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科壇
郭雷進京讀研來所裏報到時,正趕上導師準備出國。老師行前與他面談一次後就飛往加拿大了。他按導師的囑咐,在玉泉路研究生院以優異成績通過了各門課程的考試,並利用寒暑假自學了幾本厚厚的英文專著。想到即將開始的研究工作,他信心十足,躊躇滿志。
一年後,導師回國,帶回了和一位外國教授合作的研究成果,並向他佈置了第一個研究任務。這個表面看起來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完成的工作,卻使他“遭受”了科研生涯中的一次永生難忘的挫折。
接到任務後,他按捺不住夙願以償的雀躍, 興衝衝回到研究生院的宿舍,立即投入工作。年輕氣盛的郭雷想法很簡單:儘快解決問題嚮導師彙報,以證明自己的研究實力,獲得周圍人的承認!
那時在西郊的研究生院離中關村較遠,一個月也難得見上導師一面,甚至找人討論問題都困難。他每天不是一頭扎進圖書館裏查閱資料,就是在宿舍埋頭演算和論證。晚上宿舍熄燈了,就到教室裏幹;錯過了食堂開飯時間,就吃方便麵。一個月過去了,毫無進展;又一個月過去了,仍無進展……他開始坐臥不寧了。放棄吧?已經耗費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實在可惜;堅持吧?似乎山窮水盡,希望渺茫。曾有幾次誤以為問題解決了,興奮得手舞足蹈,然而冷靜下來一檢查,又出了錯,懊惱得捶胸頓足。
還是馬克思説得對,在科學上沒有平坦大路可走。此時的郭雷真好比攀登一座陡峭無比的雪山,眼看到達山顛了,誰知一失足又滑至谷底!從小養成的好勝心、自尊心和自信心驅使他一次次不屈地站起來,繼續攀登,但仍一次次失敗。當時他焦躁不安,筋疲力盡。
兩個多月後,他沮喪地發現,原先想象中的結果竟是錯誤的!這就是大學生做練習題和研究生做課題的區別,前者的結果肯定是對的,後者的結果可能是錯的。當他親自體驗了這一簡單道理後,無情的自然規律卻使身體受到很大損傷(脾大、胃下垂等)。
發現問題後,經過幾番思考,顧不上徵得導師同意,他就“私自”放棄了原題目,去研究一個“自認為”更有意義的問題。於是新一輪艱苦的鏖戰開始了。
一個月後,他出乎意料地發現了隨機梯度算法收斂的充分必要條件,並給出了嚴格證明。在此基礎上,又乘勝追擊,通過摒棄傳統的連續插值方法,而直接研究隨機矩陣的無窮乘積,首次證明了非“持續激勵”情形下,隨機梯度算法的收斂性。這樣,竟然對原有的結果做出了實質性改進!方法的新穎性和結果的深刻性得到導師和國內外同行的讚賞,並對以後的工作産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科研生涯中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他在日記中寫下了研究工作的感悟:(1)要有獨立的想法和獨到的見解,既異想天開又腳踏實地;(2)去證明別人想象中的結論,即使成功了也不會引起太大的轟動,除非那是一個公開的難題;(3)擔心的不是我們的才能,而是怎樣合理利用才能。恰當利用,就會使才能充分發揮,甚至超常發揮;(4)命運和前途皆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應自己造就自己。那時,他剛過22歲。
半年後,他通過了碩士論文答辯。當時,正值出國潮初起,昔日的同學都紛紛聯絡出國了,他當時也猶豫了。他也嚮往到國外讀博士學位,也想看看西方世界到底是什麼樣。是去是留?這又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選擇。由於在國內的研究已上路,並且有導師的誠懇挽留。於是,他選擇了走“土博士”之路。
在以後兩年的時間裏,他常常每天晚上12點以後才離開研究所的辦公室,一個人摸黑走下五層樓梯,經常因思考問題心不在焉而扭傷了腳腕;有好幾個假期,他都放棄了回家探親的機會;甚至他愛人在外地生小孩又正好難産都沒能在她身邊,當時他惟一想的就是多做出些研究成果。那時他幾乎沒有什麼業餘生活,偶爾看了一場電影,心裏也總後悔不該去,只有想辦法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才覺得踏實。
25歲那年,他博士畢業。在研究生期間,完成了近20篇論文,全部以英文發表在國內外核心學術刊物上。他與導師合作的科研項目“動態系統的辨識與適應控制”獲得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1987年,國際《自動化》刊物發表了一篇關於1984-1986年國際控制理論重要進展的報告,其中提到了他們在這期間的一項研究成果。這是當時所有被選入的結果中惟一一項完全由中國人在大陸做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