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青龍偃月刀更多的是在儀仗中作為擺設使用的,在實戰當中使用的不多。這是為什麼呢?在中國武術當中,有一種説法叫做“一寸短一分險”。在真正的實戰當中,長兵器雖然勇猛強悍,但是隨著戰國後期騎兵的大量出現,戰爭的攻擊速度加快,格鬥形式很快轉為近身的短兵相接。這時長兵器變得十分不靈活,而刀短靈活的作用就被體現出來。所以在我國更多裝備士兵的是短柄刀。而明朝腰刀的發展也經歷了幾個時期。
刀在我國新石器時期就有了,常見的是一種長方形的多孔石刀,據推測是安上長柄使用的。在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製作的刀,由於青銅刀質地較軟,不適合於劈砍格鬥,所以那時的刀形體較小,多作為工具使用。到了漢朝,隨著鐵兵器淘汰青銅兵器,出現了一種以鋼鐵製作的短柄長刀。這種刀直而且窄長,長度一般在一米左右,寬約3厘米,刀身單側有刃,刀背厚實,沒有護手,柄首均做成橢圓的外形,所以被稱為環首刀,但是與環首刀相比明朝軍隊使用的腰刀與它看起來有很大的不同,這主要是明朝的腰刀受到宋代手刀和元代彎刀的影響。
手刀民間俗稱大刀片,據北宋《武經總要》記載,它不是直身,而是刃口增加了弧度,刀頭較寬,背厚刃薄,肩重有力,更適合於對身穿護甲士兵的砍殺。元朝時,蒙古騎兵使用的是弧度更加彎曲的彎刀,它的特點是刀身窄,刀刃鋒利,符合蒙古騎兵旋風式的作戰特點。
到了明朝,在結合了宋朝手刀和元朝彎刀特點基礎上,形成了明朝的腰刀。這種腰刀比手刀窄,所以更加輕便靈活,在弧度上沒有彎刀大,所以除了砍劈還可以刺,應該説腰刀從形制上更適合各種戰爭需要。但是這種腰刀在和倭寇的對戰中卻屢屢敗下陣來。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根據我們現在收集到的一些古董,明代的那些刀尖,最好的也不過是夾鋼,大多數用的還根本就是鐵劍、鐵刀,這種鐵劍、鐵刀根本就沒有跟倭人的那種高強度的刀去對抗。因為日本人的兵器,源用於我們中國隋唐時候的包鋼的技術,而且它的鍛鍊方式含碳量讓這些強度都非常的高,因為中國的部隊比較龐大,出於成本的問題,中國的裝備一般都比較簡陋,而且兵器真正使用情況,它跟好的兵器是不能對抗的。
日本刀最初源於我國漢代的環手刀,但是它受到最多的是我國唐代出現的一種柄部設有護手,尾部沒有圓環的唐刀。迄今為止這種唐刀在我國還沒有實物出土,我們只能從一些殘留的壁畫上面可以看到這種唐刀。但是在唐朝日本和中國交往密切,頻繁來華的日本遣唐使把一些唐刀帶回國內並被珍藏至今。其中一把藏于日本奈良正倉院的唐刀,成為了唐刀的最典型代表。後來名聲煊赫於世的日本刀,就是在唐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前面我們説了倭寇使用的日本刀,刀長刃利光亮無比。這種特點與他的打造方法有關。日本刀的做法是使用一種含碳量極高的玉鋼整體打造。含碳量高有什麼好處呢?我們都知道金剛石和石墨,他們的碳分子結構都是一樣的,但是金剛石的含碳密度非常高,所以他就比石墨更加堅硬。而刀劍也是這樣的道理。碳含量高,再經過千錘百煉,就使碳分子更加緊密,所以這種刀就更加鋒利。再加上精心磨制,就變得光亮無比,看起來殺氣騰騰。而明朝使用的刀是用普通生鐵打造,本身含碳量就不高,它只是在刃部加上一層鋼進行複合打造,這就是夾鋼。這種夾鋼雖然使刃部比較鋒利,但是整體的強度不夠,所以在與倭刀相碰時就很容易折斷。而所謂包鋼做法就是把刀身在生鐵基礎上全都加入鋼一起來鍛造,這樣整個刀硬度加強了。但是由於這種做法很難鍛造,而且成本極高,只有一些將領的刀這樣製作,裝備整支部隊的情況很少。
其實明朝刀落後於日本刀有其更深層的歷史原因。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兩千年來戰亂不斷、改朝換代頻繁,刀的形制根據不同時代的戰爭特點發生比較大的改變。而刀的打造方法也不斷變化,所以許多先進的打造方法難以傳承發展。尤其到了宋代以後,火器的引進和發展逐漸盛行,這就使刀的地位快速下降,而且由於歷代戰爭都是大規模作戰,製造武器的成本就成為一個重要因素,部隊很難大規模裝備那些質地優良、成本昂貴的常規作戰兵器。而在日本由於山地多、人口少,大規模作戰很少,許多戰鬥都是近身作戰,所以刀在戰鬥中的作用十分突出。而且在日本參加作戰的大部分武士,這些武士因為要保護各個封建主的利益,所以在各個朝代都受到大力尊崇。而他們要想獲得尊崇就必須獲得戰鬥的勝利。獲得一把上好的戰刀,就成了他們保障勝利的重要條件。久而久之,日本刀就成了武士道精神的一種象徵。這時源於這種傳統,日本在上千年的時間裏對刀的製作精益求精,並逐漸擺脫中國的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最後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俗話説,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分析了倭寇特點的戚繼光制定了自己的對敵策略。首先,他在浙江沿海招募義兵組成了自己的親兵進行嚴格訓練,俗稱戚家軍。但是戚繼光認為除了有精良的士兵,還必須配合精良的武器,鋻於倭刀的兇悍,戚繼光根據倭刀對明朝的腰刀進行了改造。
經過改造的刀俗稱戚家刀,這種刀和倭刀形制上比較相似,刀身較窄弧度增大,刀長有130厘米,仍然單手使用。它的刀柄仍然採用中國傳統的向下彎曲,以適應中國士兵的使用習慣。從整體來看,戚家刀比明朝傳統的腰刀從鋒利程度、硬度和韌性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我們看,這是一把周正武複製的戚家刀,它十分的光亮,但它並不是鍍銀鍍亮的,而是磨制的。從外形上它和日本刀十分相似,弧度大、刀身窄,惟一不同的就是它的刀柄向下彎曲。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國的士兵一般都是單手使刀,另外一隻手可以使盾牌。而日本刀的刀柄是向上彎曲的,這樣利於他雙手使用。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同呢?因為明代中國的遠程攻擊武器,如弓箭、鳥銃使用比較多,而且步兵為了阻隔騎兵的快速攻擊也使用長槍,所以使刀的士兵必須要使盾牌加強防護。而日本,我們前面説了,它山地樹林作戰比較多,講究直接近身格鬥,所以他們使用和形成的刀法以雙手使用為主,這樣他劈砍刺殺的力量就比較大,看起來就比較兇悍。
在戚繼光為戚家軍配備戚家刀之後,他又從繳獲倭寇的練兵刀譜中分析了倭寇的刀法和作戰特點,而後針對倭寇刀長、人少,作戰分散的特點,設計了我國古代戰爭史上有名的陣法——鴛鴦陣。這種陣法前面兩人手持盾牌和戚家刀,後面的人手持長長的狼筅、長槍、鏜耙。當攻擊時,手持戚家刀的士兵在後面長兵器的掩護下攻擊倭寇,這樣就形成長短結合、相互支援的攻擊陣型,對付小股分散的倭寇非常有效。
比如上風嶺之戰,就是嘉靖40年,1561年5月,當時倭寇是要通過上風嶺,戚繼光了解了這個情況,事先把兵埋伏在上風嶺上。但是倭寇過去一半之後,戚繼光的軍隊就列成鴛鴦陣向下衝,然後就把倭寇首先因為鴛鴦陣戰鬥力就很強的,就打敗了。而這個戰役戚繼光也只損失兩三個人,損失人很少,就全靠鴛鴦陣,靠鴛鴦陣取的勝。從向下衝是用鴛鴦陣,攻敵人山頭也是用鴛鴦陣。
據史料記載,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共12年,他率領的配備了戚家刀和狼筅等武器的戚家軍,征戰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由於武器配備合理,士兵訓練有素,鴛鴦陣法行之有效,在他經歷的大小近百次戰鬥,均獲得勝利。從而在1566年蕩平了多年橫行無忌的倭寇。而戚繼光和他率領的戚家軍也成為流芳於世的民族英雄。他根據倭刀改制的戚家刀也逐漸流傳下來,成為明清兩代被廣泛使用的部隊裝備。
其實我們從戚家刀的形成和使用可以看到,刀的演變都是隨著戰爭的需要發生著改變的。每一種刀都有它不同的用途和特點,而且一場戰爭的勝負並不取決於一種兵器,它往往是多種兵器裝備相互配合的結果,從戚家刀在鴛鴦陣的使用,我們就可以看出這種軍事思想的體現。所以刀雖然是我國實戰當中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冷兵器,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對它的認識也只能更多地從各種文學作品和電影、電視中,領略它神奇的風采。
|