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200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 正文

十年一劍鑄輝煌 
————記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張立同及其科研團隊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30日 14:49)

  從國內無人問津、連科研經費都難以保證的科研領域,發展到國際領先、每年潛在市場約10億元;從自製簡陋設備,到研製生産出反映一個國家先進航空航天器製造能力的新型材料;從經歷一次次失敗,到打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連續6年空缺的尷尬……

  面對自己用近10年時間創造的這些令世界矚目的成績,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項目的完成人張立同院士及其團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的反應卻令人頗感意外:這全是昨天的事,成績只是過去,而今邁步從頭越。

  這“昨天的事”雖然説起來輕鬆,但輝煌背後掩不住的是執著與奉獻。


張立同(中)和同事在工作中(攝于2005年1月)

  白手起家 無悔選擇

  “有時做實驗到深夜,大門關了,我們就爬墻出去。”現已年近七旬的女院士張立同談起當年的情形,禁不住笑了,笑聲中透出一種輕鬆與欣慰。

  張立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國防科技工業戰線的傑出專家,長期致力於材料科學領域研究,她領導的課題組所完成的“耐高溫長壽命抗氧化陶瓷基複合材料應用技術”摘取200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然而,從研究方向的選擇、新理論的提出,到關鍵技術的突破、最終能夠實際應用,這期間充滿著他人難以體會的艱辛與曲折。

  1991年初,在美國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從事空間站結構材料研究的張立同回到西北工業大學,近兩年的國外研究經歷,以及對航空航天材料發展新趨勢的判斷,使她提出了陶瓷基複合材料研究的新方向,逐步堅定了發展“具有類似金屬斷裂行為的連續纖維增韌高溫陶瓷基複合材料”的決心和佔領這一高技術領域的信念。

  然而,在此之前,張立同在傳統金屬材料領域已取得驕人成績,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內的多項獎勵,並産生了巨大經濟效益。如果轉到陶瓷基複合材料研究,必將是白手起家,重新創業。當時只有法國和美國步入應用研究階段,材料構件的製造技術與設備對我國嚴密封鎖。這時,就需要戰略眼光。張立同的同事們這樣評價她的選擇:科研團隊&&人作用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準確把握研究方向。

  張立同的兩個學生成來飛和徐永東與她同樣執著,他們在國內等待著她的歸來,把自己節省下來的科研經費全部交到老師手中,這種師生的情誼和信任更增添了張立同的信心和力量,以後的艱難路程他們共同走過。

  為了在我國發展連續纖維增韌高溫陶瓷基複合材料,她到處呼籲,四處奔走爭取經費,卻沒有得到支持。他們開始體會到這項事業的艱難。課題組在經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因陋就簡自製了一台熱壓機,1992年的冬天西安特別冷,為了調試熱壓爐,他們在冰冷的實驗室度過了春節。

  可1993年的“全民經商風”又給課題組帶來新考驗,是放棄航空材料研究去搞開發,還是堅持發展陶瓷基複合材料的方向?

  “我們不能散夥,既要做教授,還不能做窮教授”,“要發揮群體力量去賺錢,穩定隊伍、積累資金、等待機遇發展陶瓷基複合材料”。熱烈討論後,大家形成共識。課題組齊心協力,當年就在高溫陶瓷材料的應用開發上取得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利用掙來的錢,還研製出一台纖維增韌碳化硅陶瓷基複合材料製備的小型設備,正式拉開了碳化硅陶瓷基複合材料研究的序幕。

  十年磨一劍 失敗鑄輝煌

  碳化硅陶瓷基複合材料的研究很快有了結果,初步的性能數據令人鼓舞,也迎來“九五”的發展機遇。經過不懈努力,連續纖維增韌碳化硅陶瓷基複合材料終於被列為國家科研課題,而意想不到的困難卻接踵而來。當把實驗型技術與設備向工程型轉化時,一次次失敗幾乎使課題組喪失信心。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他們師生五六人夜以繼日地泡在實驗室,卻做不出一爐性能合格的試樣,“九五”課題中期檢查時,差點被亮黃牌。

  “當時,徐永東教授差點哭了。”對當時的情景,課題組成員記憶猶新。

  然而,失敗更能增加強者的鬥志。他們先後做了四代設備,試驗了400多爐次,整整用了“一千個日日夜夜”,在1998年底終於製備出第一批性能合格的試樣,1999年突破了碳化硅陶瓷基複合材料製造工藝與設備的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現在材料的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此打破了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和設備封鎖。我國一躍成為繼法國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全面掌握碳化硅陶瓷基複合材料製造技術及設備的國家。此技術在軍民兩用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潛在市場每年約10億元。

  “耐高溫長壽命抗氧化陶瓷基複合材料應用技術”項目研製的連續纖維增韌碳化硅陶瓷基複合材料,在國際上被公認為是反映一個國家先進航空航天器製造能力的新型熱結構材料。它比鋁還輕、比鋼還強、比碳化硅陶瓷更耐高溫、抗氧化燒蝕,而且克服了陶瓷的脆性,不會發生突發災難性破壞。替代金屬材料可解決目前航空航天器燃料20%至30%浪費的問題,以滿足其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搭載和長壽命發展的需求。産品價格與傳統金屬相當,解決了用不起的問題。

  科研成功的前提是理論創新,課題組衝破國際上“纖維性能越高越好”和“複合材料越緻密越好”的誤區,提出“陶瓷基複合材料新型強韌化理論”,成為“高性能、低成本製備技術”核心發明的理論支撐。在本領域國際權威刊物上連續刊登相關論文十多篇。

  十年磨一劍,張立同及其研究群體深信,科學的道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在勝利面前他們沒有止步,也沒有去趕時髦換方向,張立同提出要做強、做大的發展新思路,已逐步形成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應用開發相融合的發展鏈條,發展産業、降低成本、建立中國品牌。

   “做具體課題易,建科研隊伍難”

  “做具體課題易,建科研隊伍難”。張立同的感嘆也是我國科技界所面臨的一個難題,現在不少科研人員都有很強的創新能力,但把大量這樣的人才凝聚在一起,讓他們各自發揮其長處,卻非易事。

  而張立同所領導的科研團隊卻得到了大家的認同,記者在西北工業大學採訪時,明顯感受到老師、學生對這個團隊的羨慕和高度評價。

  “要讓大家各負其責,各得其所。必須有奉獻精神,但現在也不能單純強調奉獻。”張立同透露出建設科研隊伍的“秘密”,“不僅要培養做事的能力,還要培養做成事的能力。”

  在10年前,張立同明確提出“只有技術上的創新才能在科研項目中取得跨越式發展,而技術創新往往是集體創新,需要一支高素質的青年教師隊伍和技術人員隊伍”。10年來,張立同科技創新團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共同的事業中,他們既經歷了成功的喜悅,更多的是經受住了失敗的打擊,但在失敗中不斷創新、壯大。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在長期的科研實踐中,張立同的言傳身教感染著課題組人員。她對課題組人員提出“三發”和“三高”的要求,“三發”即“在國家、學校和課題組的發展中求得個人的發展”;“三高”即要求“學術水平高,工作質量高,成果效益高”,這成為她建立一支團結協作、富有戰鬥力的學術團隊的指導思想。

  老驥伏櫪,甘為人梯。在談到如何培養年輕人的問題時,她這樣説過:“現在我已60多歲了,也許在院士中還算年輕,但必須承認,已步入人生歷程的老年期,創新思維的鼎盛期已過。我要將核心地位逐漸轉移到年輕人身上,為他們搭建一個盡情施展才華的舞臺。”

  在她的培養下,實驗室已建立起一支以年輕博士教授為骨幹力量,實驗技術人員和研究生群體為主要成員的具有高學歷、高素質、高效益、敢於創新的科技團隊,人數也由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30多人。團隊中除了張立同院士外,還有教育部青年教師獎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西北工業大學超高溫複合材料國防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成來飛教授;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賀軍教授;有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獲得者、西北工業大學超高溫複合材料國防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徐永東教授,等等。這些骨幹成員在重大項目的技術攻關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張立同一直在努力搭建一個平臺,一個提供全方位材料科學研究的大舞臺,一個産學研相結合的大舞臺,一個年輕人可以施展才華的大舞臺。(新華社記者 張景勇)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