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淮在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的課題主要是兒童在0到3歲期間的教育,他認為,應該從出生的第一天就開始開發嬰幼兒的潛力。這個觀點正好迎合了當時國際上的最新理論。90年代初,腦科學家向人們公佈了一個新發現,他們認為新生兒不僅有驚人的感知和運動能力,而且還有注意力、記憶力、學習能力和社交行為。這一發現使大家意識到,兒童在3歲前的教育甚至比3歲後更重要。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人生的頭三年勝過3歲以後直到死亡的總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懷特説:“沒有什麼比撫育出生頭三年的嬰兒更重要的。”而中國在那時無論家庭還是社會,對3歲前孩子的教育並不太重視。1995年初,程淮和大學同學程躍做了一個實驗,實驗對像是0到3歲的嬰兒。他們給這些嬰兒制訂了很詳細的日程表,從第一個月到第36個月,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任務,從練習抬頭和爬開始,一直到走路,説話,唱歌。他們把這些嬰兒分為3個組,定期去這些孩子家裏觀察他們的發育情況,第1組每個月去2次,第2組每個月去1次,第3組每3個月去1次。一年後,他們用全國標準化的嬰兒智慧發育測試工具來測試這些孩子,第1組嬰兒智慧發育商達到130,第2組和第3組的嬰兒發育商分別提高了10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通過這個實驗,程淮認為,這種跟蹤教育的方法很適合嬰兒,而且跟蹤越頻繁,孩子智慧的發育就越好。
隨後,程淮和程躍共同編輯出版了《同步成長全書》,把他們上次實驗的成功經驗編進了這本書。這是一本寫給0到3歲孩子的爸爸媽媽們看的育兒手冊。
1997年8月,程淮辭職下海,他自籌資金創辦了北京市幸福泉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同時開辦了幸福泉幼兒園,招收0歲孩子入園。研究中心負責科研,研究結果可以直接用到幼兒園的教育中。可是很多家長不願意把太小的孩子送到幼兒園來,於是程淮又辦了親子俱樂部,這樣家長可以經常帶著孩子來聽課。
程淮:從醫院出來到大學去,再從大學出來然後,這都是,我覺得不管怎麼樣,他的這種思想壓力沒這麼大,現在自己來辦幼兒園,我覺得思想壓力特別特別大,對家庭的影響也非常大。
程淮的妻子:對,原來在醫院,在大學裏邊,我都覺得,他工作畢竟是比較踏實的,踏踏實實的一份工作,然後這樣一來的話我覺得要承擔非常大的責任。
程淮:那麼最大的一個困難就是,一個是人力資源上的,一個就是資金上面的,這方面都存在這種矛盾。
北京市大大小小的幼兒園有兩千家,競爭很激烈,程淮的壓力可想而知。他把幸福泉設在北京西外大街一條不算熱鬧,但也不算偏僻的衚同裏。當孩子們在幼兒園快樂地玩耍時,程淮經常要在外為經費而奔走。程淮是一個能緊跟國際潮流的人,他的2049創意就是在國際早期教育風潮的影響下産生的。1993年,新西蘭啟動了以前首相名字命名的3歲前嬰兒教育的國家計劃——普魯凱特計劃,秘魯也有一個3歲前的“娃娃之家”工程。1997年,美國總統克林頓為保證每個公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提出了“頭腦啟動計劃”,從生命誕生第一天起就對嬰兒進行及時的教育。程淮不希望中國在這件事上輸給別人。
在每週一次的業務培訓中,程淮經常會和老師們探討一些有趣的問題。
程淮: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啊,就是有一個母親,她為了培養孩子的情商,也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就在家裏訂了一個分桔子的規則。這一筐桔子呢,最大的要給母親,然後第二大的給父親,最小的留給自己,那麼這筐桔子分完了,但是有一個最大的,這個孩子始終不捨得把它分掉,到了最後這一撥的時候呢,他就向母親提出請求了,他説這個最大的這個桔子能不能留給我,如果你們是母親,或者是孩子家長向你們提這樣的問題的話,你們贊成把這個桔子仍然給母親的舉手。絕大部分都是,那不贊成的呢,為什麼?
老師:因為他前面都是按照原則去做的,為什麼最後不能把這個桔子作為獎品給他呢?
程淮:結果呢這個母親又讓孩子把這個最大的桔子給了母親自己。然後這個母親當時説呢,最後我吃這個桔子的時候,真沒吃出什麼味來,你想想看,孩子最後這麼一個請求,為什麼就不能滿足他呢?但是她説為了培養他的自我控制能力,為了培養他的這種情商,所以我就一定要堅持這個原則而不能功虧一簣。假如今天可以讓他不遵守我們分桔子的規則,他到幼兒園裏就可以不遵守遊戲規則,長大了他就可以撕毀合同。
老師:園長我向你提這樣一個問題,現在連憲法都可以修改,為什麼分桔子這件事就不能改變一下原則呢?
程淮: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看來沒有惟一正確的答案,我想應該是這樣子的,假如這個孩子是一個特別不容易遵守規則的一個孩子,為了培養她的自控能力,我想作為這個家長選擇最後一定要把這個桔子仍然分給母親自己,我想可能這是正確的。假如這個孩子呢,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孩子,那麼最後他提出一個,提出這個要求,就是要一個創造一個新的規則,就是把這個獎勵給自己,我覺得這也完全可以。
其實,程淮並不是一個自信的人,當年高考填報志願時,他的第一志願填的是蚌埠醫學院。那時是先填志願,後公佈考分。等到分數下來時,他才發現自己的考分完全夠清華,北大的線。他就這樣與名牌大學失之交臂。2002年元月18日上午9點,程淮到宋遙家來為宋遙做測評,現在宋遙已經3歲半了。兩年多來,他的媽媽姚學英一直用程淮交給他們的方法來輔導宋遙。
姚學英:你好,程教授!
程淮:你好!宋遙呢?
姚學英:宋遙,問教授好了嗎?
宋遙:教授好。
姚學英:您坐吧。
程淮:哎,好。今天呢要給小宋遙做一個測評,然後給他制定一個他的個別教育方案,你把他以前測試的結果拿出來給我看看。
程淮:她們出院以後,我們就繼續進行跟蹤指導,而且主要也是在語言方面呢對他制定了一些個別的方案。
姚學英:他就説不管什麼,只要他一醒了就跟他老説,實際上他那會兒還不會説話,可你多跟他講啊,他腦袋有這種概念以後,他一開口他能説得特別好,後來我們就挺有信心的,後來是過一歲一個月以後,他開口説話了。
姚學英:頭髮是黑的,牙齒呢?頭髮是黑的,牙齒呢?
宋遙:白的。
姚學英:對,真聰明,你看看大象的鼻子是長的,兔子的尾巴呢?
宋遙:短的。
姚學英:真棒,火是熱的,冰呢?
宋遙:涼的。
程淮:這語言發展還是不錯。
宋遙依然不習慣用右手。程淮給他設計了一些兩手配合的動作。宋遙有時候並不認真練習。
程淮:穿一個給我看一看,你會不會穿衣服。
自己拿著,自己拿著穿,對對對,不用不用,自己拿著,這看來是幸福泉姿勢啊。就那會兒我叫他練,你不用幫忙,你不用幫忙,他自己能不能穿上去,看來平時啊,你並不是讓他獨立穿,總是要給他幫個忙是不是,我看他著急。當然有時候家長是情不自禁要去幫忙,千萬別形成這種習慣,這種習慣等於你剝奪了孩子的鍛鍊自己獨立性的這種機會。
像這樣,從這兒跳過去,跳過去了,你也跳,啊,沒問題,哎,好,再往地下扔一個,你看看我也沒扔著,是吧,你看我也沒接著。有時候可能要故意給他示範失敗,也就是説成人不是一幹什麼都成功,他一幹什麼都失敗,也就是意味著什麼呢,就是你給他示範失敗並不是示範別的,就是失敗了以後,你到底怎麼辦,堅持再試一試。
這次測評,宋遙的大部分項目達到了普通3歲孩子的水平,而語言能力已經超過了3歲孩子的水平。
2000年元旦零點出生的千禧寶寶張一明,也是程淮跟蹤的對象。從他出生第八天起,程淮就對他進行跟蹤指導,在他出生那天,程淮到醫院看望了他們母子倆。
張一明的媽媽:第一印象就是怎麼説呢,像列寧似的我感覺,頭髮挺少的,然後戴一個眼鏡,文縐縐的,然後進來跟我,這還穿一個V字領的灰色毛衣,然後係一個領帶,然後進來跟我説完話,他説話特別生動,就是説挺能抓得住人的。
張一明的爸爸媽媽認真地按照程淮的方法來指導他。現在,張一明剛滿兩歲,語言能力已經很突出,他可以像3歲孩子那樣連續背誦三字兒歌,還會給大人起外號,他管爺爺叫“史啰嗦”。大家也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貧嘴張一明”。
張一明的媽媽:程教授就像一個挖掘機一樣的,把他潛在的這些東西給挖掘出來,就是説可能,這就是跟蹤的和沒有被跟蹤的孩子。
要是他一到的地方,那孩子本來在我邊上,都要到他身邊去,因為他跟孩子就是交流,有那種異樣的那種表情,那種語言,我覺得我都學不來。
程淮跟自己兒子的關係倒不如跟小朋友那樣親近。
程淮的妻子:我們孩子對他評價就是儘量少回家,因為他對孩子的要求可能是過高,期望值可能是比較高,然後回家以後要麼就沒時間,有點時間,馬上就要説孩子應該怎麼做怎麼做,孩子大了,他對這些好像也不是特別願意聽。
程淮的家庭生活並不輕鬆,兒子今年17歲,上高三,馬上就要考大學,在繁重的升學壓力下,他每天只能睡6個小時,每天一大早從昏睡中爬起來對他來説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而作為父親,作為兒童心理健康專家,程淮對此也毫無辦法。他自己也常常熬夜,由於老坐著,他的身體明顯地開始發胖。他對兒子很嚴,對妻子也似乎過於苛刻。
程淮的妻子:因為我已經承擔了全部家務,同時包括孩子的教育這方面,同時我自己有我自己的工作嘛,我自己的工作做得也是相當不錯的。在這種情況下,我應該説業餘時間應該是沒有了,我從來不看電視,因為沒有時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要求我學習學習再學習,指定一些書,讓我多長時間看完,然後把裏面最重要的內容給他記下來,跟孩子説,這是他對我的要求。
他還説,要成為一個現代人,必須掌握英語和駕駛技術。所以他要求妻子學英語和駕車。而他自己至今不會開車,他的代步工具是出租車、地鐵和公共汽車。當然,偶爾地他們也會有幸福的時光,那就是他們去香山的時候。每次來這裡,他們都不走石級,他們總是另辟蹊徑,順著這條崎嶇山路往上爬。夫唱婦隨,李翠玲喜歡這種相濡以沫的感覺,也只有這時,能讓她想起當年程淮還是很愛她的。他們倆有一個共同愛好,癡迷音樂,只要程淮不那麼忙,他們就會去北京音樂廳聽上一場音樂會。2000年11月,英國皇家認可委員會為幸福泉幼兒園頒發了ISO9002國際標準質量體系的“國際證書”。在中國獲得這個證書的學校一共有5家,幼教機構僅幸福泉一家。
當今中國大多數家長在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之前處於一種無助的狀態,即不甘於用老一套辦法育兒,也不知道新的方法,使許多孩子在家長和小保姆的懷抱中,喪失了在生命最初幾年開發潛能的最佳時光。實際上國內外在嬰幼兒早期教育方面,有許多科研成果,但是真正運用到實踐中的卻並不是很多,就好像一棵高大的蘋果樹,樹上挂滿了蘋果,地上的孩子想吃卻夠不著。程淮説他就要在蘋果和孩子之間搭起一座梯子。
(CCTV-10《人物》欄目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