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屆不惑憶而立——記郭雷院士和夫人朱少華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02日 10:58
郭雷,1961年 11月生於山東淄博。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1982年畢業于山東大學數學系自動控制專業。1982年至1987年在中科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獲理學碩士與博士學位。1987年應邀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做博士後研究,1989年回國。此後,作為訪問教授多次赴歐、美等國短期訪問。
長期從事控制理論與系統科學研究。他所研究的動態系統涉及隨機性、不確定性、非平穩性、時變性和非線性等實際中普遍存在的複雜性特徵。迄今發表專著2部,在國內外一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80余篇。1991—1993年任美國學術刊物《SIAM控制與優化》副主編。1999-2002年任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系統辨識委員會主席。
1993年因解決了“最小二乘自校正調節器的收斂性與穩定性”這一國際控制理論領域20年懸而未決的著名難題,而獲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三年頒發一名的“青年作者獎”。1998年,因“對隨機系統自適應控制和遞推辨識理論的貢獻”而當選為美國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Fellow),曾于1987年和1997年兩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994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及中國青年科學家獎,1993年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1999年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曾于1999年在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世界大會上作1小時大會報告,並在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45分鐘邀請報告。
中科院院士郭雷,從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到步入科學殿堂,屢屢獲獎,成為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之一……,歷經了身份的變化、機遇的誘惑、競爭的洗禮;他的人生旅途,始終伴隨著拼搏的艱辛、失敗的折磨、成功的欣慰。
距郭雷院士家鄉不遠,就是孔子的故里。孔子所言的“三十而立”,並不是誰都能實現的,但是郭雷三十歲前後就因成就卓著而蜚聲海內外。這除了他自己的勤奮努力和父母師輩的教誨之外,他的夫人朱少華也功不可沒。——每個成功男士的背後,都離不開強有力的支撐。
近年來,郭雷院士一直在躲避各種媒體的採訪。即使記者與他相識多年,他仍堅持不讓寫自己。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約他採訪,從夏到冬終未謀面,最後,在記者的軟磨硬泡下,實在情面難卻,他才勉強同意提供他三十歲前的一些成長經歷。
難忘童年
1961年11月1日,郭雷出生在山東淄博的一個既不依山也不傍水的村莊裏。他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爺爺不識字,父親只讀了六年小學,母親的學歷在全家是最高的——初等師範肄業。
時值三年困難時期,他的到來無疑給貧困的家裏“雪上加霜”。那時奶奶每次趕集,特意買回的二兩豆腐就是郭雷的最好營養品。他的啟蒙老師是母親,從四歲開始,母親每天給學生上課時,總愛把他帶到班上,讓他在教室最後一排半玩耍半旁聽。
他六歲入學時是班裏年齡最小的。從一年級開始,他的考試幾乎都是滿分,偶爾得不了滿分,往往會難受好多天。五年後,他以全年級第一的成績考上了初中。
初中時他做過很長時間當文學家的夢。閒暇時,讀了當時能借到的所有小説。他的作文幾乎每次都被老師作為範文在課堂上朗讀。平常他總是第一個完成數學作業,作業也經常在部分同學之間傳抄。
大凡農村長大的孩子,從小就要幫父母幹些重體力活,每當放假或星期天,他都要跟著大人們到生産隊裏去幹活掙工分。從挖豬圈、造綠肥、割草到收莊稼、犁地、種地等各種農活,他都早早學會了。
幻想之舟載著他的童年迷茫地前行。幻想當作家時,曾在老師指點下,將寫成的短篇小説投往當地的《淄博日報》;幻想當詩人時,也學著寫過幾本自我欣賞的詩和詞;幻想當武術家時,竟也買了棍棒和大刀;幻想當運動員時,曾與人在鄉間小路上賽跑而左臂骨折……
求學濟南
高中畢業後,正當郭雷躍躍欲試而又不知所往的時候,1978年傳來了全國恢復高考的喜訊。他仿傚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晝夜復習功課,最終考取了山東大學自動控制專業。
當時選中“自動控制”純憑“感覺”。自動控制對現代社會有廣泛的影響,不過當時他想得更多的還是用自動控制使人坐在家裏一按電鈕,農田裏的水泵就能自動澆水,在家裏也能自動監視農田灌溉狀況。
1978年金秋,他跨進了山東大學校門,這是他第一次遠離父母,那時不滿17歲。
作為來自農村的新生,一開始郭雷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從第二學期開始,他便在考試中常常奪冠。大學畢業時,他的總成績為全班第一。
學校給的助學金剛夠吃飯用的,除此之外的一切費用,都靠父母供給。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放假回家,母親總要扯上幾尺布,把別離後珍藏許久的愛及囑託縫進新衣;開學時,父親總要塞給他全家想盡辦法節省的20元錢,供他新學年零花。臨行前,家人依依不捨地送他返校。每當這時,母親就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哽咽著提醒他到了學校後立即往家寫信。
大學一年級時,他知道了香蕉為何物,那是偶然從別人口裏聽到的;大二時,他有了屬於自己的暖水瓶,那是濟南的一個遠親送的;大三時,他第一次穿上了皮鞋,那是母親用積攢了整整一年的獎金買的;大學四年級時,他第一次戴上了“泰山牌”手錶,那是當時能買到的最便宜的表。對於這些,他感到非常滿足,同時又因用全家省吃儉用餘下的錢來“裝備”自己而深感內疚和不安。
大學四年, 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裏,他掌握了多門基礎數學理論,學到了必要的自動控制知識,鍛鍊了用哲學思想辯證地分析問題的能力。如果説農村艱苦的生活是他的第一筆財富,那麼大學嚴格的數學訓練就是他的第二筆財富。
該大學畢業了,他也面臨著人生抉擇:是工作,還是繼續求學?這時的郭雷已深深愛上了控制理論,渴望進一步探究其奧秘,希望報考研究生繼續深造。然而,求學的新門檻在哪?在這關鍵時刻,山東大學控制論教研室的老師們經開會討論,一致建議他報考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所,因為那裏有國內一流的控制理論導師。於是郭雷接受了老師們的建議,通過激烈競爭,考取了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