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面對“胎教”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3日 11:18
馬諾然出生在北京,一個公務員家庭。
她出生後12天的時候,特別明顯,就是她做了一個90度的側翻。
按照孩子體格和神經發育,只能滿3個月以後才能翻身。
當時認為是很偶然的,後來到了滿月那天的時候,她又翻了一次。
四個月多一點她就能坐住。
在一歲八個月的時候,上下樓,讓她兩手不扶任何外界的物體,她也可以完成。
小兒科的醫生檢測她的體格,評價他的神經,都反映她的神經功能都是超常的。
翟逸清出生在天津,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
把她從嬰兒室裏抱出來,然後我們這個孩子有一個特別之處,墻上不都有母乳喂養的這些宣傳畫,她就是看著這個宣傳畫,從左到右,轉著圈看脖子就沒有耷拉過。
她對文字對語言特別感興趣,還有她的智力方面都比書上説的超前。
五歲的她已經開始獨立譜曲。
七歲的時候,她的英語已經達到高中的水平。
採訪趙:她不是神童,但是她智慧發育,智商比一般孩子高。
他們有著同齡兒童所不能達到的能力,是偶然還是必然?到底是什麼使她們有著超出同齡兒童的能力?
採訪趙:我覺得胎教給她一個促進給她刺激。做正確的胎教,對於胎兒本身是非常有益的。
在常人看來,片子當中這兩個孩子有著超出同齡兒童的能力,他們的父母認為良好的胎教是個基礎。從字面上理解,胎教就是胎兒教育,胎兒到底能不能接受教育呢?現在許多的父母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打造成有用之才,把學習的年齡都提前了,難道要從尚未出生的胎兒做起嗎?我們看看專家們是怎麼説的。
採訪劉澤倫(中國優生優育協會胎教委員會主任委員):胎兒在出生以前是不能接受教育的。
採訪趙忠楨(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産科主任醫師):小孩在媽媽肚子裏,他不可能接受教育,因為它還沒有這個認知能力。
精子和卵子結合成為受精卵以後,就開始了細胞急劇分化的過程,初步成型的胎兒隨著發育,它的能力也在不斷增強。四個月的胎兒已經開始在母親的子宮裏活動,母親已經能夠感到胎動了,6個月時,胎兒的聽力幾乎與成人相當了,逐漸它有味覺、嗅覺和視覺,只有隨著科學的發展,借助越來越多的儀器,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封閉在母親子宮內的胎兒,看到這些現象。
儘管6個月以後,它有了視覺,有了聽覺功能,它只能在子宮裏聽到宮內的胎音,或者外界傳到宮內的聲音,但是它眼睛看不到東西,它不能夠通過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或所摸到的東西,對某一個物體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就是知覺。
胎兒處於一個封閉的環境,沒有自主的認知能力,是不能接受教育的,這種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但是胎兒能夠感知外界刺激,能夠隨著母親的情緒波動而活動,這是個事實。那麼胎教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採訪劉:胎教不應當作為一個教育的內涵去理解,應當是對胎兒的大腦發育一種良性的促進作用,胎教的本質應該説是從內外環境上,維護它有一個生長髮育的環境,它才能夠生長髮育得更好。
作為成年人來説,身體的表面分佈著許許多多的神經末梢,通過它可以對外界的刺激産生反應,對於子宮內的胎兒呢?
翟逸清和馬諾然在胎兒時期都接受了什麼樣的胎教呢?
1996年初,32歲的黃傑懷孕了,要做媽媽了,她卻有些緊張了,因為她擔心自己的年齡。
最佳的生育年齡,女性25歲到29歲,男性30歲到35歲,這組搭配夫妻生的優生兒童佔多數,那麼黃傑等於錯過了這個最佳的生育年齡了。
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是每個父母的願望,黃傑夫婦也不例外,他們想利用胎教達到優生優育的目的。然而在當時,人們對胎教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那陣胎教好像泛泛指的就是聽聽音樂。
夫妻倆決定來到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産科尋求幫助。趙忠楨,産科主任醫師,從事胎教課題的研究,她的回答跟黃傑夫婦心目中的胎教多少有些不同。
採訪趙:母親在懷孕的中間,要求情緒好,要求吃的營養要全面、合理、充分平衡、要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就是平衡飲食,同時要求去含有豐富的氧氣的地方,公園,環境優美的地方,去吸點新鮮空氣。
趙忠楨並沒有主張她們過早給胎兒聽音樂,而是在第一步,就強調情緒和充分的營養,對胎兒大腦進行促進。黃傑夫婦在半信半疑中接受了這個計劃。
與黃傑不同,6年之後,北京的馬銀平是在最佳生育年齡,25歲的時候懷了孕,相同的是,她們都是在舒心安靜的環境中,給胎兒的發育提供了充足的營養。
其實最早提出胎教之説的是中國,古代的周文王、周武王的母親都做過胎教,她們的方法是,眼睛不看不正經的顏色,耳朵不聽淫穢的樂聲,口不出狂傲的話語,用這樣的方法對胎兒進行教育,現在看來,這多少有些唯心的成分在裏面,但是這也提示了一個道理,就是母親在懷孕的時候,保持一個安靜、舒暢的心情,也就是育兒專家們所説的優良環境養胎,這個環境包括孕婦的心情,更重要的就是營養環境,從一個需要借助放大鏡才能看清楚的受精卵,發育成三、四公斤的胎兒,營養完全是從母體中獲得的,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等,缺哪種都不行,我手裏拿了一根電線,我們知道,這個外皮是起絕緣作用的,保證電的定向傳遞,如果沒有它,裏面的電線就會走火,我們的神經也是這樣的結構,外面有一個叫做髓鞘的外皮,如果缺少了一種叫做DHA的物質,就是我們所説的腦黃金,沒有這個外皮,神經會聯絡不好,表現就是記性差,注意力渙散,這個腦黃金,它存在於許多海産品中,另外我們吃的一些食物中的有些成分可以轉化為腦黃金,比如核桃。對於胎教我們就可以這樣理解了,它不是對胎兒進行教育,而是給它創造更好的生長髮育環境,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讓孕婦在舒心的環境裏營養均衡,保證胎兒發育所必須的充足的營養。
採訪劉:我們就意識到,在子宮內,孩子是沒有條件學習的,我們也沒有手段使它看到我們的東西,只能聽到聲音,只能有一個感覺器官,接受刺激,所以説,只能是一個大腦促進。
儘管馬諾然和翟逸清出生時間相差了五年半,但是兩個孩子出生後表現出不同尋常的舉動,讓她們的父母確信了這種大腦促進計劃的科學性。
黃傑:(出生當天)我們這個孩子有一個特別之處,墻上不都有母乳喂養的這些宣傳畫,她就是看著這個宣傳畫,從左到右,轉著圈看,脖子就沒有耷拉過。
馬臣:在十二天的時候,特別明顯,就是她做了一個90度的側翻。
採訪劉:按照孩子體格和神經發育,只能滿3個月以後才能翻身。我們兒研所的專家都不信,認為床舖是不平。
馬臣:後來到了滿月那天的時候,她又翻了一次。
劉:我們測查幾次了,(她的行為)都比她當時的年齡要超過三到四個月。
這些動作,對於正常的兒童甚至成年人來説,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對於剛出生的嬰兒來説,並不容易,我手裏拿的這張紙就是0-3歲小兒精神發育檢查表,它是中外科學家們,通過觀察數千個正常的孩子在每個年齡階段的表現,而制定的。其中有這麼幾項,大運動,精細動作,適應能力、語言和社交能力等。我們可以看出,6個月大的孩子具有的能力中有這麼一項,能夠仰臥翻身,馬諾然出生12天就可以側翻身了,背部的肌肉沒有力量是做不到的,27個月的孩子具備獨自上下樓梯的能力,而馬諾然1歲半,也就是18個月就完成了這個動作,整整超前了9個月。她們的這些超常行為是偶然嗎?
劉:小兒科的醫生檢測他的體格,評價他的神經,都反映他的神經功能都是超常的。
劉澤倫認為孩子的這些超常之處,歸功於父母早期合理的營養和對身體撫摸與感官刺激。劉澤倫,中國優生優育協會胎教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八五攻關項目胎教課題的負責人,同時,課題組的另一位成員,趙忠楨在臨床中也證實了這種刺激的科學性。
採訪趙:凡是接受撫摸刺激的這種孩子,我們發現她的靈敏度高,而且肌肉力量強壯,她的抬頭、爬行、行走,像這些動作要比沒有接受撫摸刺激的孩子要早。
人們發現,胎兒在三個月的時候,就有了觸覺,也就是身體表面已經分佈著神經末梢,無意中碰到時,它會做出反應,同時這個時期,它的大腦也在快速發育,細胞的數量決定大腦的容量。科學家們認為,可以利用胎兒有觸覺,對它進行良性的刺激,使它通過建立觸覺神經通路,把信息傳到大腦皮層,直接的效果,就是使神經元有更多的分支,來傳遞信息。
在撫摸的刺激下,翟逸清和馬諾然經常在媽媽子宮裏散步,練就了強壯的體魄,他們出生後超常的表現,證實適當的撫摸刺激對胎兒的作用。
除此之外,按照專家們制定的胎教計劃,黃傑和馬銀平懷孕五個月以後,音樂刺激就是很重要的一項。
黃傑10:比如説早晨十點半左右,或者下午四點半左右,如果那個時間不給它聽,不給它做的時候,它不樂意,它就會拿小腳丫揣你的,也不知道是腳丫揣你還是拿腦袋撞你,反正它是不樂意,説明它有感應。
目前比較常用的音樂胎教傳聲器,它有兩個傳出部分,一個是媽媽聽的,一個是胎兒聽的。科學家做了許多實驗,發現聲音中最響的部分不高於2000赫茲的音樂,胎兒聽起來比較舒服,最響的部分如果高於2000赫茲,胎兒會不舒服會躁動,因為胎兒在六個月之前,聽覺系統還沒發育完善,很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孕婦們最好不要去噪音比較大的場合,避免傷害胎兒的聽力。如果不能保證某些胎教傳聲器的科學性,在安靜的環境裏,放些舒緩的音樂也能起到效果。腦科學家通過大量的研究表明,支配音樂能力的中樞分佈在右半球,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優勢半球在左腦,音樂的刺激,促進了胎兒右腦的發育。劉澤倫説,他做過一個統計,接受過科學的音樂胎教的胎兒,出生後聽到同樣的樂曲時,會停止啼哭露出舒服安逸的表情,這説明,胎兒時期的刺激,在胎兒大腦中留有刺激的痕跡。當然,對胎兒進行音樂胎教要聽醫生的建議,不要過早,要在六個月之後。黃傑和馬銀平在懷孕期間,所做的胎教,包括了合理的營養,必要的撫摸刺激、音樂刺激,另外她們還經常對胎兒説話,讓它熟悉身邊親人的聲音,這些環境良性的刺激都能促進大腦的發育,那麼,科學的胎教還包括哪些呢?
手電筒的光照射子宮時,超聲波記錄了胎兒眨眼睛的動作。就是這樣一個不經意的眨眼睛動作,會在胎兒體內引起一系列的反應。
採訪:小孩在媽媽肚子裏一片混沌,什麼也看不見,剛才做B超,我們能看到,手電筒一照以後,小孩眼睛一眨,説明光照刺激它相應的視覺神經,使它發育。
受到刺激的感覺器官,産生電脈衝通過傳入通道傳到大腦皮層,在這種電脈衝傳導過程中,會誘導大腦細胞,也就是神經元這棵樹的突起增多,從此靠這些突起的枝杈和更多的神經元建立聯絡。使參與傳導信息的細胞增多,如果大腦網絡越發達,反應就越敏捷。
動物實驗證實,智力低下的動物,神經元是光禿禿的,幾乎沒有突起,而智力正常的動物,有許多的突起,突起越多,反應就越靈敏。這就為外界的良性刺激促進胎兒大腦發育找到了實驗基礎。
採訪劉:在日本的京都大學,在美國的一些大學,都做了相應的動物實驗包括小白鼠的,包括黑猩猩的,這些動物實驗也是在胎崽時期,出生以前,給它環境良性刺激,燈光,音樂,當然飼料都是一樣的,另一組不給了是黑暗的,這兩組胎崽出生以後,它的神經系統發育截然不同,比如從迷宮裏走出來,接受刺激的很快就出來,相反沒有刺激的,走不出來。
採訪馬:手電筒照,我覺得就是一開始是沒有什麼感覺,就是慢慢到了後來吧,就感覺它好像追著手電筒的光走,就有時候能在你肚子裏翻一個跟頭,那種感覺,然後它就轉過來了。
人們就是抓住胎兒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使孕育在母親子宮內的胎兒這些驚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來促進胎兒大腦的發育。
採訪劉:總的來説,是從功能促進它的組織結構的發育,那麼將來孩子的大腦網絡就更豐富,在學習的時候,記憶容量就大。
人們往往把一些有超常行為的孩子,比如,記憶力強,有特殊才能,稱為神童,給他們戴上一個神秘的光環,從馬諾然和翟逸清這兩個孩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只要是正常的孩子,給大腦提供一個充分發育的環境,都能夠有這樣的能力。我們國家現在提倡的優生優育,其實都是提高人口素質的,只要方法得當,神童並不神秘,具有普遍性。
1996年 翟逸清出生。體重4.8公斤。
2002年 馬諾然出生,體重3.4公斤。
出生後的嬰兒,還要繼續接受必要的刺激。每天必要的正確按摩,給他們柔嫩皮膚最直接的刺激,從而促進大腦發育。接下來的兩年中,嬰兒的大腦還要繼續發育。
翟:她在剛一齣生幾個月的餓時候,比書上説的,同齡的,比如幾個月開始翻身,幾個月開始能夠坐起來,還有她的智力方面都比書上説的要超前。
翟逸清對一切充滿了好奇。一般的兒童,兩三歲開始認字,而她十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在玩耍中認字了。
馬諾然各方面也表現出超常的能力。
馬:這兩年當中,我們時刻在關注她的各方面(生長髮育)的指標,我覺得她的指標都是走在同月份之前的。
趙:凡是接受胎教的孩子,我們只能説,她的智商、智慧的發育,明顯比一般孩子要進步。
劉:維護和促進了胎兒大腦的發育,不等於造就了神童,不等於造就了天才,天才是要靠後天的培養。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神童這一説,我們前面所提到的胎兒大腦促進方案,馬諾然和翟逸清已經從中受益了。有了先天的大腦網絡基礎,也就是有了建造大樓的基礎,就像這些材料一樣(積木),還缺什麼呢?圖紙和建造大樓的工程師,馬諾然和翟逸清要面對的還是一個未知的世界。
馬臣:中學的時候咱們學過一個古文叫《傷仲咏》,大家都能記得,當時應該説,先天他都非常好,但是後天,父母各方面就沒有注意到後天的培養,到他成年以後,他已經跟一般人是沒有什麼差別,實際上我覺得,也就給我們一個啟示,先天的教育實際上打好基礎,後天的重要實際上是加固,是進一步發展。
馬諾然是幸運的,接受了胎兒大腦促進方案的她,在家人的關懷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劉:我們只是從大腦網絡和組成網絡的神經細胞的數量上,和它的結構上給她打造了一個後天智力開發的大腦的一個物質基礎,後天的營養和環境的教育對它的腦細胞發育非常重要,除去這些之外,還有一個良好稟性的培養,你比方説,她能夠坐下來,對她所關注的事情,不管是學習還是玩,她能夠堅持一定的時間。
從胎教開始,馬銀平夫婦都在培養孩子與大人一致的作息時間,現在馬諾然生活特別有規律,她已經表現出勇敢,做事情專注,不愛哭鬧的性格。
2004年8月2日,是馬諾然兩周歲的生日,她要在爸爸和奶奶的陪同下,到首都兒科研究所接受一項特殊的檢查。
這項檢查能夠反映她的大腦網絡情況和對外界事物的反應速度。
馬諾然要觀察電腦屏幕上的圖像,大腦的一些活動由分佈在頭上的探針收集,傳入腦電圖機,電腦會根據傳出來的信息,對馬諾然大腦的反應速度,大腦網絡的聯結,做出分析
採訪劉:她的認知心理活動所用的時間比四五歲的孩子還要短,所以反映她大腦網絡好。
開學之後,翟逸清就要上二年級了,強烈的好奇心,使她的愛好非常廣泛。
酷愛英語與音樂的她,又將開始了另外一個階段的學習。
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兩歲的馬諾然做事情非常專注,她也表現出很強的社會交往能力,絢麗多彩、未知的世界在向她招手。
迎接她們的將是什麼樣的人生呢?
看來科學家賦予胎教的含義遠遠要比字面上的意義大得多,優生優育現在已經成為父母們所追求的目標,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之外,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健全的人,還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以胎兒大腦促進方案為主的胎教計劃已經實施近十年了,許多家庭已經從中受了益,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去驗證,關於人類大腦還有許多未解之謎,隨著科學的發展,或許還有更多的方法等待著大家去嘗試。
(CCTV《走近科學》供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