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記憶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5日 10:21
主講人簡介:
吳艷紅: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黨委書記兼副系主任。
內容簡介:
記憶幾乎我們每一個正常的人都會有,司空見慣,似乎從未引起過我們的注意。可我們是否思考過,如果有一天人類失去記憶,世界將會怎樣?也許,你恍然之間不知到自己是誰?我的過去是什麼?我們無法辨認我們的朋友和家人?我們因此而幾乎失去存在的理由。當我們這樣思考的時候,才發現我憶故我在。記憶對我們每一個人是如此的重要,那麼,記憶究竟是什麼?
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保存和提取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實際上它是包括有三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就是首先你要編碼,第二個階段,就是把編碼好的東西,存儲起來,那麼第三個階段,我們儲存了這個東西之後,我們主要的目的是什麼,是在一定的場合根據一定的需要,把它重新地利用,我們把它叫做提取的過程。
那麼在記憶的過程中,為什麼又會産生遺忘呢?遺忘總結來説,不外乎就是這兩個原因,一個是記憶痕跡的衰退,一個是其它信息的干擾,那麼在不同的情況下,對於不同的知識,可能這兩者當中的某一個因素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但是總之它是産生與這樣的兩個方面的。在遺忘規律上呢,現在最有影響的一個遺忘規律的總結,就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也是記憶研究學者叫艾賓浩斯,那麼他提出了一個叫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它的橫坐標是回憶的時間間隔,就是學習一個材料之後,再間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發現它的知識保持的就越來越少。那麼從這個規律當中,實際上它主要表示的是什麼,是我們的一個記憶痕跡的衰退的過程,那麼根據這個曲線我們可以看到,在你的知識剛剛學習之後的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有大量的信息會被消退掉。所以根據這個規律。我們要提醒大家要及時復習,在它的痕跡沒有完全消退的時候,你要及時地復習,鞏固這個痕跡,加深印象,那你們的知識的保持就會更長久。
那麼,我們怎樣提高我們的記憶能力,更好的服務於我們的生活?北京大學心理係吳艷紅教授,將與您一同完成神奇的記憶之旅,一窺記憶的奧秘。
(全文)
非常高興今天來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一些學習和研究的成果,那我這個題目叫《神奇的記憶》。大家可能本身對心理學就是很感興趣,那麼對心理學當中的一些問題呢,因為什麼會有這麼大興趣呢?就是因為我們所有的,我們所關心的一些,心理學所關心的一些問題,都是我們生活當中,時時刻刻存在的問題。比如説記憶,那麼在這裡邊,我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到底記憶是什麼,那我們首先給它一個比較客觀的定義。我們説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保存和提取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可以看到,實際上它是包括有三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就是首先你要編碼,第二個階段,就是把編碼好的東西,存儲起來,那麼第三個階段,我們儲存了這個東西之後,我們主要的目的是什麼?是在一定的場合根據一定的需要,把它重新地利用,我們把它叫做提取的過程。那麼根據這三個過程,編碼、儲存和提取大家可能也會想到,跟我們的計算機的知識是相通的,那麼這個模型,也是在60年代提出來的,關於記憶的模型,那麼它主要是指的是什麼呢?主要是在計算機技術興起之後,人們對記憶過程的一個模擬化的一個過程,因為我們大家知道,我們的大腦,經常我們把大腦稱作“黑箱”,因為大腦是我們心理的器官,也就是説我們的心理是産生於大腦的。以前我們經常會有一種想法,説心理肯定會産生於心臟,因為我們會看到很多跟情緒呀,跟感情有關係的字,都是帶一個豎心旁,或者有心字的,對不對,所以大家可能就覺得是説我的心理是産生於我的心臟的。那麼在這裡呢,跟大家重申一下,我們心理的器官是大腦,也就是説,我們心理是産生於腦當中的。可是大腦當中的過程,它心理産生的過程我們是不能夠用肉眼直接去看得到的。所以我們把大腦叫做什麼呢,叫做“黑箱”。那麼在這個黑箱研究過程當中,我們會採取一些其它的,利用一些其它的技術,就像我剛才講的。比如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的技術,我們可以來模擬,或者是推論,在記憶過程當中我們大腦到底是産生了什麼樣的一些活動。那麼這個活動我們可以把它分做剛才我講的這三個階段,一個是編碼儲存和提取。編碼是我們記憶的第一個環節,所以你要想有一個好的記憶的話,首先要有一個好的編碼。那麼同時你要想有一個好的記憶,你一定要把你學的東西存放在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或者説我們講存放在一個好的地方。那麼同時在存放以後,如果你包括像我們去找東西的時候,你正確地把它拿出來,才會完成這樣一個提取的過程,那麼在整個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後邊還會結合我們講到遺忘的過程,再會給大家介紹這樣的三個過程。
那麼在記憶過程當中,實際上它是記和憶兩個過程,也就是記憶是記和憶兩個過程的一個統一體,那麼什麼叫記,也就是我們記的是一些什麼樣的東西呢?我們可以看到,它可以是人們感知過的事物,這個大家可以舉過很多例子,比如説你在之前還聽過某個講座,對不對,那是你曾經有過一個感受,還可以是什麼呢?思考過的問題,比如大家在學習、在生活、在工作當中,曾經很多很多的新鮮的事情看到了,可能會想到,為什麼,那麼這是我們思考過的問題。再有,就是體驗過的情感和從事過的活動,從事過的活動它是一種動作的記憶。比如大家現在想一下,即使我們現在沒有在籃球場上,我們可能都會想到拍籃球是個什麼樣的動作。那麼這是什麼,在學習拍球動作過程當中,也是一個對從事活動的一個記。體驗過的情感,那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都有過喜怒哀樂,我們都曾經高興過,都曾經為了某些事情可能傷心過,那麼這些都是記的過程。憶呢,就是剛才我講的第三個過程,把我們記的東西,重新提取,根據我們某些目的來應用的一個過程。那麼憶的過程就是儲存在頭腦當中的印象,又可以被喚起的過程,而且我們被喚起的這些事物它可以參與當前的活動,並且得到再次的應用。那麼這是一個憶的過程,那麼剛才我講到情感,那我們可能大家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就説,情緒有沒有記憶,或者是説我們體驗過的情緒,能不能被我們記住,能不能被記住,或者是説你怎麼知道你的情緒被記住了?比如我們經常會談論一些事情,説我昨天特別憤怒,但是你説的時候,還會有昨天特別憤怒的整個的情景嗎?可能沒有了,但是你可能會有一些生理上的表現。比如説你在跟別人説這些事情的時候,你可能還會手抖,語言會發顫,聲音會發顫,等等。那麼如果出現這樣的一些過程,你就可以證明説你對這件事情是有情緒記憶的。那麼俄國的有一個電影學家曾經説過,他説什麼時候你知道有你有情緒記憶,就是你因為想起某件事情,而覺得臉紅了,就説明你是有情緒記憶的。那麼這只是情緒記憶當中的一種,剛才我説了一個生氣的例子,就是一個負性的情緒。那我們説記憶是什麼呢?記憶就是記和憶兩個過程的一個統一,那麼我們説如果沒有記就沒有憶。那麼如果只有記沒有憶的話,那我們這個記憶過程也就不存在了,這就是我們講的什麼叫記憶。
那我下面要説的一個問題就是説,如果沒有記憶會怎麼樣?因為我們從小到大都是老師讓我們記很多的東西,然後大家會去考試,然後來考驗我們的記憶。所以有很多人,都特別希望有一個特別好的記憶,但是大家可能沒有想到説,如果我們沒有記憶會怎麼樣,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問題出來呢?我們主要想從反面來證明説,記憶對我們的重要性,有時候我們會有一些不好的體驗,或者不好的經歷,那我們特別希望能夠很快地把它忘掉,這現在也是心理學研究當中的一個課題,就是怎麼樣讓人能夠把自己想要忘掉的一些東西忘掉,那麼這也是現在有很多學者在研究的。那我們就是從反面來跟大家説一下,記憶對我們的重要性,我們給大家介紹三種現象。第一個就是在心理學研究當中,大家經常提到的叫Korsakoff綜合症,那麼學醫學的同學、學生物的同學可能對這種症狀有了解的。那麼Korsakoff綜合症,它是一种老年期的一種慢性病,那麼主要的是跟長期酗酒或者維生素的嚴重缺乏是有關係的一種病。那麼這種病的結果,就是它會在記憶上有很嚴重的損失。那麼這個損失呢,是這樣,就説它可能會記不住我現在是什麼時候,而且他可能也記不住一會兒馬上要發生的事情是什麼,可能也不太清楚昨天出現了什麼情況。那同時,他會在跟你的交談當中,或者是在講他的經歷的時候,會加入很多虛構的東西。那這些不是他道德的問題,不是他故意地誇大,或者是來誤導你,而只是因為什麼呢?因為他確實不知道他説的這些事是不正確的,或者是沒有發生的,那麼這是Korsakoff綜合症。所以大家想如果我們沒有記憶的話,就是他記憶受到嚴重損害的話,等於説我們現在的生活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比如如果你沒有記憶的話,你可能不知道明天如果我再給另外一些同學做講座,你可能又來了,來了以後你也不知道這個昨天我聽沒聽過,聽完你再走了。那麼這種現象呢?在神經心理學研究當中我們也遇到過,其中有一個病例就是這樣的。他的短時記憶,大家知道在記憶當中,我們分瞬時記憶,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這個概念可能在很多的書上我們都會見到。那麼這三種記憶形式,一般來説我們是先看到一個信息的時候對它加以注意,對瞬時的一個信息産生加以注意。然後,它可以把這個知識轉入到所謂的短時記憶當中,對於短時記憶當中的信息加以復述和加深呢,它就會轉入到長時記憶當中,長時記憶它就保存的時間會比較長。但是在神經心理學上有一個病例,他剛好一個問題出在哪兒呢,出在從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的問題。所以他的日常生活基本上就是這樣,如果你剛剛見到他,你跟他握手寒暄,做互相介紹,他也沒有問題,他都會很正常地跟你進行。那麼如果這時候你説我有事情我先出去一下,然後你再回來,重復剛才一樣的活動,他會繼續跟你做。比如我是誰,我是什麼的,你再跟他做介紹,他就跟這件事從來沒有發生一樣。短時記憶在很短的時間當中,他的操作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不能把他短時的記憶轉化到長時記憶當中。也就是在你走了之後,剛才發生的信息都消失掉了,不存在了,他會重新來過。那麼這個在心理學上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一個例子了。另外一個症狀,叫創傷性的失憶,這個創傷性失憶呢,它分兩種:一種叫順向的失憶,一種叫逆向失憶。這個大家可能會在很多電影裏邊看到,突然間一個事情,比如説一個車禍,或者一個什麼意外的事件,不記得了。不記得什麼呢?所謂的順向記憶是不記得以後再發生的事情了,就是再發生什麼,他都記不住了,不管你對他好也好,對他不好也好,他都不知道了,這個叫順向記憶。對未來記憶的一種損傷,還有我們在電影上、電視上經常看到的一個事情她不記得她是公主了,這個大家看過吧?這種電影,不記得自己是誰了,然後就在貧民家開始生活。這個叫什麼,叫逆向記憶,就是把她以前的很多事情都記不住了,那麼這是兩種創傷性的記憶。那麼創傷性的記憶,基本上都是由一些大的意外事件,像一些交通事故或者一些創傷所引起的,在心理學上包括一些文藝作品上我們都會看到。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同學們在生活當中,考試當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暫時性的不能叫失憶。我這兒分類叫失憶,但是對你們來説失憶有點重了這個詞。有沒有人在考試的時候,覺得復習特好,去了,結果呢,那道題就是答不出來,交了卷出了門想起來了,有過吧?我覺得這是什麼問題呢?我在後邊會講,是一種意志,大家應該解除意志,你才能夠記起來。為什麼你出了門反而想起來,是因為你那時候放鬆了,反正也不行了,我已經交了卷了。這叫什麼呢?暫時性的失憶,但這個如果叫失憶的話,就是你好多事情不記得了,我剛才講的只是一個現象。在考試當中,同學們生活當中,大家接觸到的一些現象,還有一個現象,我覺得所有的人可能都會發生過,或者你看到別人發生過,叫舌尖效應。特別特別熟悉的一個人,我見到他我不知道他叫什麼了。有時候我們就在學校裏看到同學見到你就開始笑,怎麼他也想不起來你姓什麼,不記得你姓吳,也不記得你叫吳老師。所以我現在也是,我也曾經發生過這種事情,見到特別熟悉的人,就想不起來他叫什麼名字。所以我現在一個做法就是,不管他姓什麼,就直接稱呼老師,要不就直接稱呼同學,就等於把這個事情給你越緊張,越想不起來,所以我們把這個叫舌尖效應。這個大家可能會包括你有時候想跟別人説一個人物的時候,你想跟他介紹説這是誰誰誰,想跟他説這件事情的時候,那這個名字實際上很熟悉的,也是在你記憶當中的,但是你就提取不出來了。那麼這三種情況我們都可以看到説如果沒有記憶的話,我們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那包括我們大家整個的我們的知識的掌握,我們的學習體系的建立,都是因為我們有記憶能力,所以我們才能夠坐在課堂裏學習,我們才能夠把我們以前學的東西,和現在學的東西連貫起來,這是我們講到一個記憶的重要性。
下面一個問題,我們就來看看説我們是怎麼樣來記憶的。也就是我們在記憶過程當中,我們去記,我們去感知事物,思考過的問題,我們體驗過的情感,我們怎麼把它放在腦子裏邊的。那下邊,給大家看到的這個人,那麼他的名字叫巴特利特,他是英國的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是一個爵士,被封為爵士主要也是根據他的學術貢獻來封的爵位。那麼他是曾經被稱作是英國實驗心理學的第一人,也就是説在心理學的領域當中,他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人物。那麼他在做研究的時候,提到了兩個概念,我先把這個概念在這兒介紹一下,我們再來看他是怎麼樣來告訴我們,我們的記憶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那麼他提出了一個概念,其中一個概念就是SCHEMA。SCHEMA就是講什麼呢?就是講模式,就是我們每個人頭腦當中都有一些固有的模式,那麼這些模式是跟什麼有關係呢?跟你以往的經驗跟你的知識體系,是有關係的,那麼再有一個詞叫reconstruction,叫重建,重建的意思是什麼呢?主要是來自於我們觀察的一個現象,説我們每個人大家,比如説我們今天都是來聽這個講座的,但是大家回去之後,能夠提取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包括你注意的焦點,包括你關注的內容,包括你將來想告訴別人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為什麼不一樣呢?是因為你在你原有的SCHEMA的基礎之上進行了reconstruction,進行了重建,那麼這是巴特利特的一個看法。那麼他有一個研究,我在這個地方可以給大家看一下,就是他為什麼把他這個schema和reconstruction提出來,作為他的一個記憶的解釋。大家看説這個圖是個什麼圖,這是一個什麼動物?貓頭鷹,有一個同學説是貓頭鷹,那麼這個呢他做研究的時候是這樣,先把這幅圖給第一個同學看,然後由這個同學畫出這個第二幅圖。假設就是這個同學看完之後,畫出這個圖給誰看呢?給第二個同學看,第二個同學的作業呢,就是畫出了這個圖,然後依次往下推,大家看,這是第二個同學的作業,第三個同學的作業,四五六七八,是不是我們這個比剛才那個更真實呢?更接近於我們生活當中的動物了,對不對,更接近於我們看到的一個動物。剛才那個是一個線條圖,我們看到這個就將近有點感覺,好像是栩栩如生的這樣一個東西,為什麼呢?是因為如果我們頭腦當中沒有這個動物的樣子的話,你經過這樣的一個圈所謂重建之後,不可能出現最後這個圖片。所以他覺著我們的記憶是什麼,記憶就是在原有的你的圖示的基礎之上,進行重建的這樣一個過程。所以大家在學習的時候,包括我原來講課的時候,我也老説這樣的話,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有同樣好的記憶,同時我們也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夠記住相同的東西。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有科學的支持的,也就是説,我們大家以往的經驗不一樣的話,我們記住的東西可能就不一樣了,那麼這是巴特利特的一個研究,另外,在記憶當中,我們還有一些其他的理論。
比如大家在看到這個圖片,你快速地把它讀一遍,能儘量地記住多少,記多少,你看完了你就告訴我,看完了,你儘量地告訴我,你都記住了哪些詞,剛才都有哪些詞。斑馬、土豆、豌豆、斑馬,土豆豌豆其他同學幫著回憶一下,土豆豌豆,牡丹,海豚,玫瑰,花生,白菜,菊花,書架,你説我已經重復過了。好,我們再回到這張片子大家看一下,斑馬為什麼被先回憶出來?這其中是一個心理學的規律,叫系列位置效應。系列位置效應是指什麼呢?一般來説在一系列要記的東西當中,前面的幾個項目記得也好,後面的幾個項目記得也好,這個大家在有一些文藝演出上可能會看到,有人叫打頭炮,對不對,有人叫壓軸,一般前後都是名人大腕,對不對?這個是因為什麼,中間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那麼在另外一個,第一個同學在回答的時候,他還説了另外一個記憶的規律,他説什麼呢?他説土豆和豌豆是吧,説了兩個,為什麼這兩個會放在一起呢?我們可以看土豆是第三個,豌豆是後邊一個,那麼這個是在心理學上也有一種規律,就是指的我們的網絡系統,語義網絡系統,確切來説叫語義網絡系統。我們可以看到説,有一種理論認為説我們的知識是以有組織的形式存在於我們大腦的。因為我們在給大家介紹我們是怎麼樣記憶的,它是有組織的方式存在於大腦,如果我們記得東西是很零亂的,那我們就很難把它提取出來;如果我們記得東西是有一定層次的,是有一定組織的,大家看到我剛才提取的時候,那個同學就是把蔬菜對不對,放在一起來提取出來的。那麼這個模型呢,它也是一樣,它舉了一個鳥的例子,你會把一些相關的概念,相關的事物放在一起來記憶。那麼這個在大家的記憶當中,可以考慮,將來你們記東西的時候,也可以把一些相關的,或者説相同類型的放在一起來記憶,會增加你們的記憶效果,這是我們講的記憶的種種方式。
下邊一個問題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是否有記憶呢?就是你怎麼知道你經歷了這些事情,你思考過的問題,或者你體驗過的情感,你操作過的運動,會保存在你的記憶當中?給大家看這個圖,那我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叫什麼活動呢,這叫什麼活動呢?就是我們剛才説,有記有憶,我們剛才的第一幅圖片呈現的過程是記的過程,那麼我們現在在做的活動是什麼,是憶的過程。憶呢我們又把它叫做再現,再現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回憶,回憶是指的什麼呢?就是事物不在眼前的時候,你把它重新提取出來的過程,叫回憶。比如我們在考試當中,我們經常會讓大家有論述題,或者是叫簡答題,那麼這種題都是靠回憶來完成的。那麼還有一種再現的形式叫什麼呢?叫再認,再認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剛剛給大家演示的這個過程,就是我先給你呈現一個刺激,然後我這個刺激再次出在現你的面前的時候,你是否能夠把它確認出來的過程。就是比如説我們今天見到一個人,見到這個人之後呢,隔一段時間,你又意外地遇到這個人,你是不是記得他就是上次你在某個場合見到的那個人?那大家知道,我們每個人的這種能力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人可能會記住人的名字,記得很好;有的人記人的長相記得很好,我雖然是研究記憶的,但是我對人的長相的記憶就不是太好。我經常是跟人家見過面,然後下次再見到的時候,我就會觀察,我現在就觀察他是不是衝著我笑,如果衝著我笑,我先反應一下,然後就會在大腦當中進行快速地搜索,説這是誰,我以前在哪兒見到過他,或者我至少能夠確認一點我肯定認識他,他為什麼衝著我笑。如果是正常狀況下,所以這個能力呢,大家想,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有些人是見一眼就會記得很深刻,包括一些電影演員等等這些記得都比較好。那我們剛才給大家演示的這個過程,是一個再認的過程,那麼在講遺忘之前,想給大家演示一個記憶的測量的過程,那麼這個就是要求大家一起來配合一下,就是待會兒我們要做的是一個什麼呢?短時記憶廣度的測量,那麼大家知道,短時記憶廣度在生活當中,我們都有體會的。比如説記什麼呢?記電話號碼,在什麼情況下記電話號碼呢?就是你經常會打手機,你打著手機的時候,別人告訴你其他一個人的電話,你手頭又沒有筆的時候,靠什麼,靠短時記憶來記憶,靠你的短時記憶來記憶。但是有的人就會説記不住,現在有一個比較好的手段,發短信告訴我,為什麼説記不住呢,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這些號碼的個數超出了我們短時記憶的廣度。
我給大家演示的,這個是我們記憶廣度的一個測量,但是這個長度12的意思就説明什麼呢?説明我們的記憶廣度是12,但是我們是大家的集體的記憶廣度是12,每個人單獨的記憶廣度就不會這麼好。那麼大家記號碼的時候,有沒有什麼體會,有沒有用到什麼策略?有沒有用到我剛才講過的我們怎麼記東西的策略?其中有一個三位數字,三位數字記,這是什麼,形成一個我們在心理學上叫做一個組塊的過程,組塊的過程就是你把一個好幾個單個的數字可以放在一起來記。比如我們記電話號碼的時候,大家都有這個感覺,比如我記手機,我問你是移動的,還是聯通的,那我會記住你是133,還是139,還是138,然後我會再往後記那些數字。那麼這時候你就把前面這三個數字組成了一個塊,那麼這個塊佔的資源就比較少了,這個我想大家在以後記憶的時候,也可以利用這樣的一些規律。
那我剛才説為什麼會忘呢?大家可能還記得我剛才講過,記憶是包括三種形式,一個是瞬時記憶,一個叫短時記憶,一個叫長時記憶,那麼我們的所有的遺忘在這三個環節當中,都有可能發生,那麼我們的瞬時記憶的信息,很短暫的一個信息,呈現在你面前的時候,如果你不對它加以注意的話,它就會消失掉。這時候就會産生一個遺忘,那麼如果你對這個信息加以注意了,它就會轉入到短時記憶當中。但是短時記憶當中的信息,如果沒有被你及時地、精細地去復述的話,你也會遺忘。比如説我們剛才記不記得第一個呈現的數字串,有沒有人記得,沒有,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剛才,為什麼你能回憶出來呢?説明你已經記住過,對不對,記住過,但當時記住是保存在哪兒的,保存在短時記憶當中的,可是你沒有對它進行加工,所以雖然你剛才記住了,你也回答出來了,我們也測量到你記住了,可是現在你已經把它遺忘掉了。所以我們説在短時記憶當中,如果你沒有精心復述的話,也是會産生遺忘。
第三個就是長時記憶。長時記憶當中我們説現在有好多東西我們學到,包括期末考試的時候,我也把它背出來了,可是再過一年或兩年的時候,可能你就會把這些知識忘掉了,那麼它在長時記憶當中也會有遺忘。那麼我們總體來説,遺忘不外乎這樣的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記憶痕跡隨著時間的延遲會逐漸地衰退,那麼你會遺忘。再有一個呢,就是隨著你的記憶的東西的增加,其他信息會對這個信息有干擾。那我們大家學習的時候,比如我們學英語,我們背單詞,假設我從今天開始我下決心要考託福。那我開始主攻單詞,我第一天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一百個單詞,會很快地記住,對吧,因為什麼,因為我們之前是沒有其他的很多信息干擾。第二天你再記一百個單詞的時候,你還相對容易一點,到第三天第四天的時候,你就會把很多信息和前面記的要混淆在一起,那麼這是什麼呢?後邊進入的一些信息,干擾了你已有的一些記憶的過程。那麼所以我們説遺忘總結來説,不外乎就是這兩個原因,一個是記憶痕跡的衰退,一個是其它信息的干擾。那麼在不同的情況下,對於不同的知識,可能這兩者當中的某一個因素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它的作用是不一樣,但是總之它是産生於這樣的兩個方面的。
那麼在遺忘規律上,現在最有影響的一個遺忘規律的總結,就是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家,也是記憶研究學者叫艾賓浩斯。那麼他提出了一個叫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那麼大家看到這條線,它的橫坐標是回憶的時間間隔,就是學習一個材料之後,再間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發現它的知識保持的知識就越來越少。那麼從這個規律當中,實際上它主要表示的是什麼?是我們的一個記憶痕跡的衰退的過程,那麼根據這個曲線我們可以看到,在你的知識剛剛學習之後的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有大量的信息會被消退掉。那麼大家可能會覺得,我記得,我曾經給我的同學看這個圖的時候,有的同學特別高興地説,復習和不復習一樣,反正他也忘這麼多,我也忘這麼多。那我在這個地方跟大家提醒一下,這表示的是一個趨勢,不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數據。不是説所有的人,記住這一百個單詞之後,都會做相同程度的遺忘,只不過説我們遺忘的規律大概是一個先快後慢的這樣一個規律。不是説你學習不學習你都會掌握住這樣的一些知識,所以根據這個規律呢,我們要提醒大家要及時復習,在它的痕跡沒有完全消退的時候,你要及時地復習,鞏固這個痕跡,加深印象。那你們的知識的保持就會更長久。
下面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可能會很感興趣的問題。為什麼我記不住的東西,別人記得住?為什麼我的同學當中,他也看一遍,我也看一遍,他就記得住,我就記不住?現在講,個體差異不外乎就是這樣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什麼?遺傳的因素,我們大家知道,在説到個體差異的時候,可能大家能夠看到的或者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個個體差異就是智商。那麼智商它的智力的高低,其中有個衡量指標就是你的記憶能力,記憶能力好呢,它的智商在分數上得分就會高一點。那麼一般來説,我們説遺傳它會決定你智商的範圍,但是環境,會決定你在這個範圍當中,最後落在某一個位置上。比如説你的遺傳決定了你的智商是在100—120之間,那麼你的後天環境豐富與否,會決定你到底是100還是110還是120。
另外在説到遺傳和環境對記憶的影響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心理學家説過這樣的話,説在很多的超常記憶和一般記憶的人的大腦解剖上,看不到任何的差異。而他們更大的差異,記憶效果的差異來自於什麼呢?來自於他們的記憶方法,也就是説,我們大家去記東西的時候,不是因為我們的腦子真的不如某一個人的腦子長得好。而是因為什麼?因為我們在記憶時候所使用方法上的差異,這完全是一個心理的問題,不是生理的問題。所以我們希望大家在記憶的時候,能採用適合於你的一些方法來記憶,如果想提高我們的記憶力,我們就可以把相近的一些知識能夠組織放在一起的東西,放在一起來記憶,那這樣的話,我們的記憶效果就會好。第二個我們剛才在講遺忘曲線的時候告訴給大家了,要復習,這個復習我們提這樣幾個方面,一個剛才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提示大家要及時復習。大家還記得那條曲線,及時復習,第二個是要堅持復習,堅持復習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要在某一個時間段,集中的光去學一類東西,那樣會産生抑制,剛才我們講了,提取的一個方面,就是你有時候要解除這種抑制機制,所以在學習過程當中,要有集中,有分散。那麼在學習過程當中,我們會經常遇到同學問這樣問題説,到底是死記硬背好呢,還是理解好?那我們一般來説是這樣,如果你明天早晨要應付一個考試的話,今天你就死記硬背,如果你要想知識是在以後的長期的活動當中,生活當中去應用的話,死記硬背明天可能就會忘掉了。也就是説,死記硬背和理解是互相支持的,你的死記硬背的好壞,就是它的效果或者説它保持的時間長短,跟你的理解程度也是相關的。
第三個就是逐個擊破。逐個擊破,就是我們講的説,要有重點,那麼剛才我們説有組織,組織實際上圍繞著重點而提出來的一個組織。所以在學習的時候,要把重點抓住,然後在重點的基礎之上,去進行學習。最後一個就是我剛才講的重復記憶,而不是重復閱讀,就是在你復習的時候,不是説我簡單的機械的復述一遍,而是真正的對它加工的過程,才能夠提高我們的記憶,減少我們的遺忘。
(CCTV-10《百家講壇》欄目供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