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科技人生 > 正文

冰天雪地裏的熱血青春 
──記中央電視臺記者陳曉夏和李亞瑋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09日 10:11)

  北京時間2005年1月18日3時15分,黃色標誌桿被深深插進“人類不可接近之極”──南極冰蓋最高點的皚皚白雪中,那裏是南緯80度22分00秒,東經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標誌桿旁,中央電視臺記者陳曉夏與李亞瑋向世界宣佈人類探索南極的最新成績:中國南極冰蓋科學考察隊到達南極冰蓋最高點,這是人類第一次到達南極冰蓋最高點,也是中國人第一個地面測定了最高點的地理參數。

  從2004年10月25日登上雪龍號科考船,之後的5個多月,陳曉夏和李亞瑋全程跟蹤並實時報道了我國第21次南極科考隊內陸冰蓋考察隊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的艱難征程。

  脫去厚重的防寒衣帽,從南極高寒所致的凍傷中恢復,人們才看清楚,就是眼前這兩個清秀文氣的二十七八歲的大男孩,在“魔鬼西風帶”和南緯80度以南區域傳送出電視圖像信號和進行現場報道,從而實現了電視史上的兩大突破。


陳曉夏和李亞瑋

  考驗

  經過層層業務、體能和心理測試,中央電視臺社教節目中心科技專題部記者陳曉夏和李亞瑋,被選為第21次南極科考隊內陸冰蓋考察隊的隨隊記者兼科考隊員。這就意味著,身為科考隊員,在行進過程中他們有必須完成的任務,如化冰燒水、科研輔助工作等;而作為電視記者,他們又必須在其他隊員休息之後,把拍攝到的畫面進行編輯,並利用海事衛星回傳到中央電視臺。

  由於這次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的任務存在著很多不可預知的風險,所以在人員傷病、機械故障、通信障礙等方面制定了相應的應急方案,每位隊員在臨行前也都簽下了“生死狀”。

  2004年12月6日,科考隊踏上南極內陸,開始向南極冰蓋最高點挺進。高寒、缺氧、乾燥與前路的不可預知,成為對科考隊員身心的巨大考驗。

  高寒。由於南極大陸氣壓差異大,加上沒有遮擋物,這裡成為全球風速最大的地方。雖然南極夏天的氣溫約在零下40到50攝氏度,但如果風速超過15米/秒,人體感受到的溫度可能達到零下60攝氏度。

  缺氧。在南極內陸3500多米時,陳曉夏發生了高原反應,一米八幾的他,縮在那就像個孩子,不停地説:“我冷,我冷。”對當時的情形,李亞瑋記憶猶新:“第二天早晨九點鐘,曉夏扶著門進來以後,臉色蒼白的他第一句話就問我:‘片子傳了沒有?……’”

  乾燥。李亞瑋説,南極內陸竟比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區還要乾燥,降水量非常小。隊員們每天又吃不到蔬菜,所以普遍牙齒鬆動而且便血。

  冰裂隙與白化天,更使這次南極之行充滿不可預知的危險。

  冰裂隙,是南極內陸的一個重要地貌特徵,縫隙深度一般都是上百米。而冰和冰之間的縫隙在白雪的覆蓋下,很難辨識。南極內陸如遇起風,雪被颳起來,加上陽光的漫反射,四週就全是白色,看不到幾米之外,這就是白化天。

  為了讓觀眾能夠看到冰裂隙的真實面貌,也為了獲取第一手的影像資料,李亞瑋曾係著安全繩深入冰裂隙內部拍攝。“如果安全繩被冰裂隙內部的冰茬劃斷,人掉下去後將無法救援。”想著當時的危險情景,陳曉夏、李亞瑋也不免有些後怕。


李亞瑋

  歷練

  在《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系列報道中,有一組令人窒息的驚濤駭浪的畫面,那是陳曉夏、李亞瑋身臨險境得來的一組鏡頭。

  2004年11月19日,科考船隊穿越海上“魔鬼西風帶”時,遇到了南極科考20年來最複雜的氣象條件。萬噸級的雪龍船船體前後左右搖擺,擺幅超過了30度,就這樣持續了一個星期。

  反胃、站不穩、頭昏腦漲,但陳曉夏和李亞瑋還是想在近距離拍攝珍貴畫面。由於危險性很大,船上的領導不同意拍攝。於是他們趁沒人注意,溜到甲板上。僅僅依靠一根並沒有安全把握的繩子,陳曉夏就站在了隨時會被大浪吞噬的船頭前甲板上拍攝。李亞瑋説:“當時曉夏在前面拍直面海浪的情景,我在後面拍全景,因為他在前面看不到海浪到底有多高,海浪如果打在他身上,肯定把他打下去了,我一看海浪起來的時候就喊‘趴下’,但是風浪太大,他根本聽不到我的聲音。”第二天,風浪小的時候,陳曉夏去船頭看了一下,當時船甲板最前面有個鋼制絞車已被浪打彎。

  拍攝完畫面,任務還只是完成了一半。西風帶環境惡劣,從來沒有人在這裡傳出過電視信號。可“如果現在不把畫面傳回去,後方就沒有節目播了”,在這樣焦急的心情下,兩個人就在搖晃的船上來回交替,一個站在危險的外甲板上不斷調整海事衛星的發射天線板,另一個在船裏尋找衛星信號,經過六七個小時與風浪的拼搏,終於把畫面傳送回了國內,電視史上第一次有了從西風帶發回的實時報道。

  用海事衛星傳送節目,由於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不僅傳1分鐘的電視畫面需要30分鐘的傳輸時間,而且衛星信號很不穩定,常常是傳輸了一半信號就中斷了,又要重新再傳。

  到了南緯78度以南的地區,海事衛星就超出了服務範圍,畫面很可能無法傳回中央電視臺,而觀眾將無法及時看到科考隊最關鍵的挺進過程。為了掃到海事衛星一點點微弱的信號,從12月12日至1月19日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他倆每天平均只睡2個小時。

  “既然有一點信號,就會找到信號相對強的時間。”於是,他們就一人在外面拿著天線板,一人在雪地車裏拿著對講機,輪換著不停地尋找信號……六個多小時過去了,還是不行。陳曉夏説:“喝口水吧,喝完水以後,咱們再試一次。”這次一試,試通了,通了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意味著他們能夠傳出三到四分鐘畫面。他們興奮極了,觀眾又可以看到最新的畫面了!同時,他們實現了電視史上又一個重大突破──在南緯80度以南區域傳送出了電視圖像信號!


陳曉夏

  成長

  近半年的科考征程,使得13位隊員結成了戰友一樣的深厚情誼,而陳曉夏與李亞瑋之間也添了一層關係──陳曉夏成了李亞瑋的入黨介紹人……

  陳曉夏早在中學時期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李亞瑋在執行這次報道任務之前已是黨組織重點培養的入黨積極分子。經歷了南極科考的生死考驗,受到身邊黨員的感染和鼓舞,李亞瑋更加堅定了入黨的決心。“什麼是共産黨員,平常時刻能看得出來。”李亞瑋説,“在行進過程中,童鶴翔醫生主動承擔為全隊熱飯的任務,63天裏平均每天只睡4個小時;南極中山站需要越冬醫生,科考隊返回時他沒有任何怨言留下了。而這一留下,就意味著第二年三月才能回去。”

  “關鍵時刻衝得出來。”雪地車出了故障,需要躺在車下修理。有一次,44歲的機械師崔鵬惠竟在車下修理了兩個小時,而冰面溫度是零下52攝氏度。

  “身邊的黨員,在危險時刻豁得出來。”李亞瑋説,“雪地車每次過海冰時,都是閉著眼睛,不敢看。潮汐縫寬度只有1米,深度800米,如果車掉下去,一點生還可能都沒有。開頭車,就成了最危險的。而53歲的老黨員徐霞興,8次都是開頭車。”

  一路上歷經的生死考驗與老共産黨員的言行舉止,使得“共産黨員”這四個字在陳曉夏與李亞瑋的心裏有了不一樣的分量。他們也由這次經歷讀懂了人生“永不放棄”與“勇於放棄”的章節。

  在這次科考過程中,陳曉夏和李亞瑋共拍攝1500多分鐘的畫面,回傳了600分鐘素材,而架設設備、尋找信號及傳送的時間則遠遠超過300個小時。他們在“永不放棄”的信念下,經過無數次堅持,無數回“再試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作為科考隨隊記者的職業使命。

  到達南極冰蓋最高點後,按原定計劃大家互相配合完成所有的工作至少需要15-20天,但醫生警告:如果待那麼久,大家都有生命危險。科考隊黨支部書記、冰雷達專家孫波打破沉默,主動提出:“我的工作可以不做。”可為了這次科考,他準備了6年。在他的帶動下,大家紛紛縮短了自己的工作時間,保證了整個隊伍12天安全返回。

  勇於放棄,同樣意味著責任。陳曉夏和李亞瑋深深體會到,為了團隊的利益、為了他人的感受,勇於放棄自己的利益,也是共産黨員應有的擔當。於是,遇到一些本來可以提高收視率的很好的畫面,比如隊員們的高山反應,考慮到其家人的感受,他們也選擇了放棄。

  2005年1月19日,成功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的第二天,科考隊為李亞瑋舉行了一場值得他一生懷念的入黨儀式。鮮艷的黨旗飄揚在海拔4093米的南極冰蓋最高點,隊裏5名老黨員的眼睛都濕潤了。面對湛藍的天空、白茫茫的雪地和鮮紅的黨旗,李亞瑋一字一頓地説:“站在這面旗幟下,我感到無比的光榮與自豪!”(新華社記者曲志紅、周瑋)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