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範校園欺淩,守護“少年的你”?——專訪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馬皚

副標題:

來源:央視網  |  2024-04-12 09:42:04
央視網 | 2024-04-12 09:42:04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記者/劉佳曈):今年3月25日是第29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為切實加強校園安全教育,提高廣大中小學生法治意識、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印發專門通知,決定從3月25日起,組織開展“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周”主題活動。通知強調,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積極聯絡公安、消防救援等相關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在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周廣泛開展校園暴力和學生欺淩防治、心理健康、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急救培訓和應急疏散演練專題教育。

校園欺淩問題一直是困擾學校和家庭的難題。2024年張藝謀新片《第二十條》在春節檔期熱映之後,未成年人校園欺淩問題也成為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這不僅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還關係到校園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

那麼造成校園欺淩的原因有哪些?解決校園欺淩問題該如何破局?對於遭受了校園欺淩的孩子,我們能做些什麼?央視網《中國教育觀察》記者採訪了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教授、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馬皚。

《中國教育觀察》:關於校園欺淩,法律有哪些規定?

馬皚:涉及到校園欺淩的各種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多達16項,各省還有一些專門的相關法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這些法律當中,對欺淩行為、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都有專門的定性和定量。定性就是它的性質,而定量就是該如何去處置,包括家長、學校都有哪些責任等。

《中國教育觀察》:造成校園欺淩的原因有哪些?

馬皚:校園欺淩是一個大的概念,而具體到一個案件,它的原因應該是各有不同的。如果説抽取一些比較典型的例子,應該第一個就是情緒性的問題。欺淩別人的孩子本身因為生氣,因為和別人産生矛盾,情緒驅使下他去欺負別人。第二種其實就是態度上的問題,主要針對一些相對弱勢的孩子進行霸淩,咱們經常説“軟柿子好捏”,而且這種態度上的霸淩經常是以歧視、看不起或者把這個同學邊緣化作為特徵的。第三種就是各種需要而引發的,比如説他缺錢,他向別的同學去要錢,別的同學如果抗拒,那麼他可能會使用暴力,這種暴力往往跟他個人的具體需要有關。最後一個比較常見的就是小群體對某一個人或其他人的霸淩,這裡邊就特別有未成年人的特點了。在一個小群體當中為了能夠被這個群體所接受,有的孩子就特別會做出從眾的行為,這種從眾的行為就導致他本來並沒有欺負別人的惡意,但是團體當中的領導者或者其他人提出要做什麼,為了能夠得到這個群體的認同和接受,他也會積極主動地去做。在現在的案例當中,這種小群體形式對個別學生進行欺淩的現象應該是最多見的。

《中國教育觀察》:留守兒童為何容易成為校園欺淩的受害者?

馬皚:留守兒童既可能成為被害者,也可能成為施暴者,這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定論。那麼為什麼留守兒童更容易被別人欺負呢?在校園欺淩當中有一個特別明顯的青少年的特點,就是尋求這種自我成人感,做出一些小孩不敢做、大人才敢做的事情,欺負人其實就有這方面的特徵。那麼他欺負誰呢?他肯定不會跟那種比較強大的、或者人家本身就有一個小群體的同學作為對象,他會經常欺負那些缺少社會支持的孩子。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就特別缺少社會支持。此外,平時不太跟其他同學交往,比較木訥、獨往獨來、甚至比較內向和壓抑的孩子容易被別人欺負。留守兒童之所以容易被欺淩,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在學校所表現出的行為和性格上的特點明顯具有弱勢的特徵,所以他們容易被欺淩。你看從社會支持系統的角度來説,我欺負了你,你可能連一個給你撐腰的家長都沒有,好欺負,沒有成本,這是許多欺淩其他學生的學生經常有的想法。

《中國教育觀察》:孩子遭遇校園欺淩會有哪些表現?家長應如何察覺和正確處理?

馬皚:孩子如果遭受了校園欺淩,一定會有一個現象,就是反常,這一點一般的家長都能夠發現。那麼這種反常表現在哪幾個方面?第一就是行為上的反常,他回來以後本來是經常跟家長在一起,或者在客廳,但是一回家就進到了自己的小屋裏關上門。第二就是身體上的反常,如果被人家欺淩了,身體有傷,他一定不會特別主動地展示給父母,他會有一些掩飾。第三個就是情緒上的表徵,包括不説話,自己悶悶不樂,平時是一個愛開玩笑的孩子,這個時候突然就不太説話,這些情緒上的特徵有經驗的家長都能夠及時地捕捉。我想每一個家長無論工作有多忙,每天不管是用視頻的方式,還是面對面的方式,都要和孩子有一個交流。我們特別地希望家長每天晚上在孩子臨睡之前能夠跟他聊上10分鐘,讓他講一講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今天有什麼收穫,別老去問他的學習、功課。只要家長願意跟孩子做這種相對平等的溝通,孩子願意跟家長説實話,那麼就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如果孩子能説實話,那麼他在校園即便是遭受了欺淩,他也會大膽地跟父母説。許多時候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説,一是説了以後怕家長責備,二是説了以後可能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因為他也不能每天把家長帶到學校去,三是也可能是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在逆反期,他沒有想跟家長交流、溝通的意願,因此主動權還是掌握在家長的手裏。多跟孩子溝通,多去發現這些反常,你就能夠知道孩子在學校是不是健康成長。

《中國教育觀察》:預防校園欺淩,家校社誰才是責任主體?

馬皚: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永遠是家長,但是在學校他的第一責任人應該就是學校的老師和校長,到了全社會我相信每一個成年人其實都是每一個孩子該有的道德上、義務上的監護人,所以如果簡單地去認定可能不是特別地公平公正。我相信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但是如果落實的話當然還是首先要強調家長的責任,因為一個孩子會不會欺淩別人、是否容易被別人欺淩,很多時候都跟他的個性特點有關,而這個個性特點的養成,10歲之前就已經在發展了。家長主要的工作,還是在孩子10歲之前就要做,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培養孩子的自信,讓孩子遇到欺淩的時候敢説出來,敢向老師告發,敢向父母説實話。説來説去,家長這個第一責任人的義務是最為重要的。

《中國教育觀察》:旁觀學生面對他人的校園欺淩行為該如何做?

馬皚:在未成年人這裡我不是特別建議他們見義勇為,原因就是他們本身還是一個弱勢群體,如果説他有足夠的能力去站出來、去幫助被欺負的同學,他也可能遭到別人的霸淩。不管什麼時候生命至上永遠是第一原則,所以我認為還是要建立一個學校內部共同反欺淩的體制,用寫信的方式、向老師舉報的方式,都是這些旁觀孩子可以去做的。每個旁觀孩子應該有一個基本的理念,今天是那位同學被欺淩,如果我們不積極地團結起來去抵制和面對這種惡行的話,可能下一個就是自己。只有把自己也加入到這種可能的危險行列當中,他才會有這種自覺的意識。當然這一點還是要靠學校的組織,要靠老師的鼓勵,要讓孩子們敢向老師説實話。

《中國教育觀察》:對遭遇校園欺淩的孩子,除了心理輔導,我們還能做什麼?

馬皚:心理輔導有點像急救,但是校園欺淩所留下的精神上的傷害需要很長時間去漸漸地進行彌補。最好的力量從家庭而言是陪護,從學校而言是融入某個群體,從老師而言並不是專門給這個孩子特別的關注,而是要在暗中漸漸地發現他的變化。從學校這一端來説能夠被更多的同學接受,能夠有朋友,能夠有共同的興趣,有學習上的相互幫助,這是在校園內的陪護,而這種陪護能夠迅速地讓孩子通過融入到同輩人群體當中,漸漸地減輕已經發生的欺淩給他帶來的心理傷害。從家長端來説,不光是陪護,還要建立跟孩子溝通的基本渠道,能夠讓孩子跟家長説實話,那麼這種心理輔導就發揮了作用。

編輯:劉佳曈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如何防範校園欺淩,守護“少年的你”?——專訪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馬皚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