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觀察
-
中國教育觀察
-
中國教育觀察
-
中國教育觀察
-
少兒守護人 鄭樹國 口腔衛生
-
主題教育
-
保護視力
-
主題教育
-
家庭教育
-
中華先鋒人物
-
中國動漫觀察
-
六一兒童節
-
育兒消費
-
孩子 寫作業
-
閱讀能力
42年教師生涯,她的課堂裏永遠是座無虛席;57載人生歲月,她的臉上總是陽光燦爛。
她的第一學歷是初中,如今卻是“985”高校湖南大學的博導。她不是輔導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心理老師,更沒有任何行政職務,但她的身邊總是圍繞著大批學生粉絲,聆聽她吟唱唐詩宋詞,分享她的人生感悟,享受著她源源不斷注入的正能量。
學生對她有許多尊稱:“美女博導”、“媽媽老師”、“湖大一姐”、“心靈導師”、“育人大師”。
“其實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享受學生成長的幸福。”她這樣定義自己。
她,就是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胡遂。
不蒙祖訓,授業解惑鍥而不捨
胡遂是名門之後,她的先祖胡林翼與同是湖南人的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並稱為晚清四大“中興名臣”。
“兵可挫,氣不可挫,氣可偶挫,而志終不可挫。”作為胡林翼的玄孫女,57歲的胡遂多年來努力踐行先祖的教誨。
胡遂成長于“文革”年代,因為“讀再多的書也要下鄉”,更因為父母年老要養家糊口,1971年初中畢業才15歲的她,成了一名小學教師。
受祖輩影響和家庭文化熏陶,胡遂6歲前已遍讀《唐詩三百首》、《論語》、《孟子》等,小學期間又讀了《青春之歌》、《牛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大量優秀文學作品。如此紮實的“童子功”,再加上同為教師的父親殷殷賦詩相勉:“教育吾家事,憐兒燕翼新……訓蒙方任重,養正貴諄諄”,小學、中學,語文、數學、歷史、政治,20歲前,年輕的胡遂就完成了許多教師所沒有的教學經歷。
1977年恢復高考,愛讀書的胡遂當然也躍躍欲試,但學校力挽,並送她去函授學習。工作為重的胡遂,將大學夢暫時擱置。
“不行,還是要讀書。”越讀書,胡遂越覺得自己知識儲存不夠,她還是想上大學。那是1985年,她已結婚生子。
“還考什麼大學,你的水平乾脆直接考研。”從湖南師範大學畢業的丈夫建議。或許是丈夫和先祖名言的激勵,她當真報考了湖南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的研究生。
初中學歷考研,這中間的知識鴻溝,無疑像一道天塹一樣阻隔著胡遂。要想成功,只有付出倍于常人的努力。
最難的是外語。那時胡遂已回到小學做教導主任,白天要工作,下班要做家務、帶孩子,學習只能見縫插針。她回憶説,為了記單詞,她常常是把衣袖褲腿捲起來,手背上、手臂上、小腿上到處寫滿單詞。這樣,給女兒喂奶的時候,蹲下來洗衣服洗菜的時候,隨時都能背單詞。“規定自己每次記7個,太多了記不住,太少了又划不來。”對於往事,她仿佛歷歷在目。
苦心人,天不負。1985年9月,胡遂考研成功,師從著名教授馬積高。畢業後留校任教。2001年,調到湖南大學,2002年,已晉陞為教授的她,開始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河北大學著名教授詹福瑞。
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胡遂以紮實的古文功底、廣博的知識面和充沛的激情,在她熱戀的大學講臺上,在全國各地的各種講座中,為數以十萬計的學生講授中國古代文學史、唐宋文學、唐宋詩詞研究、中國佛學與文學、佛教文獻概要等課程,並主持了兩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撰寫了多部學術專著與教材,在國家權威報刊上發表論文60余篇。課堂上,她總是以自己的經歷、以先祖的名言,激勵學生。
“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這期間,她還積極致力於對湖湘文化的整理、研究與弘揚,主持《胡林翼全集》的古籍整理工作。為這項國家課題,她跑遍北京、武漢、南京、湖南等多家圖書館,還多次深入益陽檔案館、家鄉益陽赫山區泉交河鄉等地,收集有關胡林翼作品的版本、善本、原始手稿、文物、家書和刻印本,哪兒有資料就立刻跑去哪。整理工作前後歷時8年,目前全集基本完成。但還有作品尚未完全蒐集到,這多少讓她有點遺憾。
2007年,她還受邀參與湖南教育電視臺“湖湘講壇”拍攝,節目播出以後,廣受好評。但沒想到的是,也惹出了一場風波。在講述《風流儒將胡林翼》時,因在節目中提到“胡林翼與兩江總督陶澍的女兒成婚之後,仍流連于煙花之地”,這段短短三分鐘的話,卻被某媒體斷章取義地提出來,受到網友指責,甚至被斥為“不忠不孝”,“有嘩眾取寵嫌疑”。
胡遂不禁有些心寒。其實,這段話她本是從學術角度出發的,她的本意是要教育學生,任何人都不是完人,只要能改正錯誤,就能成為一個好人,可惜一些媒體卻斷章取義,顛覆了本意,折射出不應有的功利與媚俗。
風波未能阻礙她推廣湖湘文化的腳步,2012年,胡遂又首倡《湖南九章》評選以弘揚湖湘文化,受到湖南省委高度重視。徵集評選活動歷時兩個月,最後選定9篇經典文章,包括屈原的《離騷》、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等,作為湖南向外界展示湖湘文化的高端名片。
做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毫無疑問,胡遂的課是湖南大學最受歡迎的課之一,其火爆程度絲毫不亞於追星族對明星的追逐。
2001級學生戚家坦,是胡遂在湖南大學教的第一屆學生。如今回憶起來,戚家坦仍記憶猶新:下課後要趕到另一棟教學樓上胡老師的課,往往找不到座位,因為其他專業慕名來蹭課的學生早就把位置佔滿。
博士生邢爽,10年前讀本科時第一次聽胡遂的課,“就被她渾身下上洋溢著的智慧和才華所吸引”,“有穿越的感覺”。她説,聽胡老師講唐詩宋詞,聽老師低吟淺唱,大家好像回到了唐宋時代,眼前能浮現出盛唐氣象,大宋畫卷。“胡老師聲音非常洪亮,底氣特別足,唱詩誦詞特別有古韻”。
同事牛海蓉,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也是主講唐宋文學。但她自認“比不上胡老師”。胡遂古詩詞隨手拈來,講杜甫的《新婚別》,她能“順手拈來幾十首”,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同時還結合當下的現實,“學生怎會不喜歡聽?”她説,在研究生面試時,有老師出題要求本科生背某某詩詞,學生和主考老師都接不上,胡老師卻能背得一字不差。
“在湖大,不聽胡老師的課簡直就是一種損失。”“她是為講臺而生的人。”“講課特別有情趣,豪放婉約共存。”採訪中,無數師生這樣評價。
還有學生在網上寫著這樣的話:“胡先生只授了我們一年的課,而為我班眾生集體敬仰,算是特例。其實,細細想來,先生並未給我們留下什麼印象深刻的事例,如深夜挑燈備課、帶病堅持上課累倒講臺或者冒雨送生病學生去醫院之類的動人事跡,來叫我們感動。但先生平和、淡定的人格魅力與堅持傳道授業解惑的為師之道卻是我們最歡迎的。先生授課是常把唐詩宋詞當茶來品的,令人如沐春風。課餘則更多地和我輩聊些閒散的話題,諸如做人、做事、做學問,雖然多是傳統的經世致用之學,但于日後走上社會的人生道路的確受益匪淺。”
何謂麓山湘水精神?胡遂歸納為兩條:一是獨立的精神;二是開創的精神。唯有獨立,才能守住自我,唯有開創,才能實現自我。胡遂認為,湘水畔的兩個相距2700多年的文人身上熔鑄了這兩點:此二人便是屈原和毛澤東。屈原身上有一種“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獨立、桀驁精神,毛澤東有一種“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舍我其誰的開創氣概。
“感悟山水,儒釋道三家各有其説。”胡遂又將三家之觀點一一例舉,但每每分析之,她都是從中找出催人奮進之處:儒家生生不息的精神狀態,道家“如嬰兒之未孩”般的生命意境,如釋氏“故能與天和”的心靜如水境界。
“這樣的課堂,哪是在讀古詩詞,分明是是心靈按摩,是教育我們該做怎樣一個人,給我們以做人的目標、氣度和境界。”學生黃濤在博客中寫道:默默體會麓山湘水精神的真正內涵,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秉承智者的靈氣與偉人的堅毅,接過先輩們留下的寫著獨立精神與開創精神的旗幟,守住自我,擴展自我的生命天地,向新的時代邁出堅定的步伐!
這樣的課堂魅力,從何而來?
胡遂引述了《庖丁解牛》中的一句話:“恢恢乎其遊刃必有餘地焉。”她説,任何一門課,你對自己都要有這樣的一種要求,要達到這樣的一種境界。
這樣的境界,非等閒功夫能至。比如吟誦古詩詞,就窮盡了她一輩子的努力。中山大學教授董每勘先生曾住胡遂家附近,少年胡遂就跟從他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唐詩宋詞吟唱;讀研時,又師從著名教授馬積高等人,領會精義;在河北大學讀博時,聽説古籍研究所的詞曲學教授劉崇德,將工尺譜翻譯成五線譜,出版了《九宮大成詞曲譜》,她登門求教。
而相對於名師傳授,胡遂的“霸蠻”無疑更為重要。實際上,一直到後來讀了博士,做了教授,胡遂還一直保持著考研時見縫插針的學習習慣。為背誦更多的古詩詞,她總是將這些詩詞們用磁帶錄下來,然後在做家務時,邊做邊聽。後來電子技術發達了,她又找到一種軟體,將電子文檔轉化成有聲讀物。“何以解憂,唯有MP3”她對學生説,而用她先生的話説是,“家務勞動成為了課間操”。女兒20多年裏最深的印像是一覺醒來,媽媽總是在聽什麼。而胡遂自己則謙遜:“10萬首唐詩宋詞,可惜我還只背得幾千首,差得遠。”
其實,胡遂的課堂魅力絕對不僅僅是其知識面的遊刃有餘,更重要的是她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責任。她説,人生三大幸福,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她還説,“傳道授業信可樂,富貴于我浮雲走”。所以,她的課堂,總是充滿激情,總是將自己的人生感悟傾囊而出;所以,她的課,聽起來更像與一個個活生生的古人對話,感受著他們崇高的品質和精神,而不是死守故紙堆裏;所以,她在教學任務之外,還廣開第二課堂,為學生開講座,教學生如何處世為人,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像青松一樣,有一顆緊緊紮根在山崗的強大的內心。有時,胡遂一週有四五個講座,校內外,省內外,以至於常常忙得“連駐足看看池塘裏的荷花的時間都沒有”。
讓學生的生命綻放光彩
實際上,僅僅只是課堂魅力,胡遂還不可能被數萬學生評為“我心目中最敬愛的老師”。
“她最喜歡的是走進學生,與學生聊天,幫學生解惑。”湖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唐亞陽説。
“從內而外自然流露著才情,生活得飄逸而詩意”,“不是美麗,而是華美”,同事評價。
“她像太陽一樣,總是把溫暖傳遞給我們。”學生感慨。
除了讀書上課,胡遂還特別愛到學生中去。她笑著説,自己當過14年中小學老師,養成的這個習慣是改不了。“16歲的時候,還膽大包天地把全班學生領到岳麓山頂上的雲麓宮睡了一晚上,看星星看月亮。”曾經有個學生得重病,只是任課教師的胡遂,帶著學生到醫院看他,並且組織學生捐款,自己也捐了1000元,最後籌措8萬多元捐款。
胡遂還特別愛帶著學生爬岳麓山聽風,到湘江邊賞月,寄情山水間,與學生探討人生。學生王彎彎説,這種情景,讓她常常想起孔子與他的弟子。
一位曾經的學生,因為相愛4年的女友離他而去,傷心欲絕的他從工作地福州專門跑到長沙,“向老師討求解脫良方”。胡遂將他領到湘江邊散步,給他講述佛典裏的一個故事:你和她無緣,你們的結束也不是壞事。她説,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一個興衰成敗的過程,“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將五十年興亡看飽”。師生説著説著,一人一句,吟起了《桃花扇》裏的詞句。
這樣的事太多了。一位大三女生,因失戀而痛不欲生,月光下胡遂陪她散步,上下五千年,眼前海內外,一個多小時女生還沒什麼觸動,“愛上小河是因為沒有見過大海”,最後,圍繞這樣一句話闡述,學生心結頓解,而這句話也在微博上廣為流傳。
“童年時最深的記憶是做完作業後,出門一看,一客廳的學生,多是女生,哇,像開了一屋子的花朵。”女兒田田形容自己的媽媽“是所有學生的媽媽”。
確實,從教42年,走到哪,胡遂都是學生最好的朋友。她的心中,除了女兒、母親,最掛念的也是學生。她將學生接到自家吃住,告訴學生自家住址、電話和電子郵箱,不論晝夜,有信必復,有訪必接。
大約是十幾年前,一個女生半夜來電,説是站在岳麓山腳下的一座高樓頂,馬上要跳下去。“媽媽騎上單車飛奔過去”,鄧田田至今記得這事。如今這女生已結婚生子,生活幸福。
胡遂説,青春本就有一段躁動的時期,人人都不例外,加上現在社會價值多元,就業困難,青年學生心理問題比較多。做教師的,關鍵是要給學生以信心、以鼓勵。“我們常説人心有七竅,這其中有什麼比信心更重要的呢?”她説,給他人以陽光,給自己以陽光,這就是積善,就是積德,就是生命的燦爛。
感念于要諮詢的學生太多,2008年初,不太會打字的她在新浪開博,談自己的人生感悟,回復學生的提問困惑,甚至包括學生父親的抑鬱症。迄今已發博文100多篇,點擊量達13萬多。
李婷婷是研二學生,來自吉林通化農村,家裏比較困難。“老師把我當女兒一樣”。李婷婷説,隔三差五,老師會偷偷給她一些零花錢;在網上買舊電腦發現還不錯,又給自己也買一台;偶爾逛街買衣服,還會給自己也捎上一件。去年胡遂重病住院,婷婷和同學們去看她,胡遂還惦記著婷婷生病的媽媽,給婷婷媽買藥,還送去營養品。
王彎彎來自山西大同,南方冬季的濕冷實在讓她受不了,沒想到正發愁時,胡遂給包括她在內的16個學生每人送來一床小被子,還有一套暖手的東西,甚至貼心地找裁縫做了小搭扣。之後的夏天,她又給他們送上小水壺。來自校方的統計:這些年,胡遂資助學生的款額,總數已超過6萬元。
“笑容,陽光,積極,正能量……老師,你就沒有難過不平的時候?你的負面情緒往哪去?”
“生不願封萬戶侯,亦不願識韓荊州。平生所願二三子,從容結伴雲山遊。青春已暮應衰朽,猶自風華如錦繡。世人問我何良方,我有詩筆懸河口。傳道授業信可樂,富貴于我浮雲走。”
胡遂自作的這首題為《四十初度》的七言古風。或許,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