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人類記載歷史最詳實的實物,然而,它也是所有載體中最脆弱的廢墟。書中的紙張是不容易保存的,會受一些外在的因素的影響,像我手裏拿的這張紙,如果經過暴曬後,纖維的張力變小,受到損害,會變得發黃,發脆,潮濕的環境容易使書發黴,另外一些小蟲子就是書蟲也容易破壞紙張。現在天后宮金頂上發現的這個小冊子確定是明清時期的,距今大約一兩百年了,之所以沒有字,是不是年代太久遠了,字跡模糊了,還有是不是有人在做秀?
經過鑒定,這本無字小冊子裏紙張的年代距今有兩百年左右,確定不是600年前天后宮建造時就有的,難道真的是後人放上去的嗎?
蔡長奎:有可能是高手,是不是有些武林人物放進一些書。
這種猜測很快被否定,因為金頂被取下之前,人們並沒有發現後人動過的痕跡。
蔡長奎:再有我們認為天后宮有一些記載,應該是斷檔,很多記載是斷檔,沒有,也是不是就是説,這本書裏記載了天后宮的一些歷史。
小冊子在金頂內懸挂于26米高的桿頭,經歷雨打風吹,字跡是很容易褪掉的,是不是年代久遠,字跡褪去了呢?趙文剛仔細研究著這本小冊子裏的紙張。
蟲蛀是紙張保存的大敵,許多的書沒有被保存下來都是因為書蟲吃掉了書頁。
趙文剛並沒有發現這本小冊子有蟲蛀的痕跡,紙張也沒有發黴的跡象,還保存著最初的鮮亮。
在高達26米的上空,書是怎麼被保存下來的呢?
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金頂的結構,金頂被懸挂于26米的高空,保持了內部的乾燥,厚約一厘米的銅皮阻擋了陽光的直射,大量的棉花填充其中,減少了內部空氣的流通,支撐金頂抵禦外界惡劣氣候,下面的木柱與金頂緊緊相扣,使書本長期處於缺氧、不通風的狀態。
趙文剛:因為第一它距地表26米,它有棉花還形成了乾濕度的那麼一種環境,所以這樣的話,既解決了它的防霉,可能還解決了防幹,防日照,這樣才能把這些東西保留的像新的一樣。
在金頂最初拿下來的時候,工作人員就發現金頂內填塞著厚厚的棉花,而且明顯有燒焦的痕跡,這表明金頂內曾起過火。
這不得不使人們想到,在天后宮留存的檔案中,所記載的一件事,同治五年春,天后宮遭遇大火。難道是那場大火波及到了26米高的幡桿,燃著了金頂內的棉花?但是疑問接著就被否定了。發黑的棉花只是在緊貼銅皮的部位,並沒有大面積的被燒焦,更重要的是棉花中的書沒有受損,應該另有原因。
蔡長奎:在1993年的幡桿曾經在七月份的時候經歷過一次雷擊。
蔡長奎找到了檔案中1993年幡桿遭雷擊的記錄。
蔡長奎:但是這次雷擊,沒有造成更多的損壞。
1993年,人們進行了一次修繕,只是加固了幡桿,並沒有取下重重的金頂,金頂裏面的秘密就這樣與人們擦肩而過。
我們可以這樣想像,雷電曾經擊中了北面的這個金頂,金頂是由銅做成的,我們知道銅可以導電,我們家裏面的電線的芯都是銅絲做成的,是用來傳導電的,這樣銅皮成了雷電的導體,它把瞬間産生的高溫引到了頂內的棉花中,曾經把棉花燒焦,就像這個蠟燭,我們把它點著,然後用罩子把它罩上,罩子內的氧氣很快被耗光,蠟燭就滅了。燃燒必須具備幾個條件,燃點、氧氣等等,金頂內也是密閉缺少氧氣的,棉花缺氧而沒有繼續燃燒,所以厚厚的棉花中,保存的小冊子安然無恙。人們為了保存這個小冊子,確實費了很大工夫,小冊子上面是不是密寫著一些信息呢?
天后宮建成于1326年的元代,而書中的紙張出自百年之前,這就是説金頂肯定在那個時期被取下來過,先人把這本沒有字的小冊子,放在26米高的金頂上做什麼呢?難道這裡面真的密寫著秘密嗎?
趙文剛:中國好多建築都是這樣,尤其是高高的建築,就是在這個頂部要放東西,在下邊也要放東西,我們好多大一點的塔,它也有地宮,地宮裏要放東西,塔的頂部要放東西。
趙文剛:我當時看了這個東西,看是不是有密寫。
如果是密寫,一定有寫字的痕跡,趙文剛試圖從紙張上面找到蛛絲馬跡。
趙文剛:經過仔細地分析,放大鏡看,沒有密寫的痕跡,這樣給我們帶來好多疑問,所以一本完完整整的,終究像一本書,但是又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或者密寫的痕跡,所以這樣的話,我的疑問更大了。
這本無字小冊子經過層層包裹,高懸于26米的桿頭,到底要告訴人們什麼信息呢?接下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當另外一個金頂也被卸下來的時候,人們發現了裏面同樣填塞著棉花,但又有所不同。
蔡長奎:南面銅頂裏的棉花,完好無損,應該説還雪白雪白的。
把填塞的棉花取出來以後,人們發現了一個今人常用的禮品包,裏面竟然藏有一個字條。
字條寫于1896年,距今有一百多年,它記錄了這個幡桿修繕的時間,捐贈人的名字。
蔡長奎:起初拿出來我們不信,我們認為好像是不是有人在做秀啊。
但是,他們發現這個金頂又有了獨具匠心的設計,這樣做很顯然是為了保存這個禮品包內的字條。人們不能相信,這個還保持著鮮艷的禮品包來自百年之前。
蔡長奎:在金頂裏首先是先進。
這給了他們一個啟示,北面金頂內留存的小冊子裏,是不是也應該有提示?
終於他們發現紙張的異樣,竟然還有夾層。剪開以後,謎底終於浮出了水面。
蔡長奎:發現了一個紙條,這個紙條在我們發現的時候,是非常鮮艷的。
紅色的字條與小冊子紅色的封面同出一折,但明顯要鮮亮的多,如果不是上面的字提示它的年代久遠,人們很難把它的鮮亮同百年之久聯絡在一起。字條主要講
述的是,這個幡桿的高度,捐獻人以及捐獻的時間,同治五年,也就是1866年,這些跟天后宮關於大火的記載相差了幾個月。
蔡長奎:因為同治五年恰恰春季的時候,天后宮的宮前著起了一把大火,這個大火把天后宮的山門給燒燬了,這也是有記載,那麼我們想恐怕也波及了北邊的幡桿。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同治五年也就是1866年的春天,天后宮遭遇特大火災,大火燒燬了其中一個幡桿,秋天的時候,一個叫做陳兆磷的先生出資捐獻了幡桿,為了記錄這件事情,人們把字條鑲進了這個層層包裹的小冊子。26年後,人們以同樣的方法重修了幡桿,把記錄這件事情的字條塞進了禮品包內。其實,字條內不只有這些秘密,我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1866年的字條中有這樣一句話,就是捐獻大桅,桅桿在字典裏是這樣定義的,船上挂帆或者懸挂信號燈的高桿,而天后宮門前的桿子叫幡桿,幡是一種垂直懸挂的狹長的旗子。難道桅桿和幡桿只是古人一字之差的筆誤嗎?
趙文剛:這件文字的東西首先説明了在1866年,在天后宮的左近,肯定要有一個路河樓,當然路河就是指我們天津的海河了。
蔡長奎:可以想像在元朝的時候如果26米的幡桿立這個地方,應該是非常顯眼的,所以海船進入海河以後,應該很遠很遠就望到,首先知道了三岔河口到了。
夜幕下,金頂上的金光仍然是耀眼的,但是誰也不會把它同航標燈聯絡在一起。
眾多的人來天后宮拜祭,大多是祈求天神的保護,表達自己的景仰之心。時過境遷,26米高的幡桿在天津已經被高樓林立的建築所掩蓋,今天的人們已經很少有人知道百年之前,兩個金碧輝煌的金頂為往來的船隻導過航。無字書裏的字條告訴世人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趙文剛:它的保存環境,實際上我想應該有幾個環節,第一就是説,銅的鎦金的金頂是密封的,首先它解決了光照的問題,它不受光的傷害,第二就是説,裏面填充了棉花,用棉花把它包裹起來,減少空氣的流通,再有棉花本身還有吸潮,把字條還夾在書裏面,那就是説,這個書主要的還是要保護這張字條。
我們見到的人類文明,有立在地面上的,有刻在石頭上的,有寫在紙上的,不管它們是完整,或是破碎,我們都能通過這些遺跡來見證人類的歷史。儘管百年之後,天后宮門前幡桿的作用只是慶典時標語的懸挂,船隻導航有了更現代的設備,但是通過這本無字書保存的字條,它讓我們了解了這些秘密。
無字天書的秘密終於大白于天下,小冊子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保護那張字條,100多年前的先人採取了種種措施,就是讓後人了解一段塵封的歷史。其實關於幡桿還有許多謎沒有揭開,是不是和天后宮一起建造的呢,它的準確的修建時間等等,我們也期待科學發展的今天,一切疑問都可以找到答案。
(CCTV《走近科學》欄目提供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