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科技獎緣何空缺
————請聽科技部負責人“注解”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8日 15:06)
每年最多兩個人,每人獎金高達500萬……自2000年設立以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就始終引人關注,吳文俊、袁隆平、王選、黃昆、金怡濂、劉東生、王永志等人先後戴上這一“桂冠”。然而,在連續4年有人獲獎後,2004年這一獎項首次出現空缺,無疑讓許多人在心中打了個問號:這是怎麼回事?中國科技真的“無人”了嗎?
“這很正常。”面對一雙雙眼睛中的問號,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説。科技成果的産出雖然總的説是幾分耕耘、幾分收穫,但具體學科的收穫季節往往有早有晚。最高科技獎的獲得者一般都經過很多年的積累,有的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新的評審方式導致候選人數較多,從而導致票數分散也許是最高獎空缺的原因之一。“根據過去的經驗,申報者一般都是德高望重、年事較高的老科學家,為了減輕他們在申報過程中的事務性工作,我們在評審中嘗試了一種新的方式,”程津培介紹,2004年評審中,如果申報人前一年已經進入了評審最後一輪,那麼在當年的評審中可以不經過預評,直接進入最後一輪。“往年直接進入的加上當年新評出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總人數比較多,但獲獎者限定兩個名額,投票可能就出現了分散。”
眾口難調,也是原因之一。按照評委會章程,獲獎候選人必須得到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票才能當選。由於候選人的科研領域差異大,雖然他們在各自的學科領域聲望很高,但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評委可能對候選人貢獻的理解和認知程度不同,因此候選人要想達到法定票數難度很大。
寧缺毋濫,嚴格遵守評獎程序和標準,充分尊重評委的意見——也有專家評價説,最高科技獎空缺也透露出這樣的信息。“因此,我們不排除最高獎今後可能還會出現空缺。”
“最高獎空缺,並不是説候選人的能力、水平比以前有不足,也絕不意味著我國的科技進步比往年有所欠缺。”程津培表示,“恰恰相反,過去的一年,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正在加大。”
“科技在不斷進步,成果在不斷産生。”程津培的話語中透著樂觀,“在目前黨和國家日益重視、科技人員奮勇前行的背景下,我們要對科技進步有信心。”(新華社記者李斌、吳晶晶)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