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觀察
-
中國教育觀察
-
中國教育觀察
-
中國教育觀察
-
少兒守護人 鄭樹國 口腔衛生
-
主題教育
-
保護視力
-
主題教育
-
家庭教育
-
中華先鋒人物
-
中國動漫觀察
-
六一兒童節
-
育兒消費
-
孩子 寫作業
-
閱讀能力
“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知道餓肚子的滋味。當一個農業科學家,讓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麵饃,不再餓肚子,是我從小立下的志向。”——郭天財今年64歲的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從事教學和小麥科研工作已經整整40年。近日,當記者在該校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見到郭天財時,他正在指導學生做實驗。
親切,隨和,教授的儒雅中多了一些農民的質樸。除了帶研究生、博士生之外,郭天財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麥田裏度過。“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知道餓肚子的滋味。當一個農業科學家,讓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麵饃,不再餓肚子,是我從小立下的志向。40年來,我一直不忘這個初心。”
言傳身教,希望“幼苗”更茁壯
1974年,郭天財高中畢業被保送到河南農業大學。對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郭天財倍加珍惜,一走進大學校門,就埋頭書海,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的營養。1977年,郭天財畢業留校從事教學和小麥科研工作,從此,他與教書育人和小麥結下了不解之緣。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學上,郭天財始終堅持言傳身教。“做學問,首先要有好的人品和德行;搞研究,要踏實誠實,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這是他經常對學生講的一句話。
郭天財的課深入淺出、重點突出,注意用生動的實例闡明深奧的原理,有時還會穿插一些小幽默,學生願意聽、課堂效果好。直到現在,已經畢業二三十年的學生,提到聽他講課的感受時都讚不絕口。
王晨陽是郭天財所帶的1983級本科生,畢業讀研後跟著老師搞小麥科研,如今已是河南省小麥專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晨陽説,郭老師的課上得好,嚴格也是出了名的。他總會定期了解班裏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和科研進展情況,每週一次的學習交流會堅持了多年。
“在教學中,他是嚴師;在生活中,他卻像慈父。”郭天財的研究生“開門弟子”康國章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他經常教導我們,做導師的一定要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看待。因為上農業大學的大多是農村孩子,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差一點,除了做他們學業的導師,還要做他們人生的導師。”這個當年受郭天財資助的學生,如今是河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
腳上有泥,常把田間當課堂
農業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問。郭天財常説,作為農業大學的老師,如果身上不帶點兒土,腳上沒有點兒泥,一定不是合格的老師。
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技能,提高他們發現和解決生産實際問題的能力,郭天財經常把田間當課堂,把麥苗當教材,帶領年輕教師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及本科實習生,深入到小麥生産和科研第一線,查苗情、查災情、查病蟲草情,實地觀察高産小麥生長髮育規律,現場講解小麥生長特點,共同研究小麥高産栽培技術,並在校內外給學生提供實驗實習場所,讓學生把書本和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生産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該校作物栽培專業2015級碩士研究生齊雙麗告訴記者:“讀研究生前,郭老師就是我崇拜的對象。特別是近幾年,他年齡那麼大了,在小麥生長期裏幾乎天天泡在大田裏,晚上回到辦公室,還要整理收集的數據和材料到很晚。每當想要懈怠的時候,一想到郭老師,我就會感到一股力量在激勵著我。”
有學生曾經根據郭天財的工作日誌,專門做過一個統計。統計顯示,郭天財在小麥生長期的240多天裏,有186天都是在田間地頭度過的。
嘔心瀝血,只為糧倉更豐實
正是因為郭天財對小麥的癡迷和辛苦付出,這些年,他和他的研究團隊創造了小麥高産一個又一個傳奇。
作為“國家糧食豐産科技工程”河南課題主持人之一,郭天財領導課題組連創小麥15畝連片平均畝産717.2公斤、50畝連片平均畝産735.2公斤和100畝連片平均畝産751.9公斤的最高單産紀錄,並在國內率先創造了在同一塊土地上小麥、玉米萬畝連片平均畝産超過半噸(1524.74公斤)的高産典型,2014年又在河南修武縣創造了小麥平均畝産821.7公斤的全國冬小麥最高産量紀錄。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引領了我國小麥的高産方向,為河南小麥産量連創新高,為農民持續增産增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在中原大地廣大農村,許多農民都知道郭天財的電話號碼。“要想創高産,種啥?咋種?咋管?得問‘郭小麥’!”這句話,在許多農民中流傳,熟悉他的人都親切地叫他“郭小麥”。
“我出生在農民家庭,生長在農村,從小就與農村和農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畢業于河南農業大學,是河南農大的老師培養了我服務‘三農’的知識和本領;我工作在河南,是全國農業大省給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空間和舞臺。教好書、帶好學生,為農業生産作貢獻,是我應盡的職責。”郭天財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