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觀察:從中職生到研究生,看職校生的成長之路——專訪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聶偉

副標題:

來源:央視網  |  2024-07-12 15:46:20
央視網 | 2024-07-12 15:46:20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記者/焦思嘉):2024年6月,中職生珂嘉瑋被華僑大學錄取為會計學專業的研究生;2022年的4月,中職生張煥騰成功“逆襲”,被清華大學錄取為研究生。從中專到研究生,這本不是一條順暢的“道路”,他們的成長蛻變與個人努力密不可分,國家提供的上升通道和政策支持也很重要。本期《職教強國》的記者採訪到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聶偉,看看從升學的角度來説,專家是怎麼説的。

記者:這些中職生逆襲到研究生,他們的成長之路是可以複製的嗎?他們是否是走了“彎路”的“天才”呢?

聶偉:這個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們國家對職業教育學生中職,包括高職學生給予發展的道路越來越寬,技能成才是一條路,獲得大國工匠、全國技術能手,包括在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教技能大賽獲得這些獎項,這是一條路徑,另外一條路徑就是升學的路徑,那麼進入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學生的升學路徑越來越多、越來越寬廣。在2000年之前,中職學生升學路徑是非常狹窄的,很多的中職學生,他是通過自學考試這種方式進入高等教育,讀了本科碩士乃至博士,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現在這近十年來,這種的路徑它越來越多,那這些學生可以通過“3+2”進入高職,讀了專科的學歷,還可以繼續往上讀本科,也可以通過“3+4”這種形式,上三年中專,然後再上4年本科,以這種形式獲得高等教育學歷,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那麼也可以通過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等等各種方式獲取自己想要的這個教育經歷。現在整體來講,現在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是開放的,越來越寬廣,我們在力圖給每一個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打造一個人才成長的“立交橋”,可以讓他通過各種途徑,達到自己的受教育的理想。想上學就可以一直上,就我們講的應屆畢業生他接著上學,也可以通過工作之後再來接著讀書。隨著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我們整個國家的終身學習這種學習型社會已經在逐漸搭建,所以這些整個大的這個政策教育體系的構建可以落到每一個學生個案的身上。可能大家看到的是“聚光燈”下的這個個案,其實更多背後的整個體系的支持和政策制度的這種強大的支撐。

記者:為了暢通中職生的升學路徑已經有哪些政策可以支持中職生的升學呢?

聶偉:具體來講有很多,剛才講到的“3+4”是指的是中職學生和直接上本科,三年加四年這個簡稱的意思;“3+2”就是中職三年加上高職的兩年,這兩種都是全日制的學歷教育。還有一種是五年一貫制的,就是初中畢業,參加中考的學生,進入這個學校之後,連續上5年獲得一個高職的學歷,它也是一種形式,那麼這三種是現在是最主流的獲得全日制教育學歷的形式。像剛才我講通過自學考試,這個成人高考,那是另外一種途徑,獲得更高的學歷。這些路徑我覺得到現在足以滿足我們學生,升學的這種需求和慾望,到現在來看,我們中職的畢業生,他只要想升學,肯定有學位,有學習機會供給,這個基本上沒有任何問題

記者:《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當中提到,選擇中職升學的人數越來越多,這反映了什麼情況?

聶偉:這反映了多方面的問題吧,首先隨著我們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逐漸富裕,老百姓對自己孩子受教育的年限會逐漸延長,這是一個正常的需要。是每一個人追求美好生活,他需要追求更高的教育層次,我覺得這是我們的正常需求。第二就是從經濟産業來看,我們的産業升級,我們要發展高端産業,要追求産業高端,需要更高層次,更高學歷水平的這種技術工人,高技能人才進入勞動力市場,所以孩子想接受更高層次的學歷教育,我覺得這個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有一點,現在中職學生升學比例,整體來看可能在60%或者多一點,三分之一多一點的學生還是直接就業的,就是大概是這麼一個基本的情況。這種情況已經跟以前相比,我們學生這個升學的比例,已經大大提高很多了,往前推20年,我們中職升學的比例可能在10%以內,就是個位數的這種概念,那麼現在已經拓展到50%-60%甚至更高。當然這個也有區域差異,不同的區域之間,這些中職學生升學的慾望是不一樣的,他也存在一些差異,有的地方會高一些,有的地方是低一些,按照我們現在整個國家的政策導向叫因地制宜。

記者:哪些專業的學生他們更願意選擇升學?而哪些專業的學生更願意選擇中職畢業直接就業呢?

聶偉:他這可能跟産業有關係,技術含量高一些,學歷層次理論水平要求高一點的職業,他可能會需要更長的受教育年限

而且我們有很多,特別是身體技能的這種習得,他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比方説藝術、雜技、唱腔、戲曲,像這種可能他從小就需要訓練,而且需要訓練很長的時間,我們講的“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他需要長學制、長時間進行學習。所以我覺得這可能是跟行業、跟産業、跟職業、跟崗位是相關的。

記者:哪些區域的人會願意選擇中職畢業之後就業?哪些學生願意選擇中職畢業之後繼續升學,他們有哪些方面的考慮?

聶偉:像傳統文化意識比較強的人,他一定要上學,一定要學而優作事的地區,他可能會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去上,接受更高的教育,學習更多的知識。相反在一些貧困落後地區,有的家長受教育意識比較淡薄一些,他可能覺得孩子上學無所謂,那他就不會有很強的求學慾望。在一些欠發達地區,另一個極端就是家長特別希望孩子一定要跳出“農門”,跳出這個山區,一定要上大學,他會有很強烈的求學慾望,存在兩個極端。其他經濟發達地區,一般來講,家長他不需要孩子過早進入勞動力市場獲取一些經濟收入,那他就不需要孩子這麼早就就業,那麼很多家長會認為,18歲工作了還是個孩子,還沒有長成人,所以他希望通過各種途徑,讓孩子接受更高的教育,到20多歲再去工作,他覺得心裏是踏實的。而且家裏面有這個經濟條件供養孩子,他跟我們那個時代可能不一樣了,需要你很早來就業來掙錢養家糊口,他們有這種需求。現在我們普遍來講,家庭對這方面的需求很小,隨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我們以前講叫“有學上”,現在大家希望“上好學”,所以他會選擇更好的學校,尋求更多的教育資源,來支撐孩子的未來人生的發展,讓他們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前景。

記者:從職校的角度來看,這些“偏才”“專才”的中職生,會啟發職校在職教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一些改變嗎?

聶偉:我們講所謂的“專才”和“偏才”,他是一個通用的俗語,他不是一個專用的概念。其實我們在職業學校,不管是中職還是高職裏面,會供給、會設置很多的專業供學生來選擇,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特長,去選擇適合他自己的這個專業去進行學習,當然也可以換專業,就是找到自己適合、喜歡的職業、喜歡的專業,有自己學習興趣,才有激發他這種學習動力,可能在職業學校裏面才能達到實現或者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這種教育的理想。我覺得我們現在整個職業教育的深化改革發展正在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和奮鬥。

編輯:焦思嘉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教育專家觀察:從中職生到研究生,看職校生的成長之路——專訪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聶偉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