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醜武江

副標題:

來源:教育部  |  2022-08-10 10:39:50
教育部 | 2022-08-10 10:39:50
原標題:
正在加載

他以“仁愛”之心與學生相處,對學生的愛無限延伸。他沒有英雄壯舉,但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彰顯功力。他沒有豪言壯語,但在獻身於職業教育的追求中孕育春天!他就是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動物科技分院院長醜武江,一個善於打破常規、對創新充滿激情的人。 

打破常規辦昌吉畜牧學院 

在新疆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轉變進程中,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瓶頸。 

2003年,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提出為昌吉州畜牧業大發展培養“百千萬畜牧人才”的計劃,決定用5年左右的時間,為昌吉州培養百名掌握高級畜牧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精神、懂經營會管理的高級人才;培養千名熟練掌握畜牧業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培訓萬名畜牧從業人員。這一想法正好與昌吉州的人才發展戰略不謀而合。 

作為具體承擔培訓任務的動物科技分院院長,醜武江認識到,僅靠學院一家難以完成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必須集政府、行業、企業、學院之合力,由此催生了一個新的辦學共同體——昌吉畜牧學院。2003年,由昌吉州政府&&,學院動物科技分院、昌吉州畜牧局、11家畜牧龍頭企業共同組建了昌吉畜牧學院。昌吉畜牧學院實行辦學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醜武江擔任常務副院長,主持日常教學工作。它構建了一個“政府&&、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學院實施、多方受益、互惠多贏”的平臺,第一次把政府、行業、企業與高校緊密地結合了起來,讓政府、行業、企業真正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實現了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學院就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的願望。 

昌吉畜牧學院辦學理事會成立5年來,由最初參加的11家畜牧龍頭企業發展到56家,並按專業方向成立了養牛理事會、養羊理事會、養豬理事會等8個理事會分會,涵蓋了養殖業的整個産業鏈,為大中型畜牧企業輸送了1500余名高職畢業生,為昌吉州、縣(市)、鄉、鎮培訓三級畜牧從業人員近8000人,畜牧獸醫技術骨幹700余人;每年為基層培訓春秋季防疫技術人員500人,培訓家畜繁殖高級技術人員1100名。 

醜武江興奮地説,這項工程的實施將有力地推動昌吉州農業産業化結構調整和現代畜牧業發展。 

把課堂直接搬到企業裏 

畢業于新疆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專業的醜武江,給學生們教授養牛技術、養豬技術、家畜繁育、家畜解剖與生理等課程。多年來,職業技術學校培養人才的傳統教學模式是“三階段”教學模式:先文化基礎課,再專業基礎課,最後是專業課。在教學過程中,他發現:“黑板上養牛,課本上種田”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授課方式造成職業教育與生産實際不接軌,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企業和市場的需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面對一張張稚氣的臉龐,一顆顆熱烈跳動的求知之心,醜武江心急如焚。如何優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難題,擺在了醜武江和他的同事面前。 

經過深入調研,2002年初,醜武江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到企業裏去上學。也就是把學生放到企業培養,學校和企業共同研究培養人才的課程體系,共同研究開發培養人才的教材,共同選定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師資,共同實施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計劃,共同尋找學生就業渠道。學生邊學邊幹,在企業內部學習成長。這樣一來,就解決了理論學習與生産實際脫節的問題。  
對於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剛開始也有一些人不理解。按照傳統觀念,學生應該在學校學習,怎麼跑到企業去了,這樣能培養出合格的學生嗎?面對疑問,醜武江當時壓力非常大,但是他想,學生通過學校學習,最終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把孩子送出去,送到工作崗位上。醜武江對學生們説,“我們要用實踐來證明,我們辦的是金牛班,不是草牛班!” 

就這樣,2002年秋季開學,動物科技分院養殖專業的24名大學生進駐新疆金牛股份有限公司奶牛養殖場,把課堂直接搬到企業裏。作為職業教育的一種全新的辦學模式,“金牛班就此誕生!” 

“金牛班”的理論課與在學校課堂上的理論課教學方式完全不同。“金牛班”教師通過3種方式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一是問答式,即教師隨時隨地結合理論解答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二是專題式,即教師結合理論知識就學生在實踐中遇到最多的問題進行專題講授;三是每天晚上學生完成白天的實踐後,進行兩個小時的理論知識講授。在企業裏,實踐課和理論課交替進行,學生的實踐技能很快得到提升。 

這種“工學融合”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理論的積極性。“金牛班”畢業的姚兵文深有感觸地説:“‘金牛班’給我們創造了一流的實習條件,為我現在的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他現在負責石河子143團和沙灣片區大約3000多頭牛的飼料開發和疫病防治工作。 

“將教學班辦到企業”還讓學生感受到了企業文化、職業道德和認識社會等非技術能力的熏陶和培養。回族學生馬超,現在已經是北京一品功夫食品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片區經理。他説:“在‘金牛班’,我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這讓我終身受益。” 

通過大家的努力和不斷完善,經過3年,24名大學生高質量地對口就業,其中有6名是廠長助理,其他學生都是主治獸醫和主要崗位上的技術人員。《中國教育報》于2003年6月18日在頭版以《“零距離”辦學理念》為題報道了“金牛班”的辦學之後,又兩次跟蹤報道了“金牛班”的辦學情況。 

如今,畜牧獸醫專業“工學融合,在企業中辦學”——“金牛班”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新疆乃至全國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創新的一個標桿。 

醜武江從開辦“金牛班”的成功實踐中得到啟示,在此基礎上,他先後與企業合作,開辦了以企業名稱命名的“泰昆班”、“天康班”等“訂單班”。這些“訂單班”,成為學院加強校企合作、推進訂單培養、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張靚麗名片。動物科技分院2000多名學生中,70%的學生都參加了校企合作班。這些學生畢業後不用自己再去找工作,直接就在實踐學習企業就業。 

到目前,畜牧獸醫等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達到了100%,有的單位還為看中的人才打起了“爭奪戰”。300多名學生學有所成,在全疆畜牧獸醫戰線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這種旨在實現“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零距離、學生學習與崗位零距離”的職業技術教育模式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已在全國許多地方推廣。 

“三位導師制”提升學生職業道德 

面對職教模式創新獲得的成功,醜武江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説“教育不僅僅是教知識技術,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學會做人。”醜武江明白,在職業教育中,不能忽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他從教24年,曾經長時間擔任班主任。對於學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醜武江有著自己的獨特方式。他認為,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良好、健康的人際環境中耳濡目染、逐漸養成的。學高方可為師,身正才可成范。如果自己只是學生知識技術上的導航者,不是道德修養方面的領路人,再好的職教模式也無法可持續發展下去。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醜武江幫助學生制訂學期計劃、年度計劃、職業生涯規劃,將大目標細化為每一天的小目標;同時,他還把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目標向全班學生公佈,常年堅持與學生一同上晚自習,在與學生肩並肩的努力中一起品嘗收穫的快樂。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他時時提醒自己,提醒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要做一個有高尚道德修養的專業技術人才。 

但這樣就夠了嗎?醜武江把視野放大到了學校之外的企業實習生身上。實踐教學比重大,學生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在企業一線度過,是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與此同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往往成為空白。經過努力,醜武江在實踐教學中建立起了“三位導師制”,即學校班主任、專業指導教師、企業技術人員三位一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三位導師制”的實施,使到企業指導學生實踐實習的專業教師也擔負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務,企業的技術人員也成為參加實踐學生的德育教師,在指導學生參加生産實踐的同時,將職業道德等德育內容傳授給學生。他認為,企業的技術人員當中不少是品德和技術雙過硬的人才,對職業道德、做人道理等都有很深的理解和認識,讓他們在實踐崗位上講德育,實際上就是在“現身説法”,其效果是再好不過了。 

經過3年的實踐,“三位導師制”獲得了巨大成功。許多企業反映,這些學生變化很大,他們視企業為家,珍惜工作崗位,職業道德水平有了極大提升。這些企業同時表示,願意把前來實踐學習的學生吸納為企業的員工。“思想道德的水平提高了,學生找工作都不用發愁了”。“三位導師制”德育模式真正達到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流動動物醫院”開到農牧民家 

在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所在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的農村和牧區,人們經常能看到3輛小麵包車往來穿梭,一會兒在這個農戶家的養雞場,一會兒又在那個養殖戶的奶牛場,十分忙碌。這些小麵包車就是醜武江創立的專門為農牧民服務的“流動動物醫院”,學校教師輪流去為農牧民養殖戶服務。 

創立“流動動物醫院”起源於4年前的一次技術服務。有一次,一位養殖戶找到醜武江,説自己養的一頭奶牛被獸醫判了“死刑”,希望他幫忙看看。經過醜武江的治療,這頭奶牛起死回生,為這位養殖戶挽回了1萬多元的損失。從那以後,那位養殖戶渴望又充滿期盼的眼神讓他久久不能平靜。醜武江當時就想,何不利用學校專業教師的技術優勢服務農牧民呢?可是怎樣服務才能讓農牧民滿意,卻又成了難題。後來,醜武江想到開設一個“流動動物醫院”,讓教師輪流去為農牧民服務。2006年,由一輛小麵包車、兩名教師組成的“流動動物醫院”成立了。 

經過多年的努力,“流動動物醫院”已擁有了1個門診部和3輛小麵包車,每年治愈的牲畜1000多頭,為農牧民挽回了大量經濟損失。現在,“流動動物醫院”發展到了4家,越來越多的農牧民養殖戶得到了來自學校的技術支持。如今,農牧民的牲畜、家禽遇到什麼疑難雜症,只要給“流動動物醫院”打一個電話,很快就能得到幫助。 

2005年至今,醜武江一直擔任昌吉市科技特派員、烏蘭烏蘇鎮科技特派員,在繁忙的教學、管理工作同時,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積極投身基層科技服務。在擔任昌吉市科技特派員期間,他指導昌吉市六工鎮華盛兔場開展技術革新,扭虧為盈,並受到自治區科技廳專項支持。在擔任烏蘭烏蘇鎮科技特派員期間,他為養殖戶開展科技服務200余次,培訓養殖戶540余人次。自2003年起,他擔任昌吉武警部隊綠色證書培訓講師,累計為部隊培養後勤飼養技術人員300余人次。 

除了直接為農牧民提供技術服務之外,醜武江還依託課題研究編寫了《養豬》和《家畜繁育》專業教材,主編了校本教材《動物防疫與品種改良》、《養牛應用技術》。這些教材科學實用,成為農牧民養殖生産中的好幫手,被農牧民譽為能請到家的“養殖老師”。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醜武江2002-2012年連續10年獲得校級“優秀教師”,2004-2011年連續8年獲得“優秀共産黨員”。2005年、2006年被昌吉州教育工委授予“優秀教育工作者”,2004-2006年被評為“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2007年6月,他又榮獲了自治區教育系統的最高榮譽“自治區優秀教師”。 

2007年10月,醜武江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2008年,榮獲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所帶團隊2010年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  
面對榮譽、鮮花和掌聲,醜武江只説了一句話:“還有很多人比我更優秀,我還有很多要做的,希望高等職業教育的路子能越走越寬”。  

編輯:魯楊 責任編輯:魏曼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201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醜武江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