生,在校及時點撥、激勵,節假日翻山越嶺去家訪。雖然她的右手因病發抖,備課要比別人多花一倍的時間,但教案永遠寫得工工整整。

由於患間質性肺炎不能接觸粉塵,近兩年,丁海燕轉代體育課。她上網聽優質課,向專業教師請教,對著教學視頻一遍遍練習……備一節課常常要花兩三天時間。她設計教具、把技能學習和遊戲活動結合起來,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學校只有中學生籃板,小學生個子低不好投籃,幾下投不中就沒興趣了。她便和學生比賽,玩到後面學生耍賴,對她又是推又是拉,師生笑成一團,命中率卻從開始的只有一兩名學生投中,提高到一大半學生都能投中了。就這樣哄著帶著,一年後,學生們的體質明顯提升。時任校長張平説,“丁海燕的體育課比專業教師教得還好。”

有心加用心,使丁海燕所教學科成績多年來在全鎮質量檢測中穩居前列。1999年以來,她任教的小山村走出了40多名大學生,成為全縣考上大學人數最多的村子。

“學生就是我的靈丹妙藥”

丁海燕常説:“人生最充實、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和學生在一起。向前看是希望,往後看是美好回憶。”從教34年,儘管多年工資微薄,病痛纏身,但她從未動搖過。

2008年,受惠于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當了22年民辦教師的丁海燕轉為公辦。領到第一個月1049元工資,她激動得數了一遍又一遍,不敢相信自己有這麼多錢。

外人很難想象她的艱辛。100元左右的月工資她拿了近20年,常常還不夠還賬的。最困難的時候,她連兩毛錢的藿香正氣水都買不起。常年忘我的工作和艱苦的生活條件,讓丁海燕積勞成疾。為了不影響學生上課,她小病小痛忍著,實在扛不住了,才找沒課的時間搭乘每天只有一趟的公交車,到100公里外的銅川市看病。2003年,她患了嚴重的雙側乳腺增生,兩隻胳膊疼得抬不起來。醫生建議住院治療,她卻謝絕了,只帶了一些藥就回到學校。從此,藥再也沒斷過。

同事們説,丁海燕就是工作太認真累出的病。為治病,她背上了沉重的債務,治療也斷斷續續。由於醫治不及時,乳腺增生轉為纖維瘤,並伴有多種並發癥。2017年底,腰背疼得直不起來了,她才去了醫院。診斷顯示,她脊柱側彎,胸椎、腰椎增生,隨後又查出腰椎失穩、全身性骨關節炎等疾病。她悄悄抹乾眼淚,藏起診斷書,又回到她熱愛的學校和學生中間。
有人説她是個教書狂。她説:“學生就是我的靈丹妙藥。只要和學生們在一起,就能忘記所有的病痛和不舒心。”

丁海燕的心思都在學生身上。凡是涉及學校、學生的事,她看到了、想到了就去做,很少去想這在不在自己的責任範圍內。搬進新校舍,她沒事就在校園轉悠,看哪存在安全隱患,教住宿的孩子整理內務。她不願看到因為漏想一點、少做一步,學生出現啥閃失。

“不能落下任何一個”

“非常感謝丁老師當時拉了我一把,每次想起來都很溫暖。”八年級學生王國斌説,4年前自己沉迷于遊戲,學習敷衍了事,父母著急沒辦法。是丁老師不斷鼓勵他,每週末把他和另外幾名同學叫到家裏寫作業,給他們做飯吃,晚上再挨個兒送回家,最終讓厭學嚴重的他“蛻變”成一名優秀生。

雖然沒給自己帶過課,但在七年級學生龍欣鈺心中丁海燕“最親”。龍欣鈺忘不了那次她和父母爭吵後負氣出走,被丁海燕遇到耐心地勸回家。後來一到週末,她就背著書包上丁海燕家寫作業。

有一名學生因身體協調性差、反應慢,體育課分組活動時,同學們都不願和他一組。丁海燕不僅給大家講道理,還在活動設計上花心思,讓大家在活動中體會到團結友愛的好處,從而真正接納他。

馬欄山區經濟落後,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始終是丁海燕重點關注的對象。由於父母是殘障人士,家庭教育缺失,學生小天(化名)性格有些怪異,經常哄騙老師、搞小破壞,與同學摩擦不斷。丁海燕時常關心他,教他與人友好相處,幫助他儘快融入集體。慢慢地,小天變得開朗、懂事起來,經常主動幫老師倒垃圾,還幫小同學端水、掃地。

在學生中間還流傳著許多關於丁海燕的感人故事。如她所説,在學校和班集體中,要讓孩子們手拉手一起進步一起成長,不能落下任何一個。而在她心裏,還裝著一個更大的集體。馬欄是多民族聚居區,她利用工作和家訪等時機,默默做了許多拉近民族感情、維護民族團結的事。她説,無論哪個民族,都是祖國的一分子,要緊緊團結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裏。

編輯:魯楊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大山深處“丁媽媽”
——記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陜西省旬邑縣馬欄齊心九年制寄宿學校教師丁海燕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