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發現之旅

長翅恐龍與鳥的“親情恩怨”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7日 11:00

  在神奇的宇宙世界裏,宇宙飛船的升空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成功實現的,這在人類早期曾被認為是“異端邪説”的思想,在現實中不僅實現了而且還日益顯現出超人的威力。今天,在高新技術的武裝下更使宇宙航天技術成為一種産業。真是應驗了“人定勝天”的真理。而鳥類飛天,恐怕自打有人類以來誰也未曾置疑過它的本能,而且還被人類作為鳥類的固有特徵給定義下來,長期以來形成了鳥類在蔚藍的天空中一統天下、獨領風騷的穩固局面。一百多年以來,也從沒有人去懷疑、猜測“始祖鳥”作為鳥類始祖的科學性。但是,近幾年來,在中國遼寧這塊並不富裕的土地上卻給全球科學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繁榮,從此便開始了逐字逐句地修改全世界人們視為《聖經》的“有關飛翔鳥類的始祖和鳥類進化歷程”的歷史章節。


“顧氏小盜龍”的復原

  從“中華龍鳥”的出現,人們感覺到了並非只有鳥類才長羽毛、早在中生代的恐龍時期羽毛的雛形就日漸豐滿,羽毛不只是鳥類的“專利”;“鳥是由恐龍進化而來”“恐龍未亡”的思想也日益得到學術界的認可。從“趙氏小盜龍”的問世,人們明白了原來恐龍也可以爬樹;特別是在2003年初全世界權威的學術刊物《自然》發表了長著四隻翅膀的“顧氏小盜龍”後,澄清並明確了“樹棲説”是鳥類的祖先恐龍飛行起源的理論基礎,而在地上長期奔跑最後借助樹木開始飛上藍天的“地棲説”的觀點遭受挫折。因為在這之前,“樹棲説”的生命一直很微弱。

  “顧氏小盜龍”正在撕開層層輕紗遮掩著的迷霧露出事情的真相。顧氏小盜龍全長大約77厘米,它的爪子尖銳彎曲、尾巴比身體長。除了前肢較短外,別的特徵都表明了顧氏小盜龍的飛行能力較始祖鳥還要強:前肢的結構比始祖鳥更加接近現代鳥類;發育有較大的胸骨和七對較為進步鳥類才有的鉤狀突。新發現的“顧氏小盜龍”生活在距今1.2億年的白堊紀早期。這種恐龍渾身披著羽毛,最為奇特的是,它不僅前肢進化成長著羽毛的翅膀,後肢也同樣如此,即長著四隻翅膀。科學家稱,這種集四個“翼”為一身的形態在其它脊椎動物中至今還沒有發現過。科學家們還推測,恐龍的後肢翅膀可能是在飛行過程中起到平衡作用,這對於早期涉足飛行是非常重要的。


“顧氏小盜龍”的化石標本

  科學家們認為“顧氏小盜龍”可能是四足爬在樹上,經常在樹叢間優美滑翔,而不是兩腳直立地來回奔跑。因為他們在這種恐龍身上發現了羽片不對稱的飛羽,這種結構一般被認為和飛行是相關的。這一研究成果被刊為2003年1月23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的封面文章,其中,“顧氏”是獻給中國著名古生物學家顧知微院士的。

  “顧氏小盜龍”的發現,使人們進一步領會了“鳥類是恐龍進化而來的”科學論斷,但對“始祖鳥”作為鳥類祖先的位置卻開始有所動搖。因為“顧氏小盜龍”不僅發育有能夠用來滑翔的羽毛,更重要的是它的形態和飛行能力要比始祖鳥接近鳥類。由於它是恐龍,但跟鳥類的關係比始祖鳥還親近,在承認“鳥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前提條件下,我們不免要審視始祖鳥的地位和身份。始祖鳥的身份是否會有所改變,始祖鳥還是“鳥”嗎?事實上,在140多年前,人們相信鳥類是動物界中惟一長有羽毛的生物。由於始祖鳥保存下了羽毛的印痕,所以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其歸入了“鳥類”行列。換句話説,如果沒有保存羽毛的印痕,人們很難將始祖鳥認定為“鳥”。從解剖學的角度看,德國的始祖鳥顯示出濃厚的爬行類(食肉性恐龍)色彩,其中兩件沒有保存羽毛印痕的始祖鳥化石就被錯認為“翼龍”和“美頜龍”,所以,曾一度把羽毛作為衡量鳥類的可檢驗標準。更因為化石的稀有性和不可比較性,始祖鳥的這種特殊歷史作用逐漸被人們默認,始祖鳥作為"鳥類始祖"的歷史地位也就“理所當然”地被人們認可了。


“顧氏小盜龍”生活時的景觀再現

  如果140多年前在遼寧西部就發現了這些化石,尤其是大量中生代長羽毛的恐龍和原始鳥類化石,而在今天才發現“始祖鳥”化石,人們對始祖鳥的稱呼,恐怕脫口而出是長毛的“恐龍”,而不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

  正如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們説:“新發現的研究意義和所提供的信息是難以估量的。恐龍向鳥類轉化這一生物進化過程遠比想象的複雜。”

  美國著名鳥類學者發表評論説,中國科學家的發現是有關鳥類起源研究“有史以來最為重要的工作”,這一工作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鳥類飛行起源,更重要的是由於這一發現,“古生物學家們必須重新評價一些經典性的工作”。

  “顧氏小盜龍”在人們認識鳥類飛行和鳥類與恐龍的關係旅程中只是一個小小驛站,而“始祖鳥”卻相當於展現在驛站旁的條條岔口。如果我們不在每個岔口前駐足觀望,甚至做片刻的繞道停留,前面的寬敞大道是不會為我們敞開的。認識自然就是如此。(作者/張玉光)

  (來源:北京科普之窗)

(編輯:戴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