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玻璃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09日 10:29
在西方,人們認為玻璃是上帝送給人類的最佳禮物。因為它色彩艷麗而不浮華、透明亦不透明、神秘而單純、堅硬卻脆弱、冰冷又充滿熱情、折射光同時也改變了光、寧靜但蘊含著生命與力量、變幻莫測卻飽含理性……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人類的視覺慾望、給人最高層次的視覺享受。
本文作者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戴舒豐玻璃工作室的創始人,在這裡,一直沉醉於玻璃超凡魅力中的他,主要講述了自己對玻璃的歷史、工藝、價值等等各方面的理解和認識。
記得是在剛到英國胡佛 漢頓大學學習玻璃工藝的第一個嚴冬,我特意去著名的吹制工作室觀摩。那天,室外天寒地凍,下車前禁不住豎起了大衣的領子。而一進入室內,那裏熱火朝天又有條不紊的氣氛立刻拂去了我身上的寒意。
正在作示範的是一位青年藝術家。只見他用一根長長的吹管輕鬆地從坩堝窯內取出一團流動的玻璃料液,那料液就像火焰一樣具有懾人的美麗和溫度。而後,這團“融化的火焰”仿佛被藝術家施了魔法,他只是輕輕一吹,長長的管子那頭,一隻奇異的盤子突然像曇花一樣盛開了……
撲朔迷離的玻璃起源
據我所知,開始用吹制的辦法生産玻璃器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然而玻璃史的開端遠遠早于1世紀,關於它起源的傳説至少有3個版本。
版本之一認為玻璃是腓尼基人(黎巴嫩人)發明的。三千多年以前,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口旁,有一塊美麗的沙洲。一天,一艘腓尼基大商船滿載著大塊大塊的天然蘇打(主要成分是碳酸鈉)經過這裡。因為海水落潮,大商船在河口沙灘上擱淺,等待中的船員們無所事事,需要打發時光,紛紛上岸散步遊樂。到了中午,其中一個船員提議舉行河灘野餐。於是大家從船上搬來了做飯的大鍋,還扛了幾塊天然蘇打上來。他們用蘇打墊腳把大鍋支起,生火煮飯,吃得不亦樂乎。飯後準備回船時,一位船員忽然驚訝地喊:“你們快看,這是什麼東西?閃閃發光,多好看!”他從余燼裏撿出來的這一塊東西,在陽光下像水一樣清亮、如冰一般晶瑩,真的是前所未見的神奇寶物……
腓尼基人由此無意中發現了玻璃的秘密,迅速開始了玻璃的生産:用特製的爐子,把石英砂和蘇打一起熔化,煉出玻璃液,再製成大大小小的玻璃球、玻璃珠子,源源不斷地運往世界各地。他們之外的民族根本沒見過這樣圓溜溜、亮閃閃的漂亮珠子,紛紛慷慨解囊,來交換這些玻璃寶貝。為此,腓尼基人發了大財。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很快埃及人也以同樣的方法制出了玻璃……
版本之二則堅持第一塊玻璃出現在古埃及。據説,大約五六千年前,古埃及有一位聰明而細心的陶器工匠。一次,他從窯中取出陶盆時,發現陶盆裏有一塊亮晶晶的東西。他沒有放過這個小小的意外,進而仔細分析陶土裏的成分,然後一次次試驗燒制終於搞清了這亮晶晶的東西是用沙子和蘇打的混合物燒成的。它應該就是玻璃。
後來,我在參觀大英博物館時,又看到了電腦動畫演示的玻璃起源版本之三:有一商隊正在經過茫茫沙漠。夜幕降臨,沙漠溫度驟降,他們找來了乾枯的沙棘生火做飯,驅走寒氣。第二天大漠日出,臨行前人們在沙堆中意外地發現,前夜所掩埋的灰燼中有好多亮晶晶的寶貝,眾人吹呼雀躍,玻璃就這樣産生了……
上述3個版本分歧很大,但對玻璃的原料和製作時需要加熱這兩方面的描述卻是大致相同的。就化學特性來看,玻璃是指經過“熔融”、“冷卻”、“固化”3個過程所産生的非結晶無機物,主要原料是石英砂(SiO2),所以它完全有可能誕生於沙灘或者沙漠。它在外觀上類似固體,微觀上又有些像液體,總之是一種介於液體和晶體間的特殊物質狀態。然而,它的熔融點高達1450℃!試想飯鍋下的火膛怎麼可能達到這個溫度?所以,傳説就是傳説,玻璃的起源遠遠不及它的質地那麼澄凈明了。
迄今為止我們仍然無法斷言世界上第一塊玻璃發明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一般認為,玻璃誕生於大約5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隨後經過阿拉伯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