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200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 正文

七項科技大獎誕生於一所高校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8日 14:58)

  在3月28日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南大學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製備技術”兩項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打破了這一獎項連續6年空缺的局面;此外,這所學校還有6項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一所高校誕生如此眾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引人注目。中南大學黨委書記李健説,科研是中南大學的一個重要特色、最亮的一塊牌子,對學校迅速崛起、進入中國大學第一方陣功不可沒。

  學科優勢:高校科研要以特色取勝

  2000年4月,位於長沙的中南大學由原中南工業大學、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三校合併組建而成。校長黃伯雲認為,大學合併必須創新辦學理念,重塑大學精神。要將三校的相關學科進行交叉融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發揮聚合效應。

  據科技處副處長劉少軍介紹,並校後,中南大學集中優勢力量抓好重點學科,通過大項目帶動整個科研實力,學校的學科特色更加突出。

  有色和稀有金屬、鐵道交通等行業研究是中南大學的傳統優勢,通過學科重點建設,學校解決了我國複雜條件下礦産資源開採的關鍵技術、列車脫軌等問題,形成了一批優勢學科群。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合校後,中南大學依託工、醫等強勢學科交叉融合,填補了國內外某些研究領域的空白。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整合材料學、信息物理學和生命科學的資源優勢,組成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院,已承擔了國家“863”計劃等多項重大研究課題。目前,中南大學已初步組建了生物材料技術、納米技術、生命科學技術等7個“創新團隊”,有17個國家重點學科,位列全國高校第14位。

  中南大學校長助理徐慧説,學科是學校教學、科研、管理的綜合體現,是學校的綱。高校體制改革後,中南大學能凝練整合的學科資源和信息資源廣了,學科層次得到提升,給學科建設帶來了很強的活力和競爭力。

  人才優勢:提升內腦與引進外腦並重

  並校之初,中南大學惟一的人才優勢就是“兩院”院士較多,但教師總體水平不高。他們採用現有人員培養和引進人才並重的模式。

  立足於內部人才的培養,中南大學提出的“博士化工程”要求,45歲以下的教師要在2005年前拿到博士學位,否則將被分流。

  管理學院院長陳曉紅説,經歷了幾次院校合併後,管理學院教師來源不一,層次參差不齊,學校除要求學歷外,在教學、科研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考核標準,教師們經歷了一個痛苦的蛻變過程。

  此外,學校每年選派統招的研究生到國內名校攻讀博士學位,並充分利用國家政策,盡可能送在職教師到國外進修,使現有人才的水平迅速提升。

  在人才引進中,中南大學流傳著“十顧茅廬”的故事。中南大學人事處處長彭省臨説,學校專門成立了高層次人才領導小組,實行一站式服務,有問題可直接找校領導解決。2000年以來,中南大學吸引了100名海外優秀學者來校工作,也穩定了一批工作業績突出的優秀中青年專家學者。

  粉末冶金研究院副院長熊翔説,學院前年從國外引進的一位博士不太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學院創造條件,幫他爭取“863”課題,使他能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

  引進的人才也並不輕鬆,學校與其訂合同實行目標管理,如承諾在國外的核心雜誌上發表多少論文、爭取多少項目、培養多少人等,目標“苛刻”,管理嚴謹。

  為了真正使人盡其才,中南大學還將津貼總額的70%以上用於第一線教學科研人員,徹底打破了“大鍋飯”,使廣大教學、科研人員從“爭位子,搶帽子”轉變為“爭課時、爭項目、出論文、上質量、出效益”,學校教學質量、科研進校經費,論文質量和數量、學科建設等重大項目一年一個臺階,取得了長足進步,涌現了一批29歲的教授、30歲的博導,年輕人在這裡有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制度優勢:兩個70%激發創造潛力

  用崗位津貼、獎金獎勵科研項目的獲獎者等,是一些單位激勵科技人員的常規做法,但如何從根本上激活學校的科技資源和人力資源?中南大學通過全校大討論形成了三個共識:科技人員無研究開發積極性是國有人力資源的最大流失;科技成果不能及時轉化是國有無形資産的最大流失;科研設備不能充分利用是國有有形資産的最大流失。

  有了這樣的資源觀,中南大學決定在國家允許的範圍內使科技人員在分配中佔有絕對多數。

  2000年,學校出臺了一個獨特的“兩個70%政策”:有關科技人員能獲得技術成果出資入股所獲股份的70%;有權獲得非政府計劃項目結余經費出資入股所獲股份的70%。此前,在國家7部委下發的《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規定》中,科技人員創辦企業,技術轉讓收入個人可得20%。

  與一般公司相比,中南大學的“學科性公司制”有兩個特徵:一是公司的股本由學校的技術成果——無形資産和少量科研課題結余經費加社會資本組合而成,從實踐看,前者佔總資本的24%左右,其中90%以上為學校的無形資産;其二,管理方式上,由學校教師負責技術指導、組織研發等工作,而由社會投資方負責生産組織、市場營銷等。

  在這一措施的激勵下,學校涌現了50余家高科技公司,形成以院士、博士生導師為領頭人的創新群體,學科性公司也成為區域經濟的一個新增長點。

  李健説,中南大學在辦學上沒有明顯的區位優勢,條件並不算好,為什麼在科研上形成這麼多亮點?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制度創新,兩個70%起了很大的作用,把現有人才的潛能發揮出來,體現了以人為本。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出臺這些非常寬、當時看上去有些“冒”的政策,現有成果就不能轉化為現實生産力,這才是學校國有資産最大的流失。(新華社記者 劉紅燦)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