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科技人生

造橋大師茅以升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20日 14:28

  古代中國人造橋,曾留下過一頁驕人的歷史,一千三百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設計建造了一座精美的石拱橋——趙周橋,這個記錄比西方人提早了900多年。趙周橋至今完好無損的橫跨在河北省嘯河山,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也是在十三世紀就聞名於世界了。

  到了近代,造橋史上卻再也沒能出現過中國人的名字,中國境內的山東濟南黃河大橋是由德國人修建的,安徽蚌埠的淮河大橋是由英國人造的,黑龍江的松花江大橋是由俄國人修建的,而廣州的珠江大橋又是由美國人設計建造的。這段歷史直到1937年的9月26號才由我們中國的造橋大師茅以升來打破,從而結束了西方人説中國人不能建造鋼鐵大橋的斷言。


  茅以升,中國二十世紀橋梁的幟樹。1937年9月,由他主持修建的錢塘江大橋俊工通車,然而正是這座由中國人第一次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橋,緊緊存在了89天。

  這是1937年正月的一天,杭州的六合塔下叫賣寧波豆酥糖的小販們已經回家過年去了。錢塘江的工人們卻沒有絲毫休息的樣子,在以往的歷史上,錢塘江上從沒有任何形勢的橋梁,當時的浙贛鐵路已經修至玉山,上海至杭州的鐵路也早已通車,緊緊一橋之隔,將浙江省分之為兩岸,鐵路、公路無法貫通。那時浙江的老百姓常把不可能做的事情比做錢塘江上造橋,此時茅以升正和他的同事們攻克千百年來中國人一直認為不可能做的事情。

  當時39歲的茅以升,是中國最權威的橋梁專家,他23歲在自己的博士論文中關於橋梁工程的見解被國際橋梁界稱為茅式定律,與此同時他成為美國卡裏基理工學院進校以來的第一位工學博士。1934年,茅以升受命擔當修建錢塘江大橋的重大任務,他的職務是總設計師、工程師,在此之前,這樣的職務總是由外國人擔任的。

  1937年2月11日,一大早,茅以升就來到工地,他知道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按照工程進度要求,錢塘江大橋應該就在今年全面通車。大橋開工的時候,第一艘打樁船剛剛下水,就觸礁沉水,船上民工全部遇難,一時輿論譁然。有人説錢塘江造橋不可能,這是祖先的遺訊,人定要跟老天爺頂,怎麼行呢?

  曾楊府時任浙江省建設廳廳長,正是他積極促成了修建錢塘江大橋,他把茅以升招到辦公室正言勵色地説,我一切相信你,但如果造橋不成功你的跳錢塘江,我也跟在你後頭跳。茅以升説,在建橋上面我決不後退半步,錢塘江大橋的成敗不是我一個人的小事,而是能不能為中華民族爭氣的大事。

  羅英是茅以升在美國康美爾大學橋梁專業讀書時的同班同學,錢塘江大橋建設的總工程師,茅以升曾説有他來和我合作,共同指揮橋的進行,我就更重了。在整個建橋過程中,羅英成為茅以升得力的助手,分擔了茅以升大量實質性事物,使茅以升有更多的精力去克服技術上的難題。

  其實感觸最深的應該是工程師李文進,因為在建橋過程中,茅以升和他一起充當了導演,拍下了2500多公尺的膠片,建橋的波折和坎坷都隨著茅以升的一顰一笑,都被李文進看在了眼裏,拍在了2500多公尺的膠片上,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建造錢塘江大橋的真實場景,後來這些膠片和建橋的其他資料被茅以升裝進了14隻大箱子裏,隨著他輾轉湖南、貴州,雖然多次遭到轟炸,這些大箱子始終沒有離開過他的身邊,被保護得絲毫末損,直最後完整的移交給上海鐵路局。

  建國以後,2500多公尺的膠片,拍成了中國最早的工程記錄片——《錢塘江》,為後來修建錢塘江大橋,整個錢塘江的水紋資料留下了重要依據,茅以升曾説這些資料比我的生命還寶貴。在主持建造錢塘江大橋之前,茅以升曾先後在6所大學擔任校長和教授。錢塘江工地也變成了一所臨時大學,指導許多工程技術人員在實踐中學到了許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這一行為對以後中國的橋梁事業影響深遠,這批人青年人後來成為新中國橋梁界的中間力量,在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鄭州黃河大橋等重大橋梁建設中,擔任設計師或總工程師。

  茅以升對建橋的每一道工序,都極盡苛刻,大到鋼梁的架設,小到每一顆螺釘都有嚴格的檢查程序,每一捆鋼樑上都有18000個螺釘,一共有16個鋼眼,每一個螺釘安裝後都有專門的人員逐個檢查,不合格的螺釘做上記號,重新安裝。茅以升自己也經常到建橋工地去,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這橋上28萬個螺釘,每一個都能挑起千斤重擔。

  1937年這一年,世界上有兩座著名的橋梁在建造過程當中,它們就是美國的舊金山金門大橋和中國的錢塘江大橋。有一天茅以升在美國的導師從遠方給他發電説,你的彼茲堡同事施特勞斯已經完成了金門大橋的建造工作,金門大橋已經竣工了,日期是5月28號。舊金山金門大橋全長128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懸鎖橋,這個記錄直到1964年才被打破。茅以升這個時候已經接近完成他的錢塘江大橋。有一天,他的總工程師羅英出了一個上聯,上聯是八個字:錢塘江橋五行缺火。錢塘江這四個字的偏旁部首就是缺中國五行當中的火字,這個下聯一直沒有人能對出,但是不幸的歷史事件就被羅英言重了,事隔不久,火真的來了。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全面爆發,日本人終於打響了全面侵華的第一炮,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正式開始。戰爭的車輪開始迅速向中國的內地推進,茅以升有一種連他自己也不願證實的預感,這位錢塘江大橋的最高決策者突然下令,在大橋南2號橋墩上留下一個長方形大洞,這個大洞在設計圖中從未出現過,茅以升也沒有向任何人解釋過。

  1937年8月13日,駐上海日軍向閘北全面進攻,松滬會戰爆發,上海陷入了戰火之中。8月14日清晨,茅以升帶領工程技術人員,趕到6號墩的沉箱裏面,解決大橋最後一個技術問題,沉箱是一個沉入水30米的巨大箱子,空氣壓縮機把江水隔絕在外,可供幾十人同時在水下作業,但每個人都要承受相當於外界3倍的空氣壓力,空氣和電力由大橋電閘處通過一根管道傳送進來,整個工作環境十分艱險。就在茅以升下到30米水下的同時,新組建的中國空軍第一次出擊,第二大隊首先出動,轟炸了上海日軍的第三艦隊,以及在楊樹平碼頭剛剛登陸的日軍。下午,日軍出動13架重型轟炸機,到建橋機場報復,茅以升及工作人員繼續在沉箱裏作業,整個錢塘江、杭州處在狂轟亂炸之中,水下的茅以升並不知道他們面臨著巨大的危險,突然沉箱裏一片黑暗。

  茅以升走上建橋之路,源於他童年時的一個事,龍州競渡的風俗由來已久。歡呼的人們都瞧著自己喜歡的船隊,拼命的往橋上擠去,意外發生了,古老的文德橋徹底倒塌了,一場熱鬧的龍舟競渡最後也變成了一場悲劇。茅以升因為那天肚子痛沒有去看,當夥伴們把文德橋的事情告訴他時,在震驚之後,他説了一句話,將來我長大了要建橋,一定要比文德橋好。

  一片死氣的沉箱,終於迎來了光明,當茅以升從沉箱中上來時,杭州上空的機戰剛剛結束,他發現整座大橋上只有一個管電閘的師傅,這位師傅的姓名無從考查,而正是這位師傅的手挽救了茅以升和幾十位工程技術人員。8月14日這一天,整個錢塘江大橋沒受到任何損傷,茅以升馬上知道了空戰勝利的消息。從死亡邊緣剛回來的他,極有興致地拉著總工程師羅英就著紹興梅幹菜喝了二兩黃酒。後來國民政府,將8月14日定為空軍節。

  1937年9月26日,錢塘江大橋的下層單線鐵路橋帥先通車,至此大橋的建造基本完成,在通車的當日,大敵的軍火物資開始從這條大橋上通過,整個工地籠罩著戰爭的氣氛,沒有人再把造橋當作是一項工程。整個九、十月,松滬會戰異常激烈,各種物資通過大橋源源不斷的送往上海,茅以升期盼著上海能夠擋住日本人進攻的腳步。

  1937年11月5日淩晨,日本海軍和空軍,狂轟亂炸杭州灣,日軍在消煙中登陸,馬上迂迴上海保山,日本海軍陸戰隊隨後在杭州灣源源不斷地掩護,上海俯背受敵面臨失陷,戰局形勢急轉直下,茅以升聞訊後,在錢塘江在大橋的動員大會上,大聲疾呼,我們已處在戰爭之中,早一天造好橋,就多一份勝利的希望。

  茅以升後來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錢塘江建橋回憶》,他這樣寫到:應該大抒特抒的是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建橋工人們發揮了愛國主義精神和無比的沖天幹勁,夜以繼日的加速趕工,立志早日完成大橋的建造來支持上海的抗戰。一個半月之後,工人們履行了他們的誓言,終於提前完成了錢塘江大橋的建造,一列列的軍火通過錢塘江大橋被運到了上海的抗日前線。1937年11月11號這一天,持續了三個月的凇戶會戰結束了,結果是上海淪陷。此時茅以升感到再也無力把握大橋的命運了。

  1937年11月16日下午,南京工兵學校丁教官,在杭州市內的西湖飯店錢塘江大橋工程處找到茅以升,丁教官在出示了一份南京政府絕密文件後,簡單地向茅以升介紹了當前的形勢,如果杭州不保,錢塘江大橋就等於是給日本人造的,茅以升不願面對的預感終於來到了眼前。丁教官告訴茅以升,所需炸藥以直接由南京運來,此時就停在門外,炸藥已分佈在五孔鋼梁和一個橋墩上,整個毀滅性破壞只需12個小時。茅以升經歷著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刻。七七事變後,他于南2號橋墩留下的長方形大洞,其實就是等待這一時刻的來臨,而這種預感竟如此之快的應驗了。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當天晚上就要將所有的炸藥安放到位,茅以升很快冷靜下來,修正了丁教官帶來的方案,他以一個橋梁工程學家的嚴謹精確的態度,將錢塘江大橋所有的致命點一一標示出來,南2號橋墩是實施計劃的重點。

  1937年11月16日,整個通宵,100多根引線,從個個炸點全部接到南岸的一所房子裏,茅以升一直親眼看到最後一跟引線接好。這是茅以升一生中最長的一天,他後來對家人回憶起那天的情景時説,自己的感受就像是把自己剛生下來的孩子掐死在搖籃裏。

  1937年11月17日淩晨,所有的炸藥都已開埋好。就在這時,茅以升接到浙江省政府的命令,因為戰勢的發展,大量的難民涌入杭州,渡船根本不夠用,錢塘江大橋必須今天通車,浙江省政府此時也不知道大橋上剛剛佈滿了炸藥,此事得高度保密。

  11月17日,茅以升沒有指望能看到的大橋能全面通車的一天,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這一天得到消息的人們,從杭州、寧波遠道而來,無數的人們來到六合塔下的錢塘江邊,連六合塔上都站滿了人。等第一輛汽車從大橋上駛過,兩岸數十萬群眾使勁鼓掌。掌聲經久不息。

  許多年後,這座大橋的建成,被評價為中國近代史橋梁建築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然而這個里程碑呼喚著毀滅一同來臨。茅以升後來在文章回憶中説,所有今天過橋的十萬多人,以及此後每天過橋的人,人人都要在炸藥上面走過,火車過橋也同樣在炸藥上風馳電閃而過,開橋的第一天,橋裏就有了炸藥,這在古今中外的橋梁史上要算是空前的。

  1個多月後,1937年的12月23日,日軍攻打杭州,當天下午1點多鐘,茅以升終於接到命令——炸橋。下午3點,炸橋的準備工作全部就緒,茅以升站在橋頭看著橋上的難民黑壓壓涌過來,面對密密麻麻的引線,茅以升無法下手。下午五點,日本人的先頭部隊已隱約來近,人群被強行攔阻,所有引線都點燃了。錢塘江大橋全長1453米,歷經了925個日日夜夜兼程,耗資160萬美元,大橋通車第98天被炸毀。

  這是我們在拍攝時發現的一張茅以升炸橋前親手繪製的錢塘江預計炸毀後的結構圖。當時衝到錢塘江大橋的日本兵九勇合夫,在消煙散盡後拍下了炸毀後的錢塘江大橋。幾十年後,九勇合夫來到北京將這張照片交到了茅以升的手中。

  大橋炸毀的這一天晚上,茅以升的書桌前寫下了八個字,“抗戰必勝,此橋必復”。最後,寫了一首詩,“鬥地風雲突變色,炸橋揮淚斷通途,五行缺火真來火,不復原橋不丈夫。”


  1946年抗戰勝利後,茅以升開始修復錢塘江大橋,因時局動蕩沒能完成,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53年,錢塘江大橋才重新全部修復。

  1982年,當茅以升又一次踏上這座大橋時,對身邊的人説,半個世紀前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1987年9月26日,這一天是錢塘江大橋通車五十週年,茅以升等九位當年參加建橋的健在者又被請回到了杭州,參加浙江省政府舉辦的隆重的紀念慶典。浙江省副省長李得寶發表了熱情講話,他説,50年來,錢塘江大橋對發展東南沿海經濟,方便浙江人民的交通起了巨大的作用。解放前,錢塘江大橋屢遭破壞而不毀,解放後長期超載而屹立,其設計構造之高明,建造質量之優良,維護管理之精心是橋梁工程史上一大傑作。(由CCTV-10《人物》欄目供稿)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