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09日 17:30 來源:新華社
“這葡萄跟乒乓球一樣大,汁多味甜,真是太好吃了。”金秋時節,北京市民李曉良在品嘗了當地出産的太空葡萄後,讚嘆不已。
隨着人類對太空的認識和探索越來越深,“太空”,正在從一個過去只能想象的領域,悄然走進百姓的現實生活。
| |
衛星技術:天涯若比鄰
“僅一個衛星通信技術,就為現代社會提供了電話、數據傳輸、電視轉播、衛星電視教育、移動通信、救援、遠程醫療等上百種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方式。”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設計師顧逸東告訴記者。
1984年4月8日,我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今天,我國衛星電視和廣播覆蓋率達90%以上。
以前,北京的電視節目傳輸到廣州,50米高的微波站需要建40多個,還只能在廣州和沿線地區收到電視信號。用衛星就大不相同了:凡是它覆蓋面內的地點都能收到信號,比微波傳輸範圍廣,更快捷。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然而今天,伊拉克戰爭、世界盃、東南亞大海嘯……全球幾乎在同一時刻知曉了這些大事。通信衛星的使用,結束了只有幾個頻道的電視時代,也讓地球成為“村落”。當人們在同一時間欣賞到奧運會的盛況時,是否真的應該感謝“上蒼”呢?
2003年10月15日,一個鏡頭曾感動億萬中國人--航天員楊利偉與家人天地對話。其實,當我們撥打或接聽越洋長途時,也是“天地通話”,因為現在我國的國際電話都是通過衛星傳輸的。至於移動電話,更是如此。
天上人間,還是人間天上?航天科技,讓一切皆有可能。
“不出門也能看天氣”。我們每天在電視裏看到的天氣預報,就是由我國的風雲一號或風雲二號氣象衛星提供的數據源,這兩顆衛星已被列入全球信息共享網絡。
“人們可能不知道,在1998年夏季長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發生特大洪水時,遙感衛星地面站根據衛星獲取的微波遙感資料,對災情最嚴重的地區進行了全天時、全天候的監測,為抗災、救災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顧逸東説。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每年損失高達2000億元。
衛星能為人們提供沙塵暴、龍卷風、地震、火災、污染監測等服務,為農民提供農作物産量估計與病蟲害預報,還能為漁民提供魚類的位置信息。
“目前,我國的多模態微波遙感器已經實現了全天候全天時的對地觀測能力,能夠看到海洋的物産情況,哪個地方有魚群,魚群大致有多大都能判斷,作用不言而喻。”
中國載人航天飛船應用系統副總指揮高銘介紹。
太空育種:神話成現實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曾經是那樣的遙不可及。
太空育種,卻讓“天宮”的蟠桃,“天女”的鮮花,飛入了平常百姓家。
太空具有在地球上難以模擬的、獨特的高真空、強輻射、微重力等環境,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實驗場所。利用太空特殊環境誘導植物性狀變異,培育性狀優良的新品種,就是太空育種。
不完全統計顯示,自1987年以來,有800多個品種的植物種子乘坐我國發射的返回式衛星進行了太空育種試驗。1999年到2003年的神舟一號至五號飛船,先後將甜瓜、番茄、西瓜、向日葵、蝴蝶蘭、煙草、雅安黃連等植物種子送入太空,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還搭載了來自祖國寶島台灣的農作物種子。
初步試驗結果表明,從搭載物品中可精選出優質的品種,其果實大小、營養物質的含量以及抗病蟲害等方面均有顯著改善。例如,1996年搭載的萬壽菊,原本只能開兩個月,太空育種後花開了4個月還無敗象。1999年四川等地開始種植的太空番茄、青椒等,平均産量增加了10-20%,果型增大,品質提高,抗病害和可逆性增強。
中國科學院院士、航天專家梁思禮曾親口吃過一個500克的航天椒,他説,“維生素含量比普通青椒高,口味非常好。”“目前,青椒種子已經有了14年的育種實踐,國內許多地方都在大面積推廣。”
目前,我國已有43個品係在大面積種植推廣,北京、上海、黑龍江、江蘇和甘肅等地都有太空育種基地。
空間科學:明天會更好
“人類進步的每一次飛躍,都以對天然環境的開發和利用為標誌。最初的人類只適應陸地,兩千多年前開始向海洋進軍;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類進入太空。隨着科學的進步,人們把外層空間稱為人類生存的第四疆域。”顧逸東説。
從陸地到天空,每一個新的疆域都大大地推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人類近半個世紀的空間活動,獲得了大量的科學成果,有的已經用於改善人類生活,有的將在不遠的將來體現到百姓生活中。”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胡文瑞説。
胡文瑞介紹,在人體的幾百萬種蛋白質中,人類已經了解的不足百分之一。“空間微重力環境下,蛋白質可以生長出很大的晶體,可以用來進行結構分析。如果應用到制藥上,每分析成功一種蛋白質的結構就會生産出一個新産品。”
據悉,美國一般用於開發一種新藥的研發費用在5到10億美元,平均耗時5年左右。空間環境下研究蛋白質無疑會大大提高效率和質量,其成果可能用來改變人類健康狀況,解決食品、醫藥等問題,大大提高人的生存質量。胡文瑞估計,“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然而,成果一旦應用,對人類生活的改變將是難以估料的。”
除此之外,空間材料學的研究成果也被認為可以直接産生很大的經濟效益。
美國用一種叫做“沸石”的材料作為催化劑煉油,科學家們以提高煉製效率百分之一為目標,在空間展開研究,如果成功,按照美國每年煉油花費900億美元來算,一年可節約9億美元。
“我國科學家也有相應的計劃,中國一年需要約20億噸煤,如果能通過空間試驗把效率每提高千分之一,按每噸煤400元人民幣計算,每年就是8億元的效益。”
胡文瑞説。他認為,這個試驗只要兩三次就會有一定結果。
可以確信,不斷發展的航天技術,正在讓中國人越來越多地享受到“太空文明”的成果。
太空資源,天機無限。
2005年10月,人類第三個太空游客已經上天,中國也將發射第二艘載人飛船。人類,正在向“太空文明”時代邁進。而對太空的探索,人類卻才剛剛開始。(新華社記者 黃明、孫彥新)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