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200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 正文

小小剎車片,何以“撬開”一等獎大門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8日 15:02)

  連續空缺6年後,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花落兩家”。其中,由中南大學黃伯雲等人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製備技術”讓人疑竇叢生:小小的剎車片,何以“撬開”一等獎的大門?連續6年嚴格“把門”的評委,何以2/3舉起了贊成的手?

  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産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重大技術發明應當具備以下條件: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經實施,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

  正是這“三大條件”,擋住了許多參評項目的去路。而“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製備技術”作為重大技術發明,恰恰具備了這“三大條件”。

  小小的剎車片確實非“等閒之輩”,不可小視。課題組“副帥”熊翔教授説,航空剎車副是飛機關鍵性零部件——“如果沒有航空剎車副,飛機上得了天下不了地”,又是耗材——一架飛機所有剎車副的輪換週期是一年半左右,我國航空方面對剎車副的需求在急劇增加。

  “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科學家攻克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製備方法、工藝裝備、性能測試和評價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形成了重大發明:首次在國內外設計採用全炭纖維預製體及炭纖維表層原子結構處理技術,由此制得的材料與傳統方法製造的材料比,彎曲強度、壓縮強度、剪切強度等力學性能均提高30%以上;在國內外首創逆定向流-徑向熱梯度沉積熱解炭技術,使沉積速度提高了一倍;發明了熱解炭和樹脂炭兩相複合結構技術、系列高溫熱處理工藝技術和自癒合抗氧化特種複合涂層技術。這一項目形成了9項國家發明專利。科研人員還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炭/炭剎車材料地面試驗裝置,規範並制定了我國第一個適航標準。

  “20年磨就一柄倚天長劍。我們的製備技術完全是新的,就連涂層都是自己的專利。”項目第一完成人、中南大學校長黃伯雲院士説,“只有超越,才不會受制於人。而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實現了超越。”

  僅僅是技術發明,還遠不能撬開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大門。第二步,是必須“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

  長期以來,炭/炭複合材料航空剎車副只有美、英、法三國能生産,壟斷了國際市場,並實行嚴密的技術封鎖,我國每年需進口數億元炭/炭剎車副。與國外同類産品相比,我國科學家不僅依靠獨特技術路徑製備生産出了炭/炭複合材料航空剎車副,而且性能指標“一路攀高”:使用強度提高30%,耐磨性提高20%,壽命提高9%,價格降低21%,生産效率提高100%,高能制動性能超過25%。

  “換句話説,100米能剎住的飛機,用我們的75米就能剎住。”黃伯雲説。

  “這麼高的性能,那我們不就是世界第一了嗎?”

  “還是謹慎點好,話別説得太滿。但我們的性能確實比國外的好。”

  “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無疑也是評委們舉手贊成的重要原因。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第一個大型飛機炭/炭剎車副零部件製造人批准書的獲得,標誌著我國實現了高性能航空制動材料國産化,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第一,解決了我國高性能航空制動裝置用材問題,確保了國家航空戰略安全;第二,其産品已應用於國內航線的大型飛機等,並已和俄羅斯簽訂合同為新型俄製圖-204、圖-214大型飛機提供炭/炭剎車副;第三,利用該技術平臺研製生産的複合材料,已成功應用於航天火箭,獲得了航天産品工藝定型書。

  飛機減重是以克來計算的,越重越耗油。全部採用我國炭/炭複合材料剎車副的中型飛機,要比使用金屬剎車副時輕300公斤以上,使用壽命更是4倍,飛機降落時剎車距離可以大幅縮短。

  科研成果已經轉化為現實生産力。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為此組建了湖南博雲新材料有限公司,2004年年産炭/炭剎車副1500多盤,包括其他剎車材料在內的總産值達5000萬。目前,年産值可達2億元的示範基地也已建成。

  “之所以是示範性公司,就是因為能夠複製。今後,我們將儘快輻射這一技術,放大其社會和經濟效益。” 黃伯雲説。(新華社記者 李斌 劉非小 吳晶晶)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