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讓百姓承受拉閘限電之苦”
————劉振亞代表呼籲加快建設特高壓國家電網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4日 17:06)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賀勁松、齊中熙)商場裏取暖器熱銷,居民翻出塵封多年的小煤爐,燭光在一些小區搖曳……去年,全國有24個省份的百姓嘗到了缺電的滋味。“ 今年電力供應仍然偏緊,最大電力缺口估計在2500萬千瓦左右。”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説,“不能再讓老百姓承受拉閘限電之苦,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核心的國家電網刻不容緩。”
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持續增長,電力需求增長迅猛。2004年春節長假未過,用電水平就急劇上升。到去年入冬以後,電力供應再度趨緊。電煤運輸處於超負荷狀態,鐵路用車滿足率由上年的51.5%下降到35%。
劉振亞介紹,截至去年底,我國電力裝機總容量達到4.4億千瓦。預計到2020年還將增長5億千瓦,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約46000億千瓦時。而我國現有的以500千伏交流和正負500千伏直流系統為主的輸電網,其輸送能力和規模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電網與電源建設不協調的矛盾較為突出,建設國家電網特高壓網架日益迫切。
劉振亞説,我國生産力發展水平地區差異很大,能源需求主要集中在東部、中部經濟發達和較發達地區,約佔需求總量的四分之三左右。而用於發電的煤炭和水力資源,主要分佈在西部和北部。這種資源分佈與消費不均衡的狀況,決定了能源資源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優化配置。所以,“必須以大煤電基地、大水電基地為依託,實現煤電就地轉換和水電大規模開發,通過建設特高壓國家電網,實現跨地區、跨流域水火互濟。”
劉振亞描述了特高壓電網的前景:國家電網特高壓骨幹網架由百萬伏級交流和正負800千伏級直流輸電系統組成,具備跨區域、大容量、遠距離、低損耗輸送電力的功能。特高壓電網輸送能力強,輸送容量可達到500千伏交流或直流系統的5到6倍;同時,特高壓電網經濟性好,能夠節省輸電通道,少佔土地,合理利用能源,節約建設投資,降低運行成本,經濟效益顯著。據專家預計,國家電網特高壓骨幹網架建成後,可節約發電裝機2000萬千瓦以上,每年綜合節電效益高達1000億千瓦時以上。劉振亞説,發展特高壓電網,將有利於西部地區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西部大開發;有利於在西部和北部發展壯大一批大型煤炭和發電企業,提高煤炭、發電行業的集約化發展水平,提高資源的開發效率。
“建設特高壓輸電網架是世界電網發展領域一項嶄新的事業,處於世界電網科技發展的前沿。近年來,我國電網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設備國産化取得較大突破,為特高壓設備研發和製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興建國家電網特高壓網架條件已具備,時機已成熟。”劉振亞説。(完)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