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的探路者
——記2021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西平羅鄉中心幼兒園園長郭文艷

副標題:

來源:教育部  |  2022-05-09 10:46:10
教育部 | 2022-05-09 10:46:10
原標題:
正在加載

懷揣教育夢想堅守山區,做探索鄉村教育的實踐者。用青春拓寬幼教邊界,以執著培育鄉土文化。雙腳沾滿泥土,雙手攜起萬家,她讓淳樸鄉風催生農家幸福,讓優秀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題記

郭文艷畢業于河南省新鄉市第一師範學校,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中共黨員,2012年到輝縣市西平羅鄉中心幼兒園擔任幼兒教師,2015年擔任幼兒園園長。9年來,她堅守輝縣山區,以辦好山區幼兒教育為己任,腳踏實地,開拓創新,揮灑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太行山區譜寫了一支動人的鄉村教育之歌。

郭文艷先後榮獲“新鄉市模範班主任”“新鄉市優秀園長”“影響中原優秀名園長”“李芳式的好老師”“2019河南最美教師”“新鄉市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懷揣教育夢想,開啟山區從教之旅

郭文艷畢業于新鄉市第一師範學校學前教育專業。2012年,輝縣市教育局響應國家的政策,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她有機會參加了輝縣市教育局組織的招教考試,考取了位於輝縣市中心、辦學條件較好、辦園歷史悠久的輝縣市第二幼兒園。但就是在這時候,輝縣市為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而建設的川中幼兒園正需要教師,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郭文艷,對農村有深厚的感情,於是,沒有猶豫,沒有徬徨,她滿懷熱情,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城裏的優越條件,背起行囊來到了這所位於深山區的幼兒園,開啟了她的鄉村教育探索之路。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她深知鄉村的現狀。村莊人煙稀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居多,而老百姓思想的落後、對教育認知的欠缺更是她面臨的重要問題。她認識到,教育均衡不僅體現在硬體設施上,更應該體現在學校的軟實力上。鄉村應該有專業的教師和優秀的家長,鄉村的孩子雖然人在鄉野,但是應該心懷世界,應該和城市的孩子享受同樣的優質教育。鄉村學校的種種難題,應該如何突破?郭文艷嘗試通過各種方法來尋找答案。

開發鄉土資源,點亮山區幼教

山裏留守兒童多,為讓山區孩子享受到高品質的學前教育,她請專家把脈,帶領川中幼教人從當地實際條件出發,充分利用鄉土資源,因地制宜,探索開發適合孩子們發展的環境和資源。
為給孩子們提供學習活動的生態種植園,郭文艷帶領老師們一起勞動。種植園需要管理,她早晨五點鐘便開始工作,中午稍作休息便接著幹,一直幹到天黑,一天兩頭見星星。夏天太陽非常火辣,烤得人喘不過氣,她赤腳揮鋤,彎腰拔草、撒化肥,手腳都是泥,不知疲倦和勞累,稍有空閒時間就鑽到班上給孩子上課。有人到幼兒園找她,問園長辦公室在哪,老師們説我們園長幾乎從來不坐辦公室。她不僅是園長,還是一線教師,是幹活能手,無論多麼勞累,多麼艱苦,始終以身示範,她的這種實幹精神打動了老師和當地百姓。

在她的帶領下,老師們明白了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的課程觀,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都發生了很大改變。鄉村田野中的玉米皮、樹葉、石頭、廢布、廢舊竹簾,種植園中的花生、玉米、紅薯等,都成為了他們的課程資源。

她帶領老師們堅持採用參與式、體驗式、實踐式的學習方式,讓孩子們參與其中,親身體驗活動的樂趣。在種植園中,從翻土播種到鋤草、澆水,從觀察秧苗生長到收穫果實,孩子們的各種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聽聞大自然的聲響,盡享植物成長與自我成長的快樂,讓他們從小就種下愛心,擁有責任心。

幼兒園的遊戲活動豐富多彩,河灘裏的石頭變成了小烏龜、恐龍蛋、小汽車等,廢紙箱變成栩栩如生的美工作品,秋季散落在地上的樹葉轉身在孩子們手中拼貼成一幅幅美麗動人的圖畫,田間豐收的玉米皮在手工製作中華麗轉身為小拖鞋、小靠墊和不忍再觸摸的盛開的花朵,廢棄的竹簾變成了風箏的龍骨,丟棄的鞋子、水壺幻化成為孩子們種植物的花盆,這些鄉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既綠色環保又經濟適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的成本,培養了孩子們的綜合能力,更體現了教育的智慧。

在郭文艷的帶領下,川中幼兒園先後榮獲“河南省教育名片”“河南省示範幼兒園”“河南省家園共育示範幼兒園”等多項榮譽,並被確立為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河南師範大學實踐基地;她自己也先後榮獲“影響中原優秀名園長”、河南省“李芳式的好老師”“出彩河南人”等榮譽。

提升家長素質,實現家園共育

在鄉村,留守兒童由留守老人帶,這就出現了一個教育難題——孩子在幼兒園好不容易培養起的良好習慣,一回家、一放假,就一下子回到“解放前”。長此以往,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可持續發展。家園共育也有了一個大前提——要想改變孩子,首先得改變家長,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為把家長引領到科學教育孩子的大軍中來,她請專家進行育兒知識專題講座,定期給家長開放閱覽室,並定期帶領教師進行全員家訪活動,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幫助家長學習科學育兒知識。但這些,往往都是治標不治本。為了更好地改變家長的思想意識,經中國農業大學孫慶忠教授指導,郭文艷為家園共育換了一個新思路,她帶領幼教團隊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以幼兒園為依託的鄉村社區大學——川中社區大學。

郭文艷勇做排頭兵,她帶領老師擔任社區大學的義工、講師。剛開始,社大的學員還是以孩子家長為主,慢慢地越來越多的村民也都積極參與其中。面對山區這群年齡參差不齊,甚至目不識丁的農民學員,老師們大膽創新,設置豐富的課程內容,讓終年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體味生活賦予他們的意義,讓他們通過學習,不僅提高自身素質,同時也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和家庭。

截至目前,參加社大的學員有600余人,輻射周邊15個村莊。梁漱溟先生説過,“一所理想的鄉村學校,不僅要成為一所好的育人場所,還要成為改造鄉村社會的中心。”如果説鄉村學校是傳播鄉村文明的精神場域,那麼川中幼教人就做傳播鄉村文明的使者,他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村裏的男女老少都走進川中社大,讓村裏的吵架聲和搓麻將的聲音變少,讓歌聲和讀書聲變多。經過近幾年的實踐,家園共育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只是家長有了成長,甚至還為村民們樹立起了終身學習的理念,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貢獻了教育人的力量。

山區雖有些寂寞,但卻遠離城市的喧囂和嘈雜,可以讓人很自然地靜下心來呼吸,可以讓人在遠山近水間思考自身存在的價值。2018年1月8日,應南京市鶴琴幼兒園園長張俊的邀請,郭文艷代表川中幼兒園參加了南京市鶴琴幼兒園“第二屆活教育共同體”研討會,並在此次會議上與大家分享了川中幼教人的教育故事;3月8日,她又接受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小微教授的邀請,參加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學校改進與夥伴協作”第十屆學術研討會;2018年6月,她作為一名普通的鄉村幼教工作者,登上了中國學前教育的最高講堂——中國學前教育學術論壇,給3000余名學前教育工作者講解川中幼兒園的教育故事。現在,作為全國第一所以幼兒園為依託的鄉村社區大學,川中幼兒園成了全省乃至全國學習的教育典範。2019年,川中社區大學榮獲國家級“終身學習品牌項目”;2020年2月,全國學習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評選活動中,川中社區大學榮獲“最佳志願服務項目”榮譽,《中國教育報》《人民政協報》《教育家》《教育時報》等多家媒體先後報道川中的事跡40余篇,受到了業內外同行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讚譽。2020年11月20日,她帶著川中的故事走上了博鰲教育論壇2020年年會的講壇。
9年的堅守和奮鬥,川中幼兒園的故事從默默無聞的小山村走向全國,走進東北師大、河南大學等高校,走進北京、南京、重慶、成都等城市。在學前教育發展的春天裏,在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歷程中,在鄉村振興的號角聲中,郭文艷帶領自己的團隊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鄉村教育的美麗篇章。

編輯:魯楊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教育精彩視頻
正在閱讀:家園共育的探路者
——記2021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西平羅鄉中心幼兒園園長郭文艷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