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學院:致李華的一封信

副標題:

來源:央視網  |  2024-11-13 15:39:01
央視網 | 2024-11-13 15:39:0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親愛的李華同學:

展信佳。

昨日已收到你的來信,得知你最近為一些心事所擾。你所煩憂的那些事,我想其實都關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學業上的抄襲,對未來職業理想的迷茫,和對涉及教師這一名稱後的種種使命的惶惑。你我同是師範生,我本也是同你一般迷茫,但最近所見所感,讓我有了一些思考,想分享與你。

在新年的爆竹聲中,我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安貞堡的路,不為其他,只是為近日堵塞的文思找到一些新點子。親愛的同學,不知你可見過如此景象:即便是在冬日,碧空中的陽光依舊耀眼,山野間的樹木依舊青蔥。在幾年之前,這裡仍然是一副門可羅雀的冷清樣,但現在已經十分熱鬧了。古堡前是村民們的耕地和一池殘荷,因著冬季休耕,藍天配上滿目的雜草,倒有些“碧雲天,黃葉地”①的蕭瑟之感了。

但我的目光卻被一池殘荷吸引了去。見慣了夏日裏亭亭玉立的藕花,此時的一池殘荷更讓我驚心動魄。只見平靜的水面中,或直挺,或歪斜地立著幾枝失去生機的棕灰色的乾枯花梗,藕花早已凋謝,只有乾枯到卷邊的荷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晃。堡內人潮擁擠,池邊卻是冷清,我離開吵嚷的人群,躲進了這一方小天地。

親愛的同學,還記得我們幼時學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②嗎?這景象此刻正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在我眼前。周敦頤先生所見之蓮中正而不染污泥,美麗卻不妖艷,我所見之殘荷亦然。雖失去了夏日那樣的勃勃生機,但她的枝幹依舊挺拔,無一絲曲折之意,即便強風摧折,它也寧可折斷自己的身體,也不會彎曲半個弧度。

心下不免感嘆,好一池殘荷!乾枯的枝幹不減她年輕時的風采,通透的心中裝得下徐徐清風,這樣看來,她反倒多了些我們常説的一種高潔品質——廉。驟然之間,思緒洶湧,忽見屈原之高潔比汨羅江更加洶湧,陶淵明之氣節成就了一座終南山,范仲淹之清廉吹遍青州。

在大多人的眼中,“廉潔”一詞往往在官場中出現,去讚揚那些兩袖清風的百姓父母官,很少將這個詞與我們將來的職業——教師聯絡起來。其實,對於我們來説,廉潔就像日光一般,照耀著我們的一言一行。“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③我們所傳播的,所教授的不僅僅是文字,是文化,更是文明,它更多承載了一個人的思想,一片土地的歷史文明,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精神境界,一個集體的精神文化甚至整個社會的風向標。因此,我們需要用“廉”來約束己身,常常自查自省,成為能夠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其高潔之質,實在是令人敬服。思及此,我便憶起了一些陳年舊事。親愛的同學,想必你也聽説過前幾年的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事件。作為一名公眾人物,同時更作為一名擁有博士學位的研究者,他的行為被所有人所不齒。在學術研究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嚴謹治學也應當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代名詞。一切學術不端的行為都不應該出現在我們身上,急功近利的學術浮躁之風也不應該染指我們純潔的“廉”。是的,端正的學術之風,不為金錢名利所染的學術動機,也是我們作為師範生的“廉潔”。這樣的“廉”不應當是束之高閣的追求,而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底線”。當我們最起碼的學術良知被拋棄的時候,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會或多或少地沾染上不良風氣。因此,守住“廉”,守住我們最後的底線,是我們研究學術、教育學生的第一步,也是長久的無數步。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④金錢利益對人的誘惑從古至今從未消減,雖説金錢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古人早已提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説,可見“貪”已經影響到人們的生産生活了。古往今來,因貪而走上歧路的例子不勝枚舉。古有在南宋寧宗時的陳自強依仗著做過韓胄啟蒙老師的資歷,貪贓枉法而最終死於流放之地,今有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副院長楊建農利用音樂廳牟利而受到處分。他們以職權之便為自己牟利,雖是一個師者,但以師者之名,行貪贓枉法之事,實在是有悖為師之道。“富潤屋,德潤身。”⑤金錢的富足固然能夠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帶給我們物質上的滿足感,但是卻給不了我們精神生活上的提升。有了前車之鑒,我們也當警醒:作為師範生的我們,若將物質富足作為終身追求,那麼最終也會走上陳自強亦或是楊建農的不歸之路,在物欲中沉淪,逐漸迷失精神的自我,從而逐漸腐朽,只剩下物質的空殼。當然了,儘管古今以來有許多貪污腐敗的例子,但我們也能看到人們對於廉潔自持的不懈追求。且看張桂梅紮根深山數十載,不懼風雪,但為萬千孩子出深山;再看那花甲之年進苗鄉的陳立群校長,退休後婉拒高薪,遠赴山區,為那些孩子們帶去一縷燭光;再看那張萬波老師致力於鄉村教育二十余載,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刻苦鑽研,得到許多學生及家長的肯定。由此可見,精神境界的保持和提升靠的是堅守初心,自我約束和以知識伴終身的學習意識。因此,將來走上三尺講臺之時,對於財物和權利,我們應當做到“取之有道”,知道有何不可為;對於知識的學習,當是孜孜不倦,窮極一生,盡力而為。

親愛的同學,你還記得我們從前一起看的電影《無問西東》嗎?電影中,清華學子沈光耀雖出身名門,但他卻在抗戰時期自願入伍,最終壯烈犧牲。他並非為了功名利祿,而是強烈的對於祖國人民的責任心,鼓舞他遵從內心的呼喚挺身而出。這樣想來,廉潔,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國家的負責。我們的職業是特別的,我們在用自己的雙手孕育祖國的未來,肩上所背負的責任之重大可想而知。我們將來應當做到的不僅是教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更要引導學生走在康莊大道上,指引他們人生的方向,樹立正確的義利觀、是非觀,培養他們面對金錢誘惑時能夠毫不動搖的淡泊意志,教他們要在面對權勢壓迫時有劉和珍君的錚錚鐵骨。我們是學生除了父母以外最直接的榜樣,倘使我們丟棄了廉潔,那麼我們親手栽培的學生們也可能會入了歧途。祖國的未來陷入了泥沼,那麼這個社會也便危在旦夕了。也許會有聲音説:哪有你説的那麼嚴重!可我們都知道滴水尚能穿石,千里之堤也會潰于蟻穴。再小的一件事、再短的一句話都會對學生産生影響,更何況我們的行為是在學生的眼中,在學校的聚光燈之下,在社會各界的監督之中呢?沉溺在寶馬雕車之中,在一次次的“破例”中失去一位人民教師的初心,最終也許會成為教師的污點,眾人口耳相傳中那個“差勁的老師”,成為危害社會的罪魁禍首,我想這是每一個好老師都不願看到的,也不願成為的老師。

親愛的同學,我知道你也在迷茫于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自己為師者的廉潔。古人説“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⑥”就是在告訴我們要篤行實幹。廉潔的道理我們都明白,但我們真的做到了嗎?成為一名廉潔的教師不僅需要一時一刻的警覺,更要細水長流的品格陶冶。

“吾日三省吾身”。捧著自己的初心,問問自己,忠乎?信乎?習乎?自己的教學活動是否對學生有所幫助,不曾因外物而影響了教學活動呢?與自己、與學生做的約定是否言而有信呢?每日是否有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陶冶自己的情操呢?做好了這三省,解決了生活中一些細節性的問題,也便走出了廉潔的第一步。

跨出廉潔的第二步,便是要有教無類。這一點,早在千百年前,至聖先師孔子便已經提出來了。成為一名好老師,一名廉潔的老師,就要平等地愛護每一位學生,不因他的家境是否富有,不因他的外貌是否俊秀,更不因他的成績是否優異而厚此薄彼,區別對待。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同時以身作則,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那麼我想我們的班風也會是互相友愛,向善向上的。
流水而成江海,靠的是日復一日的奔流不息。廉潔的第三步便是堅持。一朝一夕的廉潔並不可取,那也許只是短暫的醒悟,在受到財權的誘惑的時候,仍然會深陷泥沼。一次又一次的墮落,只會讓我們在這些誘惑中愈陷愈深,難以自拔,最後甚至會成為“貪”和“腐”的主體,去成為破壞他人廉潔的“污染源”。真正的廉潔是要貫穿自己一生的人生信條,是堅持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是我們在解決大事小情上都要考慮到的必要因素。若是因為片刻的放縱或為一點蠅頭小利而打破堅持已久的原則,都有可能會在心中埋下名為貪慾的種子,長此以往,則必成大患。因此我們需要勤撣“思想塵”,常思“貪慾害”,常破“心中賊”,堅定心性,永遠站在光明之下,不給黑暗任何可乘之機。

親愛的同學,我們站在今天,面對著時代的考驗,思考一條新的教學之道,為師之道。回望昨日,打開歷史的書卷,聆聽教育大家們和先師聖人們的句句箴言,循先人之法而思己之不足。放眼未來,構想心中的藍圖,將廉潔作為立身之本,作為終身教學不可遺棄的一條準則。世界風雲變幻,不變的是我們的本心,是我們心中的愛蓮,更是我們堅如磐石的愛廉。
書不盡意,余言後續。

敬祝
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你的朋友:王玉
2024年6月

引用説明:

①碧雲天,黃葉地:出自范仲淹的《蘇幕遮》

②予獨愛蓮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出自周敦頤《愛蓮説》

③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出自韓愈《師説》

④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出自司馬遷《史記》第一百二十九章

⑤富潤屋,德潤身:出自《禮記·大學》

⑥子曰:“文,莫吾……則吾未之有得。”:出自《論語·述而》

編輯:焦思嘉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三明學院:致李華的一封信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